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最大的机会,或许存在于教育新基建中”

2021-08-19梅岭发自北京

南方周末 2021-08-19
关键词:教培网易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记者 梅岭发自北京

好未来旗下的彼芯课后成长中心,定位为课后托管,图为全国首家旗舰店。南方周末记者 ❘梅岭❘摄

左手裁员,右手转型。近一个月来,教培头部公司宣布的转型方向令人目不暇接,素质教育、托管市场、职业教育等成为企业选择的新方向。

“行业变了,未来最大的机会,或许存在于教育新基建中。”

2021年7月24日“双减”文件落地,在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万亿规模的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迎来了剧烈的震荡调整,头部企业们已快速向市场透露了转型信号。

7月以来,好未来(NYSE:TAL)宣布上线托管品牌“彼芯”;猿辅导推出素质教育产品“南瓜科学”;新东方(NYSE:EDU)成立了素质教育成长中心,下设艺术、人文、语商素养、自然科创、智体运动、父母智慧等六大板块;高途(NYSE:GOTU)上线新版App,囊括语言、公考、留学等职业教育;豆神教育(300010.SZ)主营业务由大语文转向美育;网易有道(NYSE:DAO)公布素质教育矩阵等。

不过,这些转型动作,在从事教育行业研究及投融资服务的多鲸资本合伙人葛文伟看来,大多属于应急之举,“并没有经过长期的思考”。

豆神教育内部人士陈明之用“生存主义”诠释了公司此次转型的动机,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主营业务的全面转型,是公司在‘双减文件发布前后临时确定的,以前的业务无法继续,要么死,要么换种活法。”

政策效应带来的行业震荡逐渐恢复平静,但静水流深,教培行业关于转型赛道的探讨和尝试仍将持续,教培市场也将迎来深度变革。

左手裁员,右手转型

7月23日17时左右,中国教育科技产业早期基金蓝象资本投资副总裁陈晶正在北京一间茶室里,与一家运动健康项目的创始人谈投资。开会过程中习惯将手机盖起来放在一旁的陈晶,在这个下午一直感受着似乎不会停下来的手机震动。

“第一感觉是应该出了大事。”她打开已经显示几百条未读消息的微信群,滑到最上方,她看到了一份PDF文件,这是一份涉及“双减”的通知。

当陈晶看到“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等相关内容时,“整个人都懵了,当天行业受到的震动,就像我的手机一样”。那一瞬间,陈晶和同样是教培行业出身的创业者,已无心继续原有的洽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头部校外培训机构高管看到了同样的说法,在7月24日凌晨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无法入睡。”

“双减”文件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六天后,教育部公布《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

通知接连下发,市场规模破万亿的校外教培市场,特别是近四年来高速增长的K12(泛指基础教育,包含学前至高中教育)线上教育培训企业,迎来了急速转向。

裁员首先来到。字节跳动、好未来、高途等多家头部企业被裁员工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双减”文件下发后,自己已经判断到了行业将迎来变化,但都没有想到“裁员来得这么猛,这么快”。

据陈晶的判断,在过去一个月里,约有20%-30%的行业人员被裁,接下来,行业整体裁员比例可能会达到50%。根据《中国企业家》报道数据,我国校外培训机构从业者超过1000万人。

对于这些从业者来说,眼下的裁员也意味着不得不转行。一位上海英语学前教育机构的老师,从事K12和英语教育多年,向前来接孩子的家长询问,“外贸行业好做吗?”

左手裁员,右手转型。近一个月来,教培头部公司宣布的转型方向令人目不暇接,素质教育、托管市场、职业教育等成为企业选择的新方向。

“K12这个说法要进入历史了”

8月16日,南方周末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万柳东路的彼芯课后成长中心,这里距离“宇宙培训中心”海淀黄庄仅一站地铁,是中国在线教育龙头公司好未来在2021年7月推出的全国首家旗舰店,位于海淀区万泉小学正对面。

这是好未来这家年营收接近45亿美元的公司,落地的第一个转型方向——课后托管。

这个课后成长中心面积不大,约200平米,具有面部识别功能的玻璃门隔开了儿童托管区域,家长可以在等待区通过监控看到孩子。成长中心老师介绍,“彼芯最多只有37个学位,我们都是小店模式”。

