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痔疮栓用于混合痔术后临床效果的回顾分析
2021-08-22张楠楠
张楠楠
(吉林省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 四平)
0 引言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方式的改变,久坐成为上班族的常态,同时受精神压力、饮食习惯、妊娠、个人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使痔疮发生率增加。痔疮是肛肠科临床的常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群,病情一般随年龄增加而加重[1]。混合痔是痔疮中的常见类型,一般采取手术治疗,但手术创口位于肛门处,环境潮湿,不易愈合,增加患者痛苦,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科接受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的6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一般对象,随机排序后,根据奇偶数进行分组,其中30例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30例接受常规治疗+普济痔疮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0~65岁,平均(43.25±5.36)岁。观察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1~66岁,平均(44.25±5.25)岁。二者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消炎、抗感染及控制肛门排便等治疗。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治疗,同时给予凡士林油纱条,早晚各换药1 次,连续治疗14 d。观察组在常规抗感染、止血治疗基础上给予普济痔疮栓,术后2 d 开始用药,用药前嘱咐患者将大便排空,用5%碘伏棉球对肛周进行消毒,肛门塞入痔疮栓,1 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
1.3 疗效观察
疗效判定:①显效:创面基本愈合,无渗液、水肿,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或仅有轻微疼痛。②有效:创面部分结痂愈合,有少量渗液,水肿、疼痛明显减轻。③无效:创面未愈合,渗液、水肿、疼痛仍严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3]。
记录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
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2.2 术后恢复情况
观察组创面愈合、止血、水肿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 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下降,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2.3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临床上,将齿状线以上的痔疮称为内痔,齿状线以下的为外痔,当痔核越过齿状线后,内外痔相互融合,就称为混合痔,其实质是内痔与其相应部位的外痔融合而成的静脉团,痔疮为肛肠科的常见病,其中混合痔约占全部痔疮的20%以上,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4]。外痔与内痔相融后,血管相通,故单纯的药物治疗或是物理外治疗收效有限,很难完全消除病变,同时可能增加外痔区域血液循环受阻的风险,导致水肿、静脉血栓等并发症[5]。手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确切,但术后切口可发生渗血、疼痛、水肿等并发症,排便时刺激切口则进一步加重症状,许多患者出于对疼痛、出血的恐惧,不敢排便,可能导致便秘,排便时用力又会增加裂伤,造成恶性循环,导致伤口难以愈合,严重时并发感染,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故改善水肿、预防并发症、加快创面愈合成为混合痔术后患者治疗重点。
普济痔疮栓主要成分是熊胆粉、猪胆粉以及冰片,具有轻者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对内痔、便血、混合痔肿胀等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对混合痔患者术后采用普济痔疮栓治疗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结果表明,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更短,表明采用普济痔疮栓能够加速混合痔患者术后康复,可能与普济痔疮栓的促愈合作用相关,大鼠试验表明,普济痔疮栓对肛门溃疡有止血和促进愈合的作痛,同时还有抗炎与镇痛效果。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提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表明对痔疮术后患者实施普济痔疮栓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减轻痛苦,加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