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奥会视角下冰上舞蹈运动的多元价值、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

2021-08-20朱东明晋腾

冰雪运动 2021年6期
关键词:花样滑冰现实困境发展路径

朱东明 晋腾

摘要:冰上舞蹈是冬奥会我国重要的潜优势竞技项目,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冰上舞蹈运动的价值、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进行阐述。冰上舞蹈运动的价值体现为冬奥项目全面参赛的必然选择、冰雪运动进校园的重要内容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冰上舞蹈运动的发展存在人才困境、表现困境、语言困境和认知困境。提出跨界选材,补充后备力量;以赛代练,增加比赛经验;科研攻关,把握冰舞制胜规律;增加交流,学习发达国家经验;增加宣传,注重冰上舞蹈运动普及等发展路径。

关键词:花样滑冰;冰上舞蹈;现实困境;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811.212/G8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488(2021)06-0005-05

Multi Value,Realistic Dilemma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Ice Dance ZHU Dong-ming,JIN Teng

(1.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Nancha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500, China; 2.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Abstract: Ice dance is a small event of figure skating and an important potential competitive event in the Winter Olympic Games. Through literature, interviews and other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valu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ice dance.Researchconclusion: the value of ice dance is reflected in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full participation in the Winter Olympic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ice and snow sports on campus and the important way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here are talent dilema, performance dilemma and cognitive dilemma in the development of ice dance.. The research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ice dance in China: cross-border selection and supplement ofreserve forces; Competition instead of practice to increase competition experience; Scientific research, grasp the winning law of ice dance; Increase exchanges and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Increase publicity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opularization of ice dance.

Key words: Figure skating; Ice dancing; Practical difficulties; Development Path

冰上舞蹈簡称“冰舞”,是花样滑冰运动的小项,是一项集舞蹈、音乐、技巧、旋转和冰上滑行为一体的运动项目[1],被誉为是“滑行中的动态艺术”,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其舞蹈的人体动作和姿态必须通过滑行、步法表现出来[2],是欧美运动员长期垄断奖牌的冬奥项目之一。虽然我国在清朝前期的文献中便有对冰上舞蹈的记载,不过现代意义上的冰上舞蹈作为竞技比赛项目却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的花样滑冰。1937年英国举行了首届冰上舞蹈锦标赛,1949年冰上舞蹈成为单独的比赛项目,1976年冰上舞蹈进入奥运会。冰上舞蹈侧重于舞蹈步伐和动作编排,更注重艺术表现之美,对于技巧动作有明显的限制。中国冰上舞蹈运动起步较晚,与冰舞运动高水平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冰上舞蹈比赛中,中国选手黄欣彤/郑汛取得的成绩是第19名,到目前为止,这是中国冰舞运动员在奥运会中取得的最好成绩。2012年,他们在花样滑冰世锦赛取得第12名,成为目前中国运动员在冰上舞蹈项目中取得的最好成绩。花样滑冰运动是我国传统的优势项目,不过在冰上舞蹈项目上至今还未取得显著的成绩,长期在中下游水平徘徊[3],是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发展的“短板”所在。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国内研究者对于冰上舞蹈的研究集中在冰舞运动训练[4]、耐力训练[5]、艺术能力[6]、动作编排[7]、发展趋势[8]、国内外竞争差距[9]等领域。基于此,对冰上舞蹈多元价值进行分析,对我国冰上舞蹈运动的发展困境进行探讨,并提出其促进路径,对于北京冬奥会实现运动项目全面参赛、花样滑冰取得更好成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冰上舞蹈运动的多元价值解析

1.1服务发展之需,冬奥项目全面参赛的必然选择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意见》中提出的主要目标为“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实现全项目参赛,冰上项目上台阶、雪上项目有突破,取得我国冬奥会参赛史上最好成绩”?。北京冬奥会将设立7个大项,109个小项,中国代表团要实现“全项目参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冰上舞蹈运动员虽然未缺席近3届奥运会,不过冰舞的成绩却难以令人满意,要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参赛资格并取得更好的名次,在冬奥会冰舞比赛结束之前,应该一刻也不能放松。2017年,中国运动员王诗玥/柳鑫宇组合在札幌亚冬会上获得冰上舞蹈项目金牌,同时在世锦赛取得第16名的成绩,不过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他们在短节目中获得第22名,未能晋级自由舞的比赛。2019年他们在日本琦玉举行的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上获得第15名,是唯一一对进入自由滑的亚洲选手,这是目前他们的最好成绩。中国冰上舞蹈项目在冬奥会和世锦赛中与欧美运动员差距仍旧很大,追赶之路显得任重而道远。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运动员的主场比赛,对于看重表现力的冰舞项目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主场优势将有利于运动员发挥良好的水平,而发展冰上舞蹈运动则是实现2022年冬奥会我国全项目参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必然选择。

