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公共图书馆科研态势分析*
——以48家副省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为样本
2021-08-20杨东波
陈 喆 袁 浩 杨东波
(国家图书馆 北京 100081)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指出:以创新发展为原则,加强理论研究,围绕公共图书馆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关键环节,依托国家图书馆等机构,加强图书馆理论研究队伍建设,加强图书馆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与科学技术融合发展[2]。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中,国家图书馆、省级公共图书馆、副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核心力量,他们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也反映着公共图书馆业界的基本科研态势。
科研论文是贯穿于整个科研过程且能够反映科研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因素[3],根据科研论文的数量变化和内容构成,可以评估或分析科研活动的历史和现状,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因此,利用文献计量学理论和方法开展科学研究的定量评价是分析科研态势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4-5]。
文章以2010至2019年我国48家副省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的科研论文为研究对象,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分析公共图书馆近10年的科研态势,探讨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科研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从科研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公共图书馆业界的前沿动态,旨在为公共图书馆的科研人员与决策者提供参考,从而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发展。
1 研究数据及工具
文章对2010至2019年间国家图书馆、32家省级公共图书馆和15家副省级公共图书馆发表的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在CNKI的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教育期刊库、特色期刊库的“机构”字段跨库检索48家公共图书馆的全称、缩写、别名、下属机构名称,获得发表时间为2010至2019年的期刊论文条目(检索时间为2020年11月30日),经过数据清洗,去除通知、简讯、新闻稿件、文学与书画作品等非科研论文条目,共获得期刊论文题录数据18 139条,占全部检出条目的93%。
文章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采用定量分析法和词 频 分 析 法[6],运 用Excel2016、Derwent Data Analysis、VOSviewer和CiteSpace V等工具,对全部科研论文、获各级基金资助的论文(简称“基金论文”)、发表时被当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刊载的论文(简称“核心论文”)、被引用论文、被引次数位于全部论文前1%即大于30次的论文(简称“高被引论文”)以及论文关键词等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对我国副省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近10年的科研产出能力、学术水平、学术影响力、科研热点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解读与展望。
2 基本计量分析
2.1 科研概况
2010至2019年间,我国48家副省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发表的18 139篇期刊论文中,基金论文占12.6%,核心论文占21.9%,核心论文中有22.6%受到基金资助,同时,有39.1%基金论文是核心论文,并高于全部论文的核心率,这反映出基金资助对公共图书馆核心论文的产出及学术影响力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被引率、篇均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率是体现科研论文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从这三项数据可以看出,在学术影响力方面,核心论文>基金论文>全部论文,在175篇高被引论文中,核心论文占到了84%,表明大部分具有卓越学术影响力的科研论文是发布在核心期刊上的,如表1所示。
表1 2010—2019年48家公共图书馆科研论文产出数据
逐年来看,48家公共图书馆的论文发表总量在10年间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2010至2014年逐年递增,2014年发表论文量最高,达到2 077篇,自2015年后论文数量出现回落,至2019年下降至与2010年相当的水平。10年间,基金资助论文所占比例显著上升,从5%升至20%,但核心论文率却逐渐降低,从31%下降至15%,如图1所示。
图1 2010—2019年48家公共图书馆科研论文逐年产出情况
图2 48家公共图书馆科研论文相对于CNKI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类论文的比例
2.2 级别差异
