APP下载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改革探析

2021-08-22康良生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音乐专业高职院校改革

摘要:音乐艺术是一种反应社会现实却又高于现实的艺术形式,它以其动听的旋律为观众带来听觉的享受,以丰富的表情激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是全世界人民都极其喜欢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长期的表演实践中,人们发现,音乐艺术是时刻变化着的,那么与之相适应的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体系也应该是随之而变化的。本文在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改革的实践基础上,对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改革的重要性、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在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中,根据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的具体反馈情况提出了其改革与践行的具体措施,以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一套更为完整的课程体系,让音乐专业艺术与实际相结合。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改革

引言

党的十九大以后,文学艺术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场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背景之下,人们的欣赏水平发生着变化,他们对于文化艺术的审美要求更高,这就促使了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不停地进行着变革以迎合观众的需要,音乐专业艺术是一项实用性非常强的艺术形式,其课程的改革关系着音乐专业艺术是否能够符合大众审美,是否能够充分发扬民族文化特色,传承优秀的文化艺术,并将这种艺术形式在艺术的历史中永远得到延续下去。

一、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一)进一步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各国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频繁,人们在对于音乐专业艺术的审美上也有了新的要求,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作为培养音乐专业艺术人才的课程体系,也就应该在社会现实的要求下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够以一种与时俱进的理念来培养符合现代舞台需要的音乐专业艺术人才,才能够给人们提供符合大众化审美的艺术作品。

(二)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艺术

音乐专业艺术所反应的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的基本生活状态,音乐专业艺术的繁荣必定也能够促进民族文化藝术的繁荣。

(三)有利于培养新时代的音乐专业艺术人才

作为培养音乐专业艺术人才的课程体系进行变革,才能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为学生提供有效地指导,在学中做,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专业艺术技术以及超强的舞台适应能力,并逐渐形成在音乐表演实践中开拓创新的能力。

二、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与时俱进原则

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改革必须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一,必须对旧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客观的审视,对那些过时的,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有碍于音乐艺术思想、观念、理念创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课程模块等均应该采取摒弃的原则;二,必须对当前的时尚元素,音乐专业艺术的发展方向,全球化的基本形式有敏锐的嗅觉和较为全面的把握,让音乐艺术课程的改革是在时代潮流的背景下进行,让改革后的音乐专业艺术以及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均能够符合大众需求。

(二)以人为本原则

在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的改革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一,音乐课程改革需要围绕教育教学的主体学生来进行,根据学生的基本素质,性格特征,身心发展的需要来制定课程改革的计划以及实施的方案,确保改革能够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二,改革应该以观众的需求为本。音乐专业艺术最终是要服务于观众的,让受众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的改革要围绕观众来进行,这样才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改革与践行的基本途径

(一)积极交流,快速进步

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改革不是一个人的力量,也不是闭门造车,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就能够去独立完成的事情,所以,面临繁复的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改革,从一开始,笔者就抱着要走出去,要向前辈,大师请教的端正态度来进行,与各位前辈和优秀人才共同协作完成音乐专业艺术这门课程的改革与践行,并且在改革与践行中,参与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的老师和学生们均以积极的态度在表演学习中积极交流经验,反复地琢磨实践过程,反复地推敲每一个细节,力求在表演艺术课程改革的践行路上取得快速的进步。

(二)更换授课地点,增强舞台适应力

为了能够保证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改革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改革过程中,可以将授课地点更换到了专业技能小剧场,这样学生能够在实地场景中感受到表演艺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性艺术。音乐专业艺术要在实际中取得较好的效果,需要表演者加强的舞台适应能力,更换授课地点以后,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快速地进入音乐表演的实际场景中,这从心里上锻炼了其舞台适应力,也为接下来的音乐表演实训课程做好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三)先唱后总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这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改革中,可以根据音乐专业艺术毕业学生的反馈对音乐专业艺术课进行了调整,比如坚持先唱后总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所产生的结果便是,学生们能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齐头并进。例如:采取专业技能导入的反向思维方式,让学生先唱起来再坐下来总结。比如:以命题表演为例,笔者让学生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人的一生,即完整的抽象概念。之后,大家马上坐下来一起动笔总结出自己命题演唱的内容提要,学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捕捉观察提炼,在实践表演中提升了创新能力,摒弃了以往缺乏精髓的、空洞的表演,与此同时,还提高了学生二度创作的能力,以及对于音乐作品中人物情感的准确表达。

结语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的改革让学生可以在音乐专业艺术中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并且在课堂中还能够通过自编自演与实践创新挖掘自身潜力,更好的提高舞台表演技能。让学生能够在竭尽全力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人物内心情感中带给人们深刻的听觉审美和内心的欢愉。

参考文献:

[1]臧瑞娟.新形势下的高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的分析[J].北方音乐,2018,38(18):145.

[2]程荣.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改革分析[J].才智,2018(27):56.

[3]张教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07):151-152.

作者简介:康良生:(1979.10)男,汉族,江西赣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音乐专业教学研究、民族民间音乐研究

猜你喜欢

音乐专业高职院校改革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