1.2契合冬奥之机,是冰雪运动进校园的重要形式2019年6月,教育部联合国家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11],在此之前,2016年《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明确提出“校园冰雪计划”,顶层设计必将带动青少年冰雪运动的开展。受限于地理条件等因素,我国青少年冰雪运动基础偏弱,冰雪运动形式较为单一,同时大部分的冰雪运动都属于“髙危运动”,参与冰雪运动也需要较高的运动成本。而冰上舞蹈相比于大部分的冰雪运动来说,其危险系数偏低,在学习冰上舞蹈的初级阶段,大部分也都为有氧活动,能够促使大多数女孩接受这样的活动强度;项目音乐旋律动听,动作相对简单,没有太多高难度的旋转、抛接、托举动作,比较适合青少年参与;编排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入民族元素后也能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此可以说,冰上舞蹈可以作为“冰雪运动进校园”大力推广的项目。

1.3体现运动之美,可以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花样滑冰是众多体育文化中最具有观赏性和竞技性的运动[12],它具有艺术欣赏价值,是运动员技术与艺术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连接技术与艺术的纽带[13]。冰上舞蹈集滑行、音乐、舞蹈、表演于一体,表现出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如同展现了一场画卷,表演了一个故事,演奏了一出乐章。冰上舞蹈较好地体现了运动之美,在参加冰上舞蹈的过程中,不仅身体素质能得到改善,更能使精神状态和内在气质得到提升,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冰上舞蹈运动发展的现实困境

2.1人才困境:后备力量青黄不接

目前冰上舞蹈后备人才力量极为不足,这是我国冰上舞蹈项目发展的最大困境。花样滑冰是冬奥会我国相对具有优势的项目,根据2015年的统计,全国练习花样滑冰的运动员有300人[14],而从事冰上舞蹈的运动员只有十几对,只有哈尔滨队、长春队、齐齐哈尔队、沈阳体育学院和世纪星滑冰俱乐部5个单位有运动员从事冰上舞蹈项目。其中,沈阳体育学院冰上舞蹈项目1998年建队,冰舞运动员人数最多的时候有6对,2016年运动队解散,此时还有4对冰舞选手。2019年,我国参加花样滑冰锦标赛的冰舞选手成年组有11对,青年组10对,主要原因在于2020年举行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员,冰舞运动员人数比往年有明显增加,运动员主要来自北京、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和其他社会俱乐部。此外,花样滑冰联赛增设了冰上舞蹈少年组比赛,2019年中国花样滑冰联赛吸引了23对少年选手参加。即使如此,我国冰上舞蹈运动员整体上仍旧显得数量较少,且近几年陆续出现退役、上学等现实问题,冰上舞蹈后备人才队伍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状态。

2.2人员困境:运动队伍缺少必要工作人员

除运动员人数偏少之外,冰舞教练员情况也不容乐观。根据访谈了解,2008年全国冰舞教练员仅有4人,2019年冰上舞蹈教练员人数还不足20人。这导致在日常的冰舞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很难有精力对运动员进行有效的指导。冰上舞蹈作为来自于欧洲的比赛项目,其运动规则和竞赛规范都由西方裁判员和工作人员主导,艺术表现、动作设计、情绪表达等都是以西方的审美观和标准进行衡量。虽然每年国家和地方都有派出冰舞运动员外出交流、训练和学习,但在外出的过程中,外国教练员不允许中国教练员在场,运动员对外国教练员的讲解过程一知半解,外出队员学习的效果也就较为一般,这就需要更多的翻译人员陪同。但现实的情况是国内冰舞翻译人员数量极为匮乏,其他人员如科研、裁判、保障方面显得更加不足,难以满足冰上舞蹈项目发展的需要。

2.3表现困境:艺术表现得分偏低

冰上舞蹈作为起源于欧洲的运动,比较侧重于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而对于中国运动员来说,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的儒家文化和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影响,中国运动员显得更加内敛、含蓄、有纪律、不善于表达,因此在冰上舞蹈项目中,艺术表现得分往往偏低。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冰上舞蹈项目的王诗玥/柳鑫宇组合短舞得分为57.81分,未能晋级自由滑比赛,而前3名运动组合的分数依次为:冠军加拿大选手韦尔图/莫伊尔组合83.67分,亚军法国选手帕帕达吉斯/西泽龙组合81.93分,季军美国选手涉谷兄妹77.73分,可见中国运动员与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差距。中国组合整个成套内容步法比较简单,在音乐的选择以及音乐的配合上不够新颖,在对整个成套艺术性的表达上有待提高[15]。上述原因综合起来,使我们很难在冰上舞蹈项目上取得好的成绩。