通过分析各级别图书馆的科研论文数据可以看出(见表2),10年间,国家图书馆发表论文3 189篇,约是省级图书馆馆均发表论文数量的8.7倍,而省级图书馆的馆均产量约是副省级图书馆的1.7倍。将后5年(2015至2019年)的数据与前5年(2010至2014年)的数据对比发现,虽然各级别图书馆的发文量均出现萎缩,但省级图书馆发文量的下降速率要低于国家图书馆和副省级图书馆。
表2 2010—2019年各级别公共图书馆科研论文产出数据
基金资助率和核心论文率两个指标的态势一致:国家图书馆>省级图书馆>副省级图书馆,从前后5年的变化来看,基金论文数量的增速:国家图书馆<省级图书馆<副省级图书馆,核心论文数量的下降速率:国家图书馆>省级图书馆>副省级图书馆,表明各级图书馆学术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
从引用情况来看,三个级别公共图书馆的论文被引率均在65%上下,篇均被引频次均在3至3.5之间,高被引论文率均在1%左右,由此可见,图书馆级别与学术影响力强弱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2.3 刊载情况
公共图书馆的科研论文在期刊分布方面呈现聚集现象,在论文总量排名前20位的图情档学期刊上合计刊发了48.7%的论文,但该比重从2010年的约51%下降至2019年的40%,从此可看出期刊选择更趋多样化。在前20位期刊中,核心期刊有6家[7],分别是《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图书馆杂志》《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论坛》,其中CNKI复合影响因子最高的是《图书情报工作》,达2.882;有16家期刊是由公共图书馆或者挂靠的图书馆学会主办的,其中《河南图书馆学刊》最受公共图书馆作者青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的复合影响因子最高,为2.679。前后两个5年对比,刊载数量增长最快的是《图书馆研究与工作》和《河南图书馆学刊》,分别增长87.6%和86.9%,而下降最多的是《图书情报工作》,降幅为72.1%,如表3所示。
表3 2010—2019年刊载48家公共图书馆科研论文数量最多的20家期刊信息
2.4 学科分布
根据中国图书法分类标准,10年里在48家公共图书馆发表的科研论文中,有15 442篇属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类,占总量的85.1%,这其中又以图书馆学、图书事业(G25)类居多。分析论文著录项中最多的20个分类号,公共图书馆(G258.2)是最多的标签,占比约21.4%,并且前后5年对比增长了50.5%。除此之外,标记最多的5个分类号分别是读者工作(G252)、图书馆自动化与网络化(G250.7)、藏书建设和藏书组织(G253)、图书馆管理(G251)、电子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G250.76)。对比前后5年数据,在前20个分类号中,阅读辅导(G252.17)、图书宣传(G252.1)、图书馆自动化与网络化(G250.7)是增长最多的3个类别,而降幅最大的3个类别分别是参考咨询(G252.6)、文献编目(G254.3)和图书馆学(G250)。综上,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的科研工作越来越聚焦于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服务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其中读者工作、图书馆设施与资源、图书馆管理、数字图书馆等是近10年的科研重点。从变化趋势来看,阅读服务、图书馆自动化是近几年增长较快的热点,而对参考咨询、文献编目等传统图书馆基础业务的研究则有所弱化(见表4)。
表4 2010—2019年48家公共图书馆科研论文标记最多的20个中图法分类号
3 科研热点分析
科研热点,是特定领域某一时间段被高度关注并产生较大影响力的细分研究主题[8]。分析科研热点可以从微观上揭示科研的内容特征,为从宏观层面预测科研发展方向提供参考。由于数据著录及主观认识的局限,从业者对分类号的认知仍存有一定偏差。论文关键词是作者观点与思想的凝练,能够有效反映特定时段特定领域的科研热点[9]。文章应用关键词聚类的方法,对2010至2019年间公共图书馆的论文主题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关键词词频及其共现关系绘制出48家公共图书馆科研论文关键词共现图(见图3),综合中图法分类号与共现图聚类特征,将公共图书馆的科研主题分为四个领域:图书馆用户服务、数字图书馆建设、图书馆与情报业务、图书馆事业及其管理。
图3 2010—2019年48家公共图书馆科研论文关键词共现图
部分关键词虽然频率较低但增长较快,代表着新兴的科研方向或研究热点,能够体现未来的科研趋势。文章从词频在30次以上的222个关键词中筛选出2015至2019年这5年间出现频次比前5年更高的44个关键词(见表5),从文献计量的角度来推测公共图书馆领域科研主题的发展趋势及动向[10]。
表5 2015—2019年48家公共图书馆科研论文词频增长较快的关键词
3.1 图书馆用户服务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如何为各类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始终是其科研的热点内容。通过分析关键词可以看出:①在图书馆服务领域,阅读推广是最显著的板块,并且近5年呈现增长势头,儿童阅读、少儿阅读、全民阅读、经典阅读这些主题的关注度逐年在提高,体现了公共图书馆积极推广全民阅读战略的职能,并发挥其城市文化中心的作用。②教育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开办讲座是公共图书馆开展继续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慕课(MOOC)主题增长迅速,是图书馆服务的新兴研究热点;③读者研究是公共图书馆科研的又一个切入点,尤其是针对青少年、老年、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研究是科研的热点;④在关于服务的论文中,服务体系、模式、理念、策略、质量等词汇常被提及,服务创新、服务效能是近5年的热点主题,体现了公共图书馆对服务创新的重视,并越来越强调对服务成效的检验;⑤在服务举措方面,公共图书馆总结了特色书屋、自助化服务等服务实践的方法与经验,“创客空间”是该领域增长最快的关键词,体现了公共图书馆在服务空间与服务模式上的新探索。