这里的招生范围限于附近两所小学。暑假托管时间从8点至18点,内容包括自主作业、动手思维、Bet-ter me同步预习、百科、好习惯(练字、计算)、专业体能训练等内容。

暑假收费平均300元/天,午饭由知名餐饮店提供外卖。秋季开学后的托管,员工会在15:30放学后将儿童接到成长中心,可托管至20点,收费3600元/月。

“这是好未来开的第一家课后托管,这里房租很贵,我们是亏着本在做。”彼芯的员工表示。

南方周末记者在现场看到,超过20名儿童正在托管区域学习,他们按照年龄分区,老师会在一旁走动。“一般是8个孩子搭配一个老师,这些老师都是由此前励步、摩比思维来的。”

励步、摩比思维都是过去好未来推出的明星产品,涉及英语、数学等学科内容。这位员工反复强调,“我们不讲课,只是希望小朋友自主养成生活、学习的好习惯”。这家刚开一个月的课后成长中心,一周为一期,第四期学员报名已接近满员。

对于课后托管模式,一位教培行业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出示了一份给托管机构的告知书,显示在非教学时段为学生主要提供接送、用餐、休息、安全托管服务的经营性机构,如实施学习辅导、作业辅导等教学行为,应认定为教育培训行为。

该人士并未透露此份告知书的具体来源,只表示“课后托管一旦存在辅导行为,那就是在打擦边球,一定会被纳入监管”。此外,好未来在2021年6月底曾宣布将推出励步儿童成长中心及系列素质教育新产品。

8月4日,受“双减”文件影响,A股上市公司豆神教育发布了关于公司主营业务转型的提示性公告,表示公司在2021年5月推出全新艺术教育子品牌“豆神美育”,课程包括美育通识课、戏剧表演课、美术作品赏析课等。公司预计自9月秋季课开始,全国42个校区将完成美育业务转型。根据财报数据,2020年,豆神教育的主业大语文学习业务现金收款为5.24亿元。

陈明之作为豆神教育的内部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这次转型很仓促,‘双减文件对豆神的冲击很大。”对于为何选择美育这些转型赛道,他坦言,“是少数决策人员确定的,并未经过调研和论证。公司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转型挑战很大。”

陈明之认为转型困难在于企业自身的问题,包括人员、经营能力、资源、资金等。“转型,去的可能是未知的领域,也可能是已有别人的红海市场。”

采访过程中,陈明之显得极为疲惫,他已经打算离开这家老牌上市公司,对于是否还继续留在教培行业,“目前没有新的想法”。

宣布转型赛道的公司在近一个月里逐渐出现,51Talk、久趣英语、VIPKIDS宣布停止售卖境外外教在线授课教程,将转向全新英语素质教育系统、成人教育等领域。

字节跳动旗下的大力教育在5个月前,曾高调宣布将在未来四个月内招聘一万人,但在8月,裁员的同时,大力教育旗下的GOGOKID、瓜瓜龙、你拍一等K12及学前教育品牌陆续向家长退费,下架应用。

8月5日,网易有道公布了自己的素质教育矩阵,包括信息学培训、少儿围棋启蒙、美术、少儿机器人等业务。8月16日上午,南方周末记者来到网易北京公司,与其他近期动荡的公司相比,网易有道显得十分平稳。

网易有道高级副总裁罗媛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网易有道没有大规模裁员,但存在人员流失的情况。并且我们仍然在吸收高端人才。”网易有道在素质教育板块的布局从2016年开始,与其他教培公司相比较早。

有教培行业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网易有道布局素质教育较早,与过去几年他们在K12学科教育进入较晚、能抢占的市场已经不大有一定关联。罗媛坦言,过去网易有道并未做大规模的市场投放,也没做大规模的人员储备,“我们是量入为出的节奏”。