2.4认知困境:社会公众对冰上舞蹈的认知不足冰上舞蹈目前还尚未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作为花样滑冰的小项,社会大众更熟悉花样滑冰中的单人滑和双人滑,对于冰上舞蹈这一小项了解程度偏低。从目前东北地区教授花样滑冰的俱乐部情况来看,冰上舞蹈是花样滑冰项目中的“冷门”活动。部分家长侧重于让孩子学会单人滑中的跳跃、转体、旋转等技术动作,学会这些技术动作,家长就感觉自己的孩子在俱乐部中学到了知识,能够给人以“惊艳”之感。然而冰上舞蹈区别于单人滑和双人滑,没有太多的髙难度技术动作,侧重于艺术表现,运动员的成长周期也是花样滑冰中最长的。部分家长或许是急功近利,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尽快学到相关技术,因而大多忽视冰上舞蹈。不过冰舞项目本身没有高难度技术并不代表它容易,想要做好也需要运动员进行长期训练,在运动训练初期技术动作相对容易掌握,然而在冰舞训练的中后期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正是由于社会大众对冰舞的了解程度不够或存在一定偏差,因此认知方面的困境也成为阻碍我国冰舞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

3我国冰上舞蹈运动发展路径

3.1跨界选材,培养新人,增加后备人才力量跨界选材是加大冰上运动后备力量培养厚度,完善冰上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16]。我国冰上舞蹈运动底子薄、基础弱、人才少,是制约花样滑冰项目发展的短板所在,跨界选材是增加冰上舞蹈运动员数量、丰富冰上舞蹈人才储备的最佳选择。根據跨界选材工作的要求,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努力创新,打破壁垒,拓展路径,扩大选拔范围,对相关运动员做好基本的信息统计工作,从跳水、艺术体操、体育舞蹈、民族民间舞项目中选拔人才。选择身体条件出色、技术过硬、艺术表现良好的运动员,增加冰上舞蹈运动员人才厚度;充分利用学校平台,如目前北京体育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已成立了冰上舞蹈实验班,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和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也共同建立了冰上舞蹈队伍(2018年5月),这都是对冰上舞蹈项目跨界跨项选材的良好实践。对于舞蹈项目运动员来说,其舞蹈技术和艺术表现力普遍良好,对此需要进一步在冰上的滑行技术方面进行强化,提升跨界跨项队伍的质量,力争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3.2以赛代练,弥补短板,检验运动训练成果目前中国花样滑冰联赛中冰上舞蹈项目设有少年组、青年组和成年组的比赛,从2019年中国花样滑冰联赛的情况看,共有43对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整体来看运动员表现还算良好。冰上舞蹈作为我国冬季运动的非优势项目,需要通过比赛来看出问题,强化训练,查缺补漏,弥补不足,增加经验。我国冰上舞蹈项目底子薄、起步晚,要想达到高水平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就需要在比赛中学习比赛,在比赛中总结冰上舞蹈的比赛经验,进而找到差距,提高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完成和艺术表现能力。同时还要在比赛中不断分析规则、理解规则、使用规则,冰上舞蹈属于艺术表现类项目,其评分要求涉及方方面面。运动员需要对各类分数加以留意,做到一丝不苟、仔细斟酌、精益求精,方能在高手如云的冰舞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3.3科技服务,科研攻关,把握冰舞制胜规律科技服务工作是实现冰舞项目突破的重要法门,要运用现代运动训练学理论,组建冰舞项目科研团队,充实教练员队伍,形成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特长互补的教练员团队,力争在此项目上取得突破。要重视运动员选材,利用体育舞蹈、艺术体操等项目的优势,注重冰上舞蹈项目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周期建设;研究竞赛规则,吸引高水平翻译工作者进入团队。鉴于冰上舞蹈为主观评分项目,其规则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要求国内的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及时把握规则变化趋势,对竞赛规则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同时对相关竞赛规则不断进行研究分析,力争让我国运动员减少“违反规则失分”。可吸收生物力学专家、生理生化专家进入科研队伍,对运动员难度技术动作和竞技状态进行生物力学测量和生理生化指标监控,通过不断修正形成科学的运动训练方案,保持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为运动员提供有效、有力的科研支持。

