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种消毒剂在外固定器固定术后针道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21-08-20郭亚芳张先枝马华娟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19期
关键词:固定架消毒液消毒剂

郭亚芳,张先枝,马华娟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骨外固定器是骨科的一种重要器具,它可以固定骨折部位,也可以矫正某些骨折畸形,通过固定夹、螺栓与连杆固定达到对骨折部位复位、固定、加压及延长的目的[1]。感染是影响切口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外固定器针道与外界相通,固定针穿行于组织间形成潜在窦道,增加了感染机率,影响切口愈合,使得外固定器松动甚至提前拆除,影响骨折愈合。因此,外固定器针道消毒护理十分重要,通常与切口换药配合进行。目前常用的针道消毒剂为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消毒液,但针道感染率的控制依然不理想[2]。5 g·L-1碘伏消毒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消毒液,应用广泛。乙醇消毒液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同时易挥发,不具有长效消毒效果,碘伏易产生色素沉着,对器械有一定的腐蚀性,二者缺点均较明显[3]。为降低外固定器针道感染率,需寻找更好的预防感染及针道消毒方法。泡沫型皮肤消毒剂是一种新型的消毒剂,其成分主要是葡萄糖酸洗必泰及乙醇,目前主要用于手术前对手的消毒,具有成本低、消毒谱广、副作用少、抑菌时间持久等特点[4]。已有将泡沫型皮肤消毒剂应用于外固定器针道消毒的研究报道,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5]。本研究旨在比较泡沫型皮肤消毒剂、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消毒液、5 g·L-1碘伏消毒液3种消毒剂在外固定器固定术后针道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10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接受外固定器固定及矫形的71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25例)、B组(24例)和C组(22例)。A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16~59岁,平均(33.51±2.76)岁;胫腓骨闭合性骨折18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5例,僵硬型马蹄内翻足2例;外固定器固定时间90~160 d,平均(108.50±4.85)d。B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 13~57岁,平均(32.11±9.25)岁;胫腓骨闭合性骨折19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3例,僵硬型马蹄内翻足2例;外固定器固定时间95~154 d,平均(106.30±4.77)d。C组:男11例,女11例;年龄14~58岁,平均(34.10±9.29)岁;胫腓骨闭合性骨折17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3例,僵硬型马蹄内翻足2例;外固定器固定时间93~163 d,平均(107.20±4.45)d。3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外固定器固定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或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组标准(1)纳入标准:①具有一定的沟通及表达能力;②术后戒除烟酒,遵从医生的指导;③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重度营养不良、急性感染、开放性骨折;②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抗凝药物。

1.3 消毒方法对3组患者均采用临床路径诊疗,行外固定手术或矫形术治疗。术后第3天对切口换药的同时消毒,依据消毒剂的不同分为3组:对A组采用泡沫型皮肤消毒剂[中山市惠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批准文号:粤卫消字(2000)第0038号],对B组采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消毒液[山东德新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批准文号:鲁卫消证字(2013)第1301号],对C组采用5 g·L-1碘伏消毒液[德州乐康消毒制品有限公司,批准文号:鲁卫消证字(2013)第1303号]。在使用消毒剂消毒前,用生理盐水棉签清理针道切口周围的分泌物。对A组采用泡沫型皮肤消毒剂于每个针道周围皮肤涂抹均匀,2~3 d消毒1次。对B组、C组采用对应的消毒剂,消毒操作与A组相同。住院期间由专科护士进行针道消毒,记录针道孔数及克氏针数目。同时对患者陪护家属进行严格操作培训,以便出院后自行进行针道消毒。

1.4 观察指标

1.4.1细菌培养 于术后2、8周及拆除外固定架前1 d对针道分泌物进行采样,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记录细菌培养结果,以便指导抗生素的应用。如无分泌物,则采用拭子蘸取生理盐水进行采样。

1.4.2针道感染程度 采用Checketts-Otterburns感染分级系统对针道进行评价统计:针孔周围皮肤及组织轻度发红,无渗出为Ⅰ度;针孔周围皮肤红肿并有压痛为Ⅱ度;针孔周围皮肤红肿压痛,有分泌物渗出为Ⅲ度[6]。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细菌培养结果、针道感染情况)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细菌培养与B组比较,A组术后2、8周细菌孔比率均较低(P<0.05),外固定架拆除前两组细菌孔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组术后2、8周及外固定架拆除前细菌孔比率均较低(P<0.05);与C组比较,B组术后2周及外固定架拆除前细菌孔比率均较低(P<0.05),术后8周两组细菌孔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不同时间细菌培养结果比较[n(%)]

2.2 针道感染A组、B组术后2、8周感染孔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外固定架拆除前感染孔比率低于B组(P<0.05);B组、C组术后2、8周感染孔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外固定架拆除前感染孔比率低于C组(P<0.05);A组术后2、8周及外固定架拆除前感染孔比率均低于C组(P<0.05)。见表2。

表2 3组不同时间针道感染结果比较[n(%)]

3 讨论

骨折的治疗原则为固定、复位、功能锻炼。其中,固定是骨折治疗的第一步,是防止患处进一步损伤的关键。外固定器的应用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于公元前古希腊时期[7]。研究表明,外固定器除治疗骨折外,还能治疗假关节、骨感染以及进行关节固定术。如今,外固定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8]。

感染是影响外科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骨科治疗中,由于大量外固定器、内固定物等异物的应用,使发生潜在感染的概率增高,因此骨科手术的无菌技术要求更加严苛,术后对外固定器、局部切口的消毒护理也有更高的要求。目前乙醇和碘伏是应用最广泛的消毒剂。乙醇消毒液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同时易挥发,不具有长效消毒效果,碘伏易产生色素沉着,对器械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二者缺点均较明显[9]。对于骨外固定器针道的护理,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

泡沫型皮肤消毒剂是一种新型消毒剂,其成分主要是葡萄糖酸洗必泰及乙醇,具有如下优点:操作简便,起效快,因采用的是4.5 g·L-1洗必泰和体积分数为35%的乙醇,副作用小,且安全环保,同时具有一定的滞留力,消毒效果持久,每次用量小,不会产生滴漏或挥发浪费,易于保存,目前主要用于手术前的手消毒[10]。

本研究考虑泡沫型皮肤消毒剂的优点,将其应用于骨外固定器针道的消毒,以探讨其消毒效果,同时与5 g·L-1碘伏消毒液和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消毒液进行对比。结果显示,A组术后2、8周细菌孔比率均较B组低,A组术后2、8周及外固定架拆除前细菌孔比率均较C组低,B组术后2周及外固定架拆除前细菌孔比率均较C组低。A组外固定架拆除前感染孔比率低于B组,B组外固定架拆除前感染孔比率低于C组,A组术后2、8周及外固定架拆除前感染孔比率均低于C组,提示泡沫型皮肤消毒剂不仅在降低感染概率和减轻感染程度上比5 g·L-1碘伏消毒液和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消毒液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因操作简便,患者在出院后仍能接受质量较高的针道消毒护理。

综上所述,3种消毒剂相比,泡沫型皮肤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更确切,可有效降低针道感染概率,减轻感染程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固定架消毒液消毒剂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常用胫骨骨折外固定架的力学性能测试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84消毒液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液上锁(大家拍世界)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
墙壁开关插座固定架刚度研究
无天于上2035(一)
KD407:悬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