“双减”文件下发后,“几百名校长涌进平台,希望我们提供素质教育转型的帮助。”罗媛表示。

对于“双减”文件,罗媛没有想到是如此结构性的改革,如非营利性、资本化等。网易有道在2018年提出“ALL IN K12”的口号,但文件下发后,罗媛表示,“K12这个说法要进入历史了,我们起了一个新词,C9的转型。”

罗媛表示,K12可以分为1-9、10-12(高中)两个阶段,目前政策主要聚焦在1-9这部分,即针对小学、初中学科的转型。“未来网易有道的营收构成肯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对我们来说不是巨变。”

多位受访者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在2021年9月份以后,会有一批校外培训机构公司彻底消失。

“大鱼全部跳进小池塘”

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素质教育行业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素质教育行业市场规模为5050亿元。大量校外培训机构的突然涌入,也被形容为“大鱼全部跳进小池塘”。

虽然豆神教育宣布转型美育,但陈明之表示,他看好的赛道是体育、艺术、游研学。但“这些赛道做不大”,在他看来,按照国家的监管态势,擦边球是无法存在的,必须找到硬核合规的方式。

葛文伟认为,现在所有的机构,无论线上线下、上市公司、独角兽、中小型培训机构,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合规”。

葛文伟所在的多鲸资本,在2017年就主动调减了涉及学科类的投资。他提供了一组数据: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对全国24个城市、24万户家庭的消费支出进行监测,2008-2017年,家庭教育消费支出的比例已从7%上升到31%。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校外教育消费支出挤占了绝大多数家庭的消费额度。”葛文伟说。2018年随着资本大笔流入,教育科技公司在科技上的投入,逐渐转向流量投入,当绝大多数教育科技类公司走向了教育服务型企业,“这样的结果一定会非常惨烈”。

基于此,多鲸资本从2017年开始,调减了所有K12学科类的投资,从最井喷时占公司投资总量的三分之一,到几乎不碰学科类项目。但葛文伟仍没料到此次监管范围涵盖了0-6岁,“我们重仓了不少启蒙类的项目投资,损失在这里”。

葛文伟判断,未来五年内,主流的一线基金和私募基金不会碰任何教育类公司,不会看任何教育类资产,即使是职业教育。目前,一级、二级市场都面临出清机会,当行业资金流向发生巨变,优秀的人才也会外流。今后教育服务类公司都会面临长期的政策影响,“我们认为,国家真正鼓励的,是在教育内容和教育科技上的布局”。

新玩家布局教育硬件市场

新玩家开始进入教育智能硬件市场。科大讯飞从2019年推出讯飞学习机X1Pro,华为推出小精灵学习智慧屏,腾讯教育推出“AILA智能作业灯”,字节跳动推出“大力智能化家教灯”,网易有道四年前推出了智能硬件翻译蛋、词典笔、答题板等产品。

移动互联网服务商Quest Mobile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教育硬件领域共有56起投融资事件。

艾瑞咨询估算,2020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343亿元,预计2021年将扩大到453亿元,2024年有望接近1000亿元。

2021年7月1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

蓝象资本投资副总裁陈晶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这份意见我一句话一句话地进行了研读。”

意见提出,教学应用上,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助教、智能学伴等应用;评价应用,重点构建学生的过程性、数字化评价,鼓励无纸化考试;研训应用,侧重用人工智能去帮助教师提升信息化运用能力、教学能力等。

陈晶说,“行业变了,未来最大的机会,或许存在于教育新基建中。”

8月16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校外培训机构转型路子多》的文章,提及了助力校内教育、加强素质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服务终身教育、促进乡村教育振兴、扩大教育对外等方向。

转型探讨正在成为行业焦点,在小红书App上,夹杂在大量教培机构裁员的信息中,还涌现了主题为“教培机构十大转型方案”“培训机构出路在哪里?”“教培机构转型五大思路”等帖子。

天眼查显示,8月16日,由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的“福州市新东方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主营业务为教育咨询服务等。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明之为化名。)

猜你喜欢

教培网易南方周末
教培转型
网易有道成立“成人教育事业部”
被资本颠覆的教培行业大势已去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教培机构里的“清北生”
当代青年生活定律
丁磊:互联网是一个让人梦想成真的地方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