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带教中PBL 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
2021-08-20周玉庆蒋智升
周玉庆,蒋智升
1.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湖南郴州 423000;2.长沙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湖南长沙 410000
冠心病是老年人群常见心血管疾病类型,伴随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 冠心病的发生率也呈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1]。 心内科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康复时间往往较长,且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疾病,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各项功能减退,期间需医疗人员为其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对医疗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加强老年冠心病实习生临床带教工作十分重要。近年来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临床带教中应用较为广泛,PBL 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集中讨论形式,在教师引导下,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以及相关技能,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当代医学教育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3]。该研究选取于该院心血管内科实习2018 年12 月—2020年9 月间的68 名实习生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在老年冠心病带教中应用PBL 教学方法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的68 名研究对象为于该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实习生。 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模式差异性均分为两组。对比组(n=34)中女性 33 名,男性 1 名;年龄19~23 周岁,平均(21.57±0.65)周岁。 研究组(n=34)中女性 32 名,男性 2 名;年龄 20~23 周岁,平均(21.62±0.51)周岁。 经统计学工具对两组实习生基线资料(性别、年龄)进行检验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比组实习生予以常规带教: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进行观看、练习,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习大纲与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着重讲解患者依从性、治疗原则、康复技巧、医疗安全等。
研究组实习生在对比组基础上予以PBL 教学方法:①制定PBL 教学流程:教学主要模式以问题为基础,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引导为辅,通过实际冠心病手术病例,根据手术禁忌证、手术适应证、手术流程、手术目的等,将其分为各项专题,分步骤、分阶段为实习生开展PBL 教学。 主要流程共包括3 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5 个环节(明确目标、方案设计、设问导学、小组讨论、总结提升)。 ②第1 阶段,准备阶段。学生入科后根据教材相关老年冠心病与手术治疗知识点,结合实习大纲讲解实习重点,告知实习生合理、自主复习理论知识。 逐一为实习生介绍心内科环境、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 随后将实习生随机分组,安排专人带教, 由教师及教学组长等根据PBL 教学制定具体、详细、可操作的教学计划,在大纲指导下,为实习生进行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系统性教学,让实习生对于易混淆、易遗忘的知识点有初步印象。 后组织讨论与观摩学习,通过实践加深学生记忆。 通过提问方式保证各小组学生均明确冠心病与手术治疗相关学习目标,告知学生心内科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案等。挑选出既往冠心病典型病例作为教学案例, 由教师提出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提问、查证、论证、讨论、总结形式进行讨论学习。简化说明心内科交叉重叠的内容重点,将其放在手术治疗的临床教学上。此阶段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实习生在教师引导下复习相关知识,主动收集资料,独立思考并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实习生需具有针对性的带着问题进行学习。③第2 阶段,实施阶段。主要包括集中教学讲解、科室病例集中讨论、示范教学查房3 个环节。带领学生进入病房,对事先准备好接受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与针对性病史询问等,就患者手术适应证、冠心病诊断是否明确、有无手术禁忌证、用药是否合理等专题展开讨论,通过师生间共同讨论、相互提问等方式解决问题,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相互学习。④第3 阶段,总结阶段。结合实际观看冠心病手术视频,根据相关器械、手术流程、简单操作进行模拟操作练习与讲解,教师对小组讨论过程中所涉及的操作方法、操作技能不足之处进行补充与详细指导,再次进行总结讨论,制定出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分析,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出科成绩、工作能力。
①为实习生开展出科评分考核,实施百分制评价,分为 4 个等级,包括优、良、中、差,差为分值<60 分,中为60~79 分,良为 80~90 分,优为>90 分。
②工作能力包括分析能力、自学能力、专业技能、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各项分值范围均为1~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实习生综合能力越强。
1.4 统计方法
该次调研涉及数据均由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通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习生出科成绩对比
研究组实习生出科成绩优良率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实习生出科成绩对比[n(%)]
2.2 两组实习生工作能力评分对比
研究组实习生分析能力、自学能力、专业技能、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实习生工作能力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实习生工作能力评分对比[(),分]
组别研究组(n=34)对比组(n=34)t 值P 值分析能力94.53±3.18 91.59±4.35 3.181 0.002自学能力93.46±3.37 90.35±4.58 3.189 0.002 92.58±3.29 89.77±4.47 2.952 0.004专业技能 团队精神93.15±3.36 89.58±5.62 3.179 0.002沟通能力93.41±3.33 90.29±4.45 3.273 0.001
3 讨论
老年冠心病是心内科常见疾病类型,临床多通过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冠心病,该项技术操作相对较为复杂,且手术过程中患者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为保证患者手术安全,要求医师具备高超的手术操作技能。老年冠心病实习生是心血管内科发展的中坚力量,由于学生未接受过手术操作,因此对冠心病的手术治疗往往缺乏深刻认知[4]。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如何有效提升带教效果是科室所面临的难题。作为一种跨学科教学方法,PBL 教学被广泛应用到冠心病实习生的带教中,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思考,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解决问题,转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相对呆板的知识碎片形态,促进其形成有连环性、连续性的知识链。同时,通过学生主动探究与学习,能够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5-7]。
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实习生出科成绩优良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实习生分析能力、自学能力、专业技能、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均高于对比组(P<0.05)。提示PBL 教学方法在冠心病带教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实习生考核成绩与综合能力。 将PBL 应用于冠心病带教中具有以下优势:①PBL 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小组、师生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敢于表达自己,也能够较为容易的获取教师与其他学生的信息,使教学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相对更高[8]。 ②PBL 教学方法能够使冠心病与介入手术治疗的相关带教问题尽可能多地暴露出来,在不断发现、解决新问题的同时,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在讨论过程中有效缩短学习过程,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9]。 ③PBL 教学方法不仅对冠心病理论知识学习大有脾益,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等能力,促进实习生终身学习能力与主导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够为其今后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显著提升临床带教质量水平[10]。
综上所述,在老年冠心病带教中应用PBL 教学方法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带教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实习生出科成绩与工作能力,临床推广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