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培养
2021-08-22王旺
王旺
摘要:传统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通常是教师直接演示实验或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观察现象回答问题,然后再一起归纳得出结论、讲题不断训练,提升学生解答物理题的能力,这样做好吗?从学生的考试分数来看,紧紧围绕着中考考纲的应试教学模式,短期之内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但是对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那么,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应该尽最大努力创造条件多做学生分组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解决实验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最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物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新课程标准对情感体验和科学的价值观做了明确的要求:热爱生活、热爱技术,对自然现象和技术设备富有好奇心和亲近感。乐于追求自然现象和技术问题中的道理。积极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研究等科学实践。尊重科学事实,善于改变与科学事实不一致的观念。乐于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主动与他人交流科学思想。在科学实践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勇于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在科学思维与科学实践中,体验克服困难过程中的愉悦。
在教材的开始,就通过几个实例初步让学生感受这一点。如: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第1页图0.1——1停止沸腾的水,用冷水浇上以后会怎样?图0.1——3用放大镜看指纹,再看窗外的物体。第7页图0.1——10用开水把杯子烫热,立即扣在气球上等。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实验是科学的研究方法,要求学生具有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尊重客观事实,忠于实验数据,不能有丝毫的弄虚作假行为。同时,实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求学生善始善终,具有不怕挫折,坚忍不拔的追求科学的精神,从而做到陶冶情操、锻炼性格,培养良好的科学作风和科学精神,而且实验也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科学实验方法。
如笔者在《电压表》一节教学中,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方法。学生根据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自主的设计实验探究用电压表测干电池两端和发光小灯光两端的电压。
各小组的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对两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探究,一个是电压表能否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二是电压表应怎样连接在电路中。本节课把探究的权力和过程放给学生,学生们经过讨论、实验,再讨论分析,得出了结论,效果良好。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学生边实验边分析边解决问题,同时能大胆猜想,并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和现象,能不断思考,提出新问题,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如在用电压表测一盏发光小灯泡两极电压时,出现了三种连接方式:第一种,将电压表与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第二种,将电压表与小灯光并联。第三种,将电压表与导线并联。也对应出现了三种不同现象及各种各样的问题:
问题1:第一种连接,为什么电路中的灯不亮?
问题2:第三种连接,为什么电压表无求数?
问题3:电流是否流经电压表?
经过学生的充分讨论分析明确了电压表应与被测用电器并联的使用方法。而有一些问题,由于学生前置知识的限制是无法在课堂上马上解决的,但学生们的思维被激活了,学生们勇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
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出发点,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在这个分组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相似的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感受到从错误逐步走向正确,从失败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养成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品格。
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初中物理教材中,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式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具有强的客观性,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等等。学生由于亲身经历和学识限制,对很多物理现象有着自己的一些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对书本内容不可能一听就懂,全盘接受,并且会怀疑其客观性。而实验就起了帮助他们发现定律,掌握规律,理解获取知识桥梁的作用。
如笔者在《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一节教学中,在引入新课后,让学生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学生们的思维特别活跃,猜想很多:电流在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的过程中,电流将越来越小;亮的灯泡中流过的电流更大一些;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串联电路中距离电源两极越近,电流越大等等。学生们或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为依据,或以自己的一些前置知识为依托,在他们想来自己的这些猜想都是正确的。别人的猜想也有一定的道理。至此,科学探究已是必然。分组实验的结果,猜想正确的同学,用实验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明确了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学生加深了认识。对于那些原来猜想错误的学生(这些学生占的比例还很大)实验结果的出乎意料,更使他们收获很多。在进行本节课的小结时,有位学生说得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还感到,在进行科学研究和学习时,只有通过科学的实验,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而且,科学的探究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学习时不能惧怕困难,要坚持不懈,才能成功。学生在本节课上的收获已远远超出了实验结论本身。
通过这样不断的科学探究,学生逐渐形成了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良好思维品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些,只靠课堂上老师的一味讲解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切忌包办代替,切忌只为向物理规律靠拢而做实验。
物理实验是学生参与式学习活动的重要形式。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麻煩等思想障碍,同时在比较困难的地方给予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启迪创造发明,全面提高综合素质。重视实验,尽最大努力创造条件多做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汪瑞林.《从主题教学走向核心素养培育》[N].中国教育报.2015(05)
[2]崔秀梅.《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2004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