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造影对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效果的影响建议

2021-08-20王金凤李淑丽杨洪平徐海鹏马立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0期
关键词:消融射频肝癌

王金凤,李淑丽,杨洪平,徐海鹏,马立艳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1)

0 引言

肝癌在临床上被认为是肝脏恶性肿瘤,主要被分为继发性原发性两种,原发性肝癌较为少见而,继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极高危害性极大的一种恶性肿瘤[1]。肝癌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或肝区闷胀不适或者隐痛、食欲减退、消瘦、发热等,随着病情的推移患者则可能会出现贫血、腹水和黄疸等症状。近些年我国肝癌发病率日渐升高,且这一疾病已经成为了危害国民健康的一项主要疾病,所以临床上应当加强对肝癌这一疾病治疗的重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关于肝癌的治疗方式也日渐丰富。射频消融是现阶段治疗肝癌极为重要的方式,该治疗手段具有并发症少、效果显著、操作简单的特质[2]。而随着射频治疗手段的完善,CEUS也被应用在治疗患者治疗实践过程当中,该方式可以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针对这一情况,本次研究对CEUS对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的对象是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97例肝癌患者,依照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9例,观察组48例。观察组男32例,女16例,年龄45~76岁,平均(47.88±3.13)岁;对照组男34例,女15例,年龄46~77岁,平均(47.91±3.15)岁。将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等层面进行比较并未发现显著差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继续进行比较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肝癌诊断标准;②患者预计生存期为一年以上;③患者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④患者无射频消融治疗禁忌证。排除标准:①患者患有其他肿瘤类疾病;②生命体征异常波动者;③在实验期间进行其他治疗的患者;④患者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部分民事行为能力人。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引导下定位肝癌病灶部位,而后运用射频消融治疗仪对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3]。观察组患者采用CEUS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组患者首先应当确定病灶位置,而后将仪器调整到CEUS模式对患者进行检查。医生应以患者病灶位置为客观依据,将患者体位调整至适宜状态,指导患者将右臂上举至脑后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右间隙扩大,进而能够进行超声定位,并将需消融病灶范围进行确认。运用2%的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浸润麻醉,麻醉应从皮肤的表层直至肝包膜。将射频消融电极接好,调整模式为注水模式,并将外排管道的空气排出,而后根据超声影像的指引进行进针。在这期间应当运用超声探头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针的深度以及方向,确保在到达病灶后,也应以病灶大小作为针尖位置调整的客观依据,进而使得病灶范围可以被射频消融范围完全覆盖。调整仪器至定时模式,并完成消融时间的确定,在设定时间时应将病灶大小纳入至考量的范围当中,在治疗过程中应当严格监测患者的疼痛反应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完成消融治疗后,应对患者进行二次射频造影,如若肿瘤还有残余,则应继续进行射频治疗,直到病灶被完全消除为止[4]。在退针的时候,应当将仪器调整到针道模式,拔针应在加热针道的过程中完成,避免发生出血或针道转移的情况。消融范围应当超出病灶范围的0.5 cm,如若边界模糊,应当增至1 cm。

1.3 观察指标。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估,包括出血、针道转移、胆瘘等情况。评估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将患者的生活质量分为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四个方面,每一单项满分为5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5]。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工具是SPSS 16.0软件,分数表达是[±s],对比检验是t值,预后表达是[%],对比检验是χ2值,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将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例数为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3%,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例数为1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4%,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观察组患者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n,%)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对比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s)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s)

分组 例数 物质生活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观察组 48 43.12±2.17 45.62±1.7046.61±1.21 45.51±2.14对照组 49 38.52±1.13 40.67±2.1939.89±3.03 39.96±1.53 t - 13.133 12.417 14.289 14.717 P -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肝癌现阶段是我国极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且中老年群体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青少年群体,男性的发病率也较之女性更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关于许多疾病的诊断日渐丰富,肝癌就是其中一种。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原因现阶段仍是临床上主要研究的问题,但普遍认为该疾病与饮食、家族遗传和病毒性肝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肝癌在发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展到中、末期,治疗难度极大。随着医疗水平的日益进步,治疗肝癌的方式也在随之进步。手术是目前治疗肝癌最为有效的手,通过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但一些患有原发性疾病的患者手术的耐受性极差,所以该类患者并不适宜将手术作为首要治疗方案。关于该类患者的治疗方式一致以来是临床上重点研究的问题。射频消融是临床上治疗肝癌一种较为常见的微创手术方式,该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费用低、疗效好、手术时间短等特征,所以这一治疗方式对于高龄患者以及手术不耐受患者具有极为显著的帮助作用。射频消融主要是利用电极针产生高频射波,将局部组织温度升高,直至细胞膜被溶解,从而使细胞膜内蛋白质的性质改变,并导致线粒体酶和溶酶体出现凝固性坏死,最终实现将肿瘤细胞杀死的目的。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与主治医师的技术和仪器设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同时也会受到术前浸润范围的影响。CEUS技术可以对患者的病灶大小、形态、浸润范围进行准确的反映,最终可以清晰的将肝癌浸润范围确定。在CEUS使用过程中,运用造影剂可以增强后散射的效果,进而使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得到提升。该方式在实质性的器官病变定位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对肿瘤的残留情况进行清晰的判断。CT以及MRI在临床上经常被用于评估肿瘤灭活的效果。随着超声技术的日益进步,CEUS应运而生,其对肿瘤射频消融灭活疗效能够做出极为科学的评估,为医生判断患者治疗效果提供客观参考。CEUS是在传统超声技术下不断发展的一种新兴技术。CEUS和传统的超声相比较,可以清晰的将病灶边界显示出来,并准确显示出肿瘤的大小以及范围,而后使射频消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增强。同时,CEUS与传统超声相比较,操作更加简单,还能够实现对肿瘤的实时动态观察。最近几年CEUS指导下对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方式被应用的日益广泛,且得到了患者以及家属的一致认可。

本次实验表明在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过程中,CEUS与传统的超声相比较发挥着更为显著的作用。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0.05)。

综上所述,应当在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过程中更多采用CEUS方式,增强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期。

猜你喜欢

消融射频肝癌
消融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消融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