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

2021-08-20李娟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19期
关键词:毒副内皮外周血

李娟

(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肿瘤内一科,河南 平顶山 467500)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群体,具有发病率、病死率高等特点,危及患者生命[1]。亚叶酸钙、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FOLFOX4)是临床治疗晚期结直肠癌(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ACRC)的常用化疗方案,可有效杀灭肿瘤细胞,于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但单独应用效果不理想[2]。有研究指出,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等和血管生成关系密切,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属强效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可对肿瘤复制、转移产生显著抑制效果[3]。基于此,本研究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ACRC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8例ACRC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4例。常规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44~72岁,平均(57.06±3.65)岁;体质量指数18.9~27.6 kg·m-2,平均(23.18±1.49)kg·m-2;临床分期为18例Ⅲb期,16例Ⅳ期。联合组:男23例,女11例;年龄42~71岁,平均(56.58±3.82)岁;体质量指数18.3~27.4 kg·m-2,平均(22.91±1.52)kg·m-2;临床分期为19例Ⅲb期,15例Ⅳ期。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选例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版)》[4]中CRC诊断标准;②首次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③预期生存时间>3个月。(2)排除标准:①过敏体质;②无法耐受;③严重器质性疾病;④精神疾病;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⑥认知功能不全;⑦严重感染;⑧依从性差。

1.3 治疗方法

1.3.1常规组 接受FOLFOX4方案治疗。奥沙利铂(山东罗欣药业集团恒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344)85 mg·m-2,静脉滴注2 h,d1;亚叶酸钙(上海裕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575)200 mg·m-2,静脉滴注2 h,d1~2;5-氟尿嘧啶(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237)400 mg·m-2,静脉推注,然后以600 mg·m-2持续微泵推注22 h,d1~2;安慰剂(生理盐水)7.5 mg·m-2,静脉滴注3~4 h,d1~14。

1.3.2联合组 于常规组基础上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山东先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88)治疗:7.5 mg·m-2,静脉滴注3~4 h,d1~14。间隔7 d,重复上述操作,21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1)客观缓解率。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病灶消失,维持时间>1个月。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病灶缩小(较治疗前)≥30%,维持>1个月。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病灶缩小(较治疗前)<30%,未见新病灶。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病灶未见缩小或出现新病灶。将CR、PR计入客观缓解率。(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α,SDF-1α)。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MMP-9、VEGF、SDF-1α水平。(3)Th17、Th17/Treg。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外周血Th17、Th17/Treg水平。(4)毒副反应发生率。

2 结果

2.1 客观缓解率联合组客观缓解率较常规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客观缓解率比较(n,%)

2.2 血清VEGF、MMP-9、SDF-1α水平治疗前,两组血清VEGF、MMP-9、SDF-1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MMP-9、SDF-1α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组血清VEGF、MMP-9、SDF-1α水平均较常规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MMP-9、SDF-1α水平对比

2.3 外周血Th17、Th17/Treg水平治疗前,两组外周血Th17、Th17/Tre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Th17、Th17/Treg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外周血Th17、Th17/Treg水平均较常规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h17、Th17/Treg水平 比较

2.4 毒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CRC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早期无典型症状表现,确诊时多已处于中晚期,错失最佳手术治疗时机,且近年来,我国CRC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5]。故临床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FOLFOX4方案为临床针对ACRC患者常用的化疗方案,其中5-氟尿嘧啶是作用于细胞S期周期性特异性药物,亚叶酸钙属于5-氟尿嘧啶的生化调节剂,对胸腺苷酸合成酶与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结合具有促进效果,而奥沙利铂可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复制,联合应用,可发挥抗肿瘤活性。但临床实际应用时发现,单独应用该方案治疗ACRC对部分患者效果欠佳。史剑飞等[6]指出,肿瘤生长、转移、预后等均与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因此,抗肿瘤治疗不仅需对肿瘤细胞本身进行控制,还需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产生抗瘤效应。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属强效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具有抑制内皮细胞迁移、诱导其凋亡的效果,可多靶点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血清VEGF可于肿瘤局部作用于内皮细胞,对新生血管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SDF-1α可通过结合受体CXCR4,促进血管生成,是参与血管生成过程的趋化因子,MMP-9可降解血管基底膜,促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迁移,促进内皮细胞、肿瘤细胞FⅧ表达。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客观缓解率较常规组高,治疗后血清VEGF、MMP-9、SDF-1α水平均较常规组低,可见于FOLFOX4方案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ACRC加用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说明于FOLFOX4方案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ACRC未明显增加毒副反应。

ACRC患者外周血Th17/Treg有失衡现象,Th17过度分化,致使Treg升高,外周血Th17/Treg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关联性[7]。本研究中治疗后联合组外周血Th17、Th17/Treg水平均较常规组低,提示于FOLFOX4方案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ACRC可进一步改善免疫功能,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可作为后期研究重点。

综上所述,于FOLFOX4方案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ACRC,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且未明显增加毒副反应。

猜你喜欢

毒副内皮外周血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步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分析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胃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毒副反应与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胸苷酸合成酶变化与结直肠癌5-氟尿嘧啶化疗敏感性及毒副反应的关系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