3.4聘请外教,主动交流,学习发达国家经验目前,冰舞项目仍旧被欧美国家运动员所垄断,无论是在冬奥会还是在世锦赛中,亚洲运动员在此项目上还尚未进入过前10名,因此向冰舞项目发达国家学习是一项需要长期开展的工作。在2019年中国花样滑冰联赛和锦标赛中,部分运动队伍中已经出现了外教的身影,国内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应该抓住机会,努力学习欧美国家先进的冰舞项目教学理念、训练方法、比赛经验,及时提高国内冰舞的竞技水平。继续选派优秀运动员外出交流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拓展运动视野,外出时不仅要与外教沟通,还需要和外国运动员相互交流,形成多层次的交流渠道。同时,聘请有经验、有能力、适合本国国情的外国教练员来华执教,这一方面能够解决我国冰舞项目的燃眉之急,争取早日在世界大赛上取得更好的运动成绩,另一方面也能侧重于运动员培养,形成一定的梯队,让舞蹈项目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3.5增加宣传,摆正观念,提高运动项目普及

目前,冰上舞蹈在国内还属于“冷门”项目,重要原因是社会大众对冰舞的了解还不够,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对冰舞缺少必要的宣传,项目的社会普及程度偏低。一项体育运动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大众的支持,对冰舞的推广普及工作,应该是未来冰舞工作的重要内容。借助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风,可在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中介绍冰上舞蹈,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冰舞,进而认识、了解、喜欢、参与冰舞,扩大冰舞的运动人群。高等院校还需继续改革专业方向设置,在体育艺术、舞蹈表演、冰雪运动等专业方向进行大胆尝试,招收冰上舞蹈专业方向的学生,与国内冰场开展合作,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赢得良好的社会推广效应。除此之外,要对社会公众做正确宣传,改变人们对冰舞原有的片面认识,在冰雪运动进社区、冰雪运动进机关活动中加大对冰舞项目的介绍,使公众切实感受到冰上舞蹈运动的魅力所在,逐步接受这项运动,做好冰舞项目普及推广工作。

4结语

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工作“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耽误不起”,从近几届冬奥会的比赛情况来看,花样滑冰是我国重要的潜优势竞赛项目,冰上舞蹈项目亟待取得突破。中国冰上舞蹈运动虽然面临众多的现实困境,在当前恰逢举办北京冬奥会的重要契机,应该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积极进行相关的备战工作,这既能借助主场优势努力为国争光,又能依托项目特点促进冰上运动推广,引领全民健身新风尚。

参考文献:

[1]沙延威,曹宪明.2005年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杯冰上舞蹈技术分析[J].冰雪运动,2006,28(4):28-32.

[2]姜海兰,付彩姝,郑秋·谈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艺术能力的培养[J].冰雪运动,2006,28(2):32-33.

[3]于淑华.冰上舞蹈创编融入中国文化元素的构想:传统武术与民族舞蹈的使用[J].冰雪运动,2010,32(1):25-29.

[4]赵金平.花样滑冰运动员冰、陆结合训练的研究[J].冰雪运动,2014,36(1):22-25.

[5]杨宸.我国高水平冰舞运动员耐力素质训练的研究[D].长春:吉林体育学院,2016.

[6]奚鸿雁.我国冰舞选手艺术能力分析:以2007-2008赛季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站比赛为例[J].冰雪运动,2008,3(Kl):19-22.

[7]高歌,刘超.花样滑冰冰上舞蹈自由舞整套编排对体能的影响[J].辽宁体育科技,2009,31⑵:92-93.

[8]董瑜.2022年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冰上舞蹈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体育学院,2021.

[9]奚鸿雁.从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看我国冰上舞蹈选手与世界高水平选手的差距[J].冰雪运动,2008,30(3):26-29,41.

[10]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EB/OL],(2019-03-31)[2020-06-11].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3/31/content-5378541.htm.

[1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等.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EB/OL].(2019-07-17)[2020-06-11],

http://www.gov.cn/xinwen/2019-06/17/content-5400932.htm.

[12]宋文利,馮韶文.浅谈花样滑冰运动员早期舞蹈训练[J].冰雪运动,2001(2):18-19.

[13]姜海兰,陈伟光.花样滑冰艺术编排的方法与创新CT].冰雪运动,2013,35(3):26-29,44.

[14]马毅,吕晶红.我国备战2022年冬奥会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培养问题探宄[J].体育科学,2016,36(4):3-10.

[15]刘静轩,赵鲁南.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发展的瓶颈与突破:以2018年平昌冬奥会比赛为例[J].冰雪运动,2018,4(K4):22-26.

[16]徐冉,孙长良.我国“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CD.冰雪运动,2019,41(1):46-50.

猜你喜欢

花样滑冰现实困境发展路径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历经坎坷 中国花滑力争再创辉煌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