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预防
2021-08-21李换祥
李换祥
(河南省宜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宜阳 471600)
1 什么是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的定义:霉菌毒素主要是指霉菌在其污染的农作物和农作物产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已知的霉菌毒素有300 多种,常见的霉菌毒素主要由四种霉菌属产生:曲霉菌属(主要分泌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桔霉素等)、麦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镰刀菌属(主要分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 毒素、伏马镰孢毒素等)。一种霉菌或毒株可产生几种不同的毒素,而一种毒素也可由几种霉菌产生。霉菌毒素是由霉菌所产生,但未检出霉菌并不等于不存在霉菌毒素。
2 霉菌对饲料的危害
产生有毒的代谢物,即霉菌毒素;改变饲料的营养成分;降低动物对养分的利用率(下降10%);产生的霉菌毒素作为底色病诱发多种动物疾病。
常见的易霉变饲料有玉米、麸皮、次粉、棉籽粕、花生粕、发霉饲草等。
3 霉菌毒素中毒的特征
抗生素治疗效果甚微;病因不能立即确定;无传染性且与饲料霉菌毒素超标有关;料检可见霉菌;疾病暴发呈季节性。
4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
世界上大约有30%的谷物遭受各种霉菌污染,中国仅养猪业因受霉菌毒素影响的年损失达数亿元。对猪的主要危害如下:免疫抑制(黄曲霉毒素为主);免疫系统功能受到干扰;猪场免疫程序不变,按时接种疫苗,但猪群抗体水平差,常发各种疫病;整个猪场饲料转化率下降,增重缓慢;猪拒食,死亡率上升;繁殖机能减弱。
4.1 霉菌毒素对猪繁殖的危害 胚胎死亡、流产的比例增加;引发外阴道炎;乳房肿大,奶水减少;哺乳仔猪抵抗力下降;母猪淘汰率增加,可利用年份减少;公猪精液质量下降;小母猪假发情、未配前流脓,后备母猪不发情。
4.2 霉菌毒素对猪生长发育的危害 采食量下降,引发胃肠道炎症,生长速度下降;弱仔、死胎、八字脚比例上升,产下的仔猪阴唇红肿;断奶到配种的间隔延长;保育舍猪只死亡率增加;中大猪呼吸道疾病情况严重,拉稀软粪便、下痢;猪只呕吐、拒食,采食量下降,肥育猪上市日龄推迟。
5 常见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危害
5.1 黄曲霉毒素 包括B1、B2、G1、G2、M1、M2等17种,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最强。黄曲霉毒素中毒会大大降低畜禽对疾病的抵抗力。
5.2 玉米赤霉烯酮 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主要引起繁殖机能障碍。
5.3 呕吐素 猪只采食量下降,增重下降,引起皮肤炎症。
5.4 T-2 毒素 猪只食欲不振,引发皮肤炎症,口腔溃疡,消化道紊乱。
5.5 烟曲霉毒素 引起神经错乱,肝脏受损。
5.6 赭曲霉毒素 产生肾毒素,引发痛风症。
6 霉菌毒素的预防
6.1 添加脱霉剂 最直接的预防措施就是在饲料里添加脱霉剂,脱霉剂是最关键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了。
6.2 做好日常筛查管理 养殖户日常喂料时,一定要严查,在购进或自己粉碎原料的时候,一定要过筛或者过风,要是发现已经霉变的饲料,应立即将之区分开来,切勿为了省事而混进正常饲料里面。此外,必须定期清洗料槽,而且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清扫。在储存饲料的地方要做好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尽量保证饲料不发生霉变。
6.3 添加中药增强动物抗病力 霉菌毒素在动物体内蓄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就是说预防霉菌毒素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这就要求养殖户重在平日里预防。霉菌毒素主要侵害的是免疫系统,会引起猪只免疫力下降,从而诱发各种疾病。所以,日常饲养中还可以在饲料里添加一些增强免疫力的中药,以提高猪只的抗病力。
7 结语
霉菌毒素在日常是最容易被养殖户忽略的,因为它看不清摸不着,没有引起发病养殖户往往也不重视,霉菌毒素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缺乏防范意识,生产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