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微更新体系研究
——以福州冶山为例

2021-08-21吴绪光

工程技术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风貌权值景观

吴绪光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中国·上海 200000

1 引言

历史街区风貌保护的由来已久,经历了文物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多层次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时代背景而言,历史街区的概念表达不尽相同。现阶段,对于历史街区风貌的规划研究涵盖了规划工作的不同层面。

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从体系框架、评价因子、权重计算共同搭建历史街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评价体系。

2 研究背景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标志着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正式纳入城市发展战略,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986年,针对大批历史街区消失,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提出保护历史街区的概念。1985年5月,国务院提出核定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标志了历史街区保护政策得到政府的确认。1996年建设部城市规划司召开“历史街区保护(国际)研讨会”,明确指出“历史街区的保护已经成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并研究确定了历史街区的条件、保护方法与原则等问题。1997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明确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特征,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原则、方法给予行政法规的确认,并对保护管理工作给予具体指导。在之后的规划中,对于历史街区风貌的规划被不断认知并完善[1]。

“历史街区”是指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多样性,在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包含着城市历史特色和景观意象的地区,是城市历史活动的见证。历史街区一般具备以下特征:

①具有大量的历史建筑,它们是记载着历史信息的真实物质实体,在整个历史街区建筑中应占有较大的比例,是历史街区整个氛围的主导因素。

②具有独特的历史风貌,代表着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区或民族的文化特色。

③具有较完整的或可整治的视觉环境。

3 研究方法

3.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即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萨蒂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这一方法是在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构建一个层次结构模型,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把决策的思维过程数据化,从而为求解多个目标、多准则或者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一种简单的决策方法。它是指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用一定标度对人的主观判断进行客观量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它把人的思维过程层次化、数量化,并用数据为分析、决策、预报或控制提供定量的依据。”基本步骤为:

①对构成评价问题的目标(准则)等要素建立多级递阶结构模型(评价因素体系)。

②在多级递阶结构模型中,对属同一级的要素,用上一级的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比较后,根据判断尺度确定其相对重要度,并据此建立判断矩阵。

③计算单一层次下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④计算组合权重及一致性检验[2]。

3.2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评价体系构建

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从体系框架、评价因子、权重计算共同搭建历史街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评价体系。通过文献综合研究和专家咨询,将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景观评价准则层分为景观构成要素、活动空间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三部分,具体技术路线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景观体系框架

图2 评价方法体系构架

对现有的景观微更新评价案例及文献的分析总结,选定初选评价因子,结合学者专家意见,依照精简性、准确性、全面性、可操作性选取原则,探究初选评价因子合理性,最终选取指标层评价因子。

历史街区的概念定义了其历史性,公共空间景观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体现在历史元素的保存和文化元素的设计,非物质文化包括场地的历史事件相关度和场地文化活动。

由于各评价指标对历史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的影响不同,对不同的评价指标赋予不同的权值,反映评价指标间相对重要程度。以指标体系为基础,拟定了“问卷调查表”以及“调查表说明”,详尽介绍本次调查的任务研究方法和目的。根据指标相对重要性,分成“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不重要”五个等级,分别赋值为5、4、3、2、1。回收汇总问卷调查表,计算准则层各指标的重要性均值,反馈给评价小组,作为进入评价判断依据。同时制作学者专家调查表对指标体系重新评价,指标层权值结果见表1[3]。

表1 指标层权值结果

用评价小组意见的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作为本研究指标选择的依据,指标确定后,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数值,计算出指标的权值,将单因子评价数值与权值相乘叠加,最终得到场地的综合得分。

4 案例分析——福州冶山历史街区综合评估

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福州鼓楼区鼓屏路东侧,湖东路、冶山路和中山路之间,是福州建城2200 多年的文明标志,福建第一座王都“冶城”的所在地,是福州历史上最早的城池。早在春秋时,著名的冶炼家欧冶子,就选中了冶山的池畔铸造名剑,留下了闻名古今的“欧冶池”胜地,也把福州的历史写入了吴越春秋的史册。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利用冶山南麓的唐代都督府作为衙署。宋末端宗改为垂拱殿,即位于此。冶山与欧冶池山水和谐,风光秀丽,官宦文人云集,历来是福州的政治文化中心[4]。

2017年福州市政府编制《福州市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并实施,现已整治成以“闽都之根”为核心的城市特色风貌地区的冶山春秋园。公共空间环境庞杂,具有空间类型丰富、使用率高、使用人员丰富等特点,本调研选择4个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公共空间进行探究。

其中冶山春秋园是整个历史街区的核心,能补天巷、中山路、冶山路是重要交通节点,见图3。

图3 冶山春秋园位置图

在对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各个节点组成要素详尽调研基础上,选取了B1 物质要素、B2 活动空间价值、B3 文化价值等三个方面的14 个指标体系。通过5 位当地规划专家、文保专家及30 位当地市民的打分,综合对各评价因子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等级与数值相对应(如可达性强对应3、可达性一般对应2、可达性弱对应1),得出对单因子的评价值。将单因子评价数值与上文中的权值相乘后叠加,最终得到每个场地的综合得分[5]。

以冶山春秋园为例,现状调研结果为:地形地貌适宜,铺装纹样适宜,水体景观适宜,植物景观适宜,游憩设施适宜,空间尺度适宜度适宜,环卫设施适宜,景观界面适宜度丰富,活动时间丰富,活动类型丰富,景观设计一定程度反映了历史风貌保存状况,景观设计中文化元素强,历史事件相关度较完整,场地文化活动丰富,加权得其综合得分为2.90 分。同理得中山路综合得分为2.12 分;能补天巷为2.08 分;冶山路为1.87 分[6]。

根据综合得分可以看出:保存和使用状况最好的是冶山春秋园,较好的是中山路和能补天巷,较差的为冶山路。冶山路因铺装设计、植物景观、游憩环卫设施因素不适宜而得分较低,可针对专项进行改造。

5 结语

近几年,提升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质量与服务价值成为各城市的努力方向,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的宜居程度与其具备高质量的公共开放空间有强正相关性。

历史风貌区的城市更新中,公共开放空间是历史与现代有机联系的导向型空间。历史风貌区由于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属性,在更新过程中常受到各方面的压力,被要求保留的历史建筑、历史格局,常常与更新的建筑、格局、功能显得格格不入。在此,公共开放空间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空间纽带,使历史与周边环境重新建立有机联系,将历史文化和价值推移到现实中[7]。

引入层次分析法,有助于增强公众参与的作用;有助于设计者对研究对象特征进行深层认知,更有针对性;有助于设计者进行优化分级,使更新过程具有可持续性。

猜你喜欢

风貌权值景观
一种融合时间权值和用户行为序列的电影推荐模型
景观别墅
CONTENTS
包裹的一切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基于权值动量的RBM加速学习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