上述这些动人情节充分展示的是,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较量,在“婚姻”及由“婚姻”引发的一系列征战中,“真善美”始终在和“假恶丑”进行着殊死的搏斗,酣畅淋漓地展示了蒙古史诗不懈追求的“义”的道德理念,而正义战胜邪恶、真善美战胜假恶丑,正体现出全史诗中积极乐观的人文情怀。蒙古英雄史诗《罕哈冉惠传》以诗行组合了历史和英雄,诗行中沉淀着蒙古民族古老的意识和精神。主人公罕哈冉惠的追求与开辟、夺取与保卫、艰难漂泊与重返故乡的慑人心魄的故事,充溢于故事中的“义、勇、力”的精神,至今仍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陶冶着我们的心灵。
3.2 数字图书馆建设
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通知,正式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11]。过去10年,公共图书馆正经历着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型发展过程,围绕数字图书馆技术、资源与服务的研究始终是公共图书馆的科研热点。
在数字技术与用户需求的交替驱动和螺旋发展中,数字信息环境持续更新,从Web2.0、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这些科技热点广泛出现在公共图书馆的科研成果中,并呈现增长态势,反映出公共图书馆能够把握当前时代的大背景[12],紧跟数字技术革新与用户信息行为的变化,推动新理念、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与融合。此外,数据挖掘、本体、RFID(射频识别技术)等图书情报领域的理论与技术作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也是公共图书馆科研工作重点关注的主题。
围绕数字资源的研究是近10年业界的又一个研究热点。从文献资源到信息资源再到数字资源,体现了图书馆资源理念的变化[13]。电子资源、数据库、网络资源、元数据等主题备受关注,资源的数字化、整合、保存、开发与利用以及信息安全、共享共建等科研热点覆盖了数字资源建设的全链条。RDA(资源描述与检索)、关联数据等技术是近几年的新兴热点。
以技术驱动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目标[14]。移动图书馆是数字化服务的重要体现,其突破了时空限制,极大拓展了服务范围,以用户为中心,构建了新的服务模式,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作为服务与宣传的重要渠道也是近几年的新兴热点,体现了公共图书馆服务向数字化、移动化的转型发展趋势。此外,数字阅读、知识服务、个性化服务等科研热点代表了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在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上,智慧图书馆建设成为公共图书馆研究的新课题[15]。
3.3 图书馆与情报业务
图书馆与情报业务研究是公共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领域。在资源建设方面,围绕古籍文献保护及其数字化、民国文献、缩微文献、版本等主题的研究是公共图书馆科研的热点,其中古籍修复、抗战文献等是近几年新兴热点。文献采访、主题标引、著录、联合编目始终是公共图书馆科研的重要内容,而参考咨询、文献传递、竞争情报则是研究信息服务的重点,在数字图书馆理念与技术的推动下,这些图书情报领域的传统主题正在向数字化、个性化、联合共建的方向发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延伸。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地方文献、家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公共文化等具有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资源也是研究热点,并且呈现增长趋势,体现出公共图书馆作为各地公共文化中心积极开展文化研究、弘扬传统文化、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2015至2019年是我国实现脱贫攻坚的决胜时期,文化扶贫也是近5年来备受关注的关键词。
3.4 图书馆事业及其管理
公共图书馆在加强馆藏、设施等硬件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管理水平的提升,以期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来达到图书馆各资源要素效用的最大化[16]。2017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围绕该法的研究也是科研的一个热点;随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开展,法人治理、理事会等主题引起了公共图书馆人的重视[17],通过对社会力量、志愿者活动、总分馆制等问题的研究,部分研究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管理模式方面的探索。
知识产权对图书馆工作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针对版权使用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可推进图书馆工作更加规范,也能为图书馆权益发声。此外,人力资源在图书馆诸多构成要素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对图书馆员及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也是公共图书馆科研的一个热点,可以说馆员队伍培养和建设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核心。
4 我国公共图书馆科研态势特征分析
4.1 整体科研产能水平相对稳定,学术水平有所下滑
