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021-08-22林新发

课外生活·趣知识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文具店养蚕蚕宝宝

林新发

【文题感知】

写好记叙文,需要在叙述的过程中将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读者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为了将事件叙述得完整而又生动,达到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效果,我们在写作时,要灵活运用叙述方法,增强叙事的生动性与感染力。

记叙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顺叙就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时间顺序来写,是最常见、最基本的记叙顺序。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倒叙和插叙在记叙文中的应用。

【指点迷津】

★倒叙:即把事情的结局或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面来叙述,接着再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

例文:冬日的清晨,我走在冷冷清清的街道上,天空好像还没睡醒,灰蒙蒙的。我手里攥着3 块钱,急不可待地走向学校门口那家熟悉的文具店。

——《生活需要信任》

技巧点拨:文章开头第一自然段里,“冬日的清晨”“冷冷清清的街道”和“我”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我”的状态,很容易让读者产生疑问,也容易激发读者了解下文的兴趣。由此可见,倒叙的开头方式可以使故事情节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敘:是指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情节表达的需要,暂停原来的叙述,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的叙述方式。它是记叙文常用的一种叙述方法。

例文:看到我的窘态,老板娘笑吟吟地替我解了围:“不着急,慢慢找。”我不死心,放下书包,里里外外翻找了一遍,还是没有,我傻眼了。想到上个月去菜市场买菜,因为少了1 块钱,卖菜阿姨奚落了我一顿,我被大家围起来指指点点的情景,心里更是紧张。现在正值放学时段,文具店里顾客盈门,我不想难堪得无地自容,只好硬着头皮支支吾吾道:“老……老板娘,我……我……钱没带够,先不买了吧。”

——《生活需要信任》

技巧点拨:插叙部分交代“我”一个月以前买菜钱未带够,被卖菜阿姨奚落的经历,与文具店老板娘给予“我”充分的信任,坚持让“我”先拿走文具的感人情节,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突显文具店老板娘善良、真诚的美好品质。由此可见,运用插叙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情节波澜起伏,增强可读性。

【范文引路】

爱的桑叶

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龙腾学校四(1)班 崔家兴

看着奶奶佝偻的背、瘦小的身影,我忽然觉得手里奶奶递来的桑叶似乎有千斤重;弥漫于心的感动,无法用言语形容……

最近,班级里掀起了一股“养蚕风”。我对蚕这个神奇的小生命充满了好奇,便也开始养起了蚕宝宝。此后,观察蚕宝宝也成了我最大的乐趣。然而,现实很快给了我沉重的一击。

没多久,我便不得不面对养蚕最大的难题——缺少足够的桑叶。我没有地方弄到桑叶!每天找同学要桑叶显然是不可取的,爸爸妈妈也爱莫能助,我只能独自面对难题。这时我想到了求助邻居。可来到邻居家门口,我突然想起几个月前,因为忘带钥匙,情急之下向新邻居求助时,女主人那冷漠的眼神,让我到了嘴边的话又憋了回去。我抬起的手僵住了,犹豫了半天也敲不下去门。

万般无奈之下,我打电话向乡下的奶奶求助。奶奶听完,向我保证帮我解决桑叶的供应问题。中午放学回家后,看着即将断粮的蚕宝宝,我皱起了眉头。正当我傻傻地盯着蚕宝宝发愣时,门铃响了。我打开门,看到了满头大汗的奶奶。“奶奶,您怎么来了?”我惊喜地问道。“乖孙女儿,我给你送桑叶来啦!”奶奶递过来一大包新鲜的桑叶。我不禁眼前一亮,惊喜地扑了上去:“奶奶万岁!”奶奶笑着说道:“咱乡下别的没有,桑叶管够!以后我每隔几天给你送一次桑叶。绝不能饿着你的蚕宝宝。”

其实,奶奶在乡下还有不少庄稼要打理,可为了满足孙女的小小愿望,她甘愿来回奔波。这一袋桑叶里,满满都是奶奶对我深沉的爱。想到这里,我忍不住泪湿眼底。

【点睛酷评】

这篇习作中,小作者采用了倒叙开头的写法,先写“我”看到奶奶送来了自己急需的桑叶时,内心非常感动,以此设下悬念,激发读者往下阅读的兴趣。接着再将“我”养蚕解决不了桑叶供应问题,求助无门后,却得到奶奶深情回应的经历娓娓道来。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插叙了“我”以前求助邻居却以失败告终的经历,让“我”的心情由焦急、无奈转向惊喜、感动。小作者通过恰到好处地运用倒叙和插叙,让情节波澜起伏,达到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了叙事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猜你喜欢

文具店养蚕蚕宝宝
养蚕不易
我的文具
养蚕记
嫘祖养蚕的故事
蚕宝宝流浪记
蚕宝宝流浪记
文具店
养蚕记
蚕宝宝流浪记
蚕宝宝流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