整体来看,我国公共图书馆科研论文的绝对数量在2010至2019年间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但对比图书馆学与数字图书馆领域的论文总量,公共图书馆的科研产能水平相对稳定。10年间,基金资助论文越来越多,资助率提升了3倍,反映出公共图书馆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科研任务,科研工作也获得了更多重视。然而,在学术水平较高的核心论文方面,公共图书馆的核心论文率从31%下滑到15%,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的科研内容大多以工作总结与业务探讨为主,往往理论高度不足,在学术上处于弱势地位,整体学术水平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公共图书馆还需继续加强自身科研体系的建设与图书馆员学术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与理论的融合,拓展科研工作的广度与深度,从而实现公共图书馆科研成果在数量与质量上的提升。
4.2 不同级别公共图书馆的科研重心各有侧重
文章基于全部论文关键词热力图的位置信息,分别绘制了三个级别图书馆的关键词热力图(见图4),通过比较可以看出:①国家图书馆的科研论文几乎覆盖了公共图书馆界的全部热点,但科研重心与业界存在较大不同,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编目与采访、古籍研究、参考咨询等主题在国家图书馆的科研体系中占据了较大比重;②省级公共图书馆整体的科研布局与48家公共图书馆的科研热力图基本一致,与国家图书馆相比,各省公共图书馆在读者服务、阅读推广、地方文献研究等方面分配了更多的科研精力,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部分图书馆的科研特色鲜明:比如上海图书馆在竞争情报领域优势显著、重庆图书馆对抗战文献的研究积淀深厚等;③副省级公共图书馆的科研工作进一步聚焦于阅读推广与读者服务,同时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慧图书馆等主题上也有所涉猎。笔者认为,各级公共图书馆的科研重心与自身定位、所处环境、用户群体、担负的公共文化职能具有密切关系,各馆的科研热点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又具有互补性,应加强科研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科研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科研水平整体提升,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协同发展。
图4 2010—2019年各级别公共图书馆科研论文关键词热力图
4.3 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科研的核心主题
公共图书馆的科研工作日益受到国家政策、法律指引、社会环境变迁、用户需求多元化、信息技术应用等因素的影响,政策驱动、服务驱动、技术驱动、创新驱动等成为公共图书馆科研热点演化的推动力量。从宏观角度来看,2010至2019这10年间,公共文化服务始终是公共图书馆科研的核心主题。
第一,《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的出台,以及《“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等的实施,对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战略方向与科研核心主题起到重要引领作用[18]。
第二,用户服务始终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工作之一,公共图书馆从用户需求、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应用、制度革新等多元化的研究视角,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聚焦阅读推广、继续教育、移动服务、文化扶贫等主题开展大量科研工作,由点及面地推动公共图书馆现代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旨在提升全社会的公共文化素养,为国家的文化建设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4.4 智慧化转型将是公共图书馆科研的新热点
近10年来,数字图书馆既是公共图书馆的科研热点也是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图书馆一直是新技术的积极倡导者,也是技术进步的受益者。在用户信息需求的引导下,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资源共享的逐步实现,公共图书馆必将经历从物理空间到网络空间、从以资源为中心到以体验为中心、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从数字化到智慧化的转型升级。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发展,其为用户组织了大量的信息资源,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传递系统,但知识信息仍未能通过现有数字技术实现充分表达,人机交互时仍存在信息交流与理解偏差。在未来,图书馆将向数据中心、交互节点、云平台方向发展,将以信息与知识为载体,以智慧化服务为手段,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全方位、便捷、精准、高效、个性化、沉浸式的终极体验。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5G等新技术实现用户行为分析与解读,信息资源的开发、组织与优化,以及图书馆服务的智慧化转型等课题将是公共图书馆未来科研工作的热点,也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来稿时间: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