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得见的服务,“看不见”的用心

2021-08-19

南方周末 2021-08-19
关键词:南方电网用电负荷

南方电网广东中山供电局港口分局服务人员到客户生产车间了解用电需求。孙嘉彪 摄

进入“5万亿俱乐部”、经济总量继续稳坐第一宝座……近日,全国31省份上半年GDP数据正式出炉后,广东再次名列前茅。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广东生产需求继续回升,新动能快速成长,质量效益也稳步提高,主要宏观指标都处于合理区间。

在看得见的亮眼“答卷”背后,是广东各行各业的相互协同。而其中,电力作为关键齿轮,更是日夜兼程地为高质量发展输送能量。

2021年以来,广东省统调负荷已七次创历史新高,达到1.35 亿千瓦,同比2020年最高负荷增长6.51%。在经济发展叠加高温的影响下,广东近十年来首次出现持续电力供应紧张局面。

对此,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积极落实电力供应保障各项决策部署,千方百计提升电力供应能力,科学、精准、规范开展有序用电,努力实现错峰不减产,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经济发展与高温双向驱动,电力消费快速增长

随着经济大环境逐渐向好,在广东多个制造业工厂中,海内外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工人与机器相互协作、持续生产。而这一切,离不开电力的稳定加持。

大型数控自动化加工设备保持24小时生产,是中山广东日丰电缆生产厂车间的现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相比2019年上半年,企业上半年用电量增长已超40%。

“步入2021年,中山电网负荷已经五创新高,说明经济发展形势大好,保证电网供电稳定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南方电网广东中山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经理彭石丰说。

实际上,中山广东日丰电缆生产厂的情况不是个例,在东莞正扬电子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人也正有条不紊地对传感器元件进行加工。“几百台机器人同时开工,对用电可靠性的要求极高。”

这家公司行政处副总经理赵锋林介绍,2021年预计订单量增长20%,用电量随之增长34.19%。为了提速加快生产传感器,该公司计划新增一条生产线,申请增加用电容量2000千伏安,计划新建一个厂区,新增临时建筑用电容量630千伏安。

项目投产后,该企业总用电容量将达17830千伏安,年产值预计达24亿元。“供电部门的效率很高,让我们提前十几天就用上了电。”

收到企业用电需求后,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东南区供电局党员先锋服务队立即加快研究,打造一套增容供电方案,快速完成企业用电增容和接电工作。

“线路路径规划是一大难点,我们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最终在23天后完成装表接电。”南方电网广东东莞黄江供电服务中心朱海燕还提到,“我们还配备了以党员为骨干的红色客户经理团队,提供24小时‘管家式服务,保障企业电力可靠供应。”

事实上,在经济增长、持续高温的双重压力下,广东电网公司保障电力供应,完成了许多挑战。广东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运行策划部潮铸表示,经测算,气温达到30度以上,每升高1度广东用电负荷将增加300万千瓦。

“市场之手”引导用户削峰填谷,力保企业错峰不减产

为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不断攀升的电力需求,广东电网公司积极推进市场化需求侧响应交易。

从7月12日起,广东电网公司再次发布全省需求响应邀约,日均500-800个用电户积极参加响应,实现持续稳定削峰约100万千瓦,其中4天基本覆盖电力缺口,未启动有序用电等行政手段,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充分体现。

对于市场化需求响应,广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现货市场管理部高级经理刘思捷解释,“简单来说是构建市场化机制,激励用户通过优化生产安排、调整电动汽车充放电安排、加装节能装置和用户侧储能等方式,挖掘负荷的可调能力,实现削峰填谷和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广东省能源局电力处相关负责人直言,“这有助于缓解负荷高峰时段的用电压力,是广东在保障电力供应、推进市场化改革上的新尝试。”

随着新能源的大比例接入,其出力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将给电力保障、电网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如今,茂名地区风光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三成,存在晚高峰用电需求走高与新能源出力降低不匹配的现状。

对此,广东电网公司也适时启动茂名地区晚高峰需求响应交易,在优化运行方式的基础上,调动需求侧资源参与调节,有效规避了夜间新能源出力下降、机组临修等场景下主变过载风险,实现负荷与新能源的双向友好互动。

“我们第一天就开始积极参与,累计参与了12个邀约。”茂名胜利投资有限公司刘发圣总经理介绍,“在不影响整体生产任务的前提下,确保在邀约时段具备持续的负荷调节能力,这不仅降低自身用能成本,也能让更需要用电的人用上电。”

实际上,自5月广东电网公司首次启动南方区域市场化需求响应结算试运行以来,市场主体反应踊跃。仅通过12个交易日,需求响应最大中标容量即突破100万千瓦,相当于快速投产一台总投资数十亿元、小时“发电”量100万度、可灵活开停的“零碳”机组。

截至目前,广东全省注册的需求响应用电户数一万多个,聚合为六百多家虚拟电厂,分布在全省21个地市。这些“小型电厂”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切身参与电力平衡调节,彰显了百万级负荷调节“弹性”。

“保民生、保公用、保重点”,科学、精准、规范开展有序用电

在广东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下,全力提升电力供应能力,同样是广东电网公司的重要“课题”。

在广东电网公司的推动下,多项电源项目加快建成投产。东莞中堂悦湾电厂、河源源和电厂二期接入系统工程分别提前1个月、3个月投产,有力保障了悦湾电厂第一套机组、源和电厂二期第一台机组完成首次并网。

而在5月广东供应最紧张期间,广东电网公司最大增送200万千瓦,协调国家电网公司通过江城直流最大增送电力110万千瓦。可以说,广东电网公司发挥出南方电网大平台的作用,积极协调省外电源增送、多送。

此外,广东电网公司还提前投产东莞500千伏崇焕输变电工程等一批电网建设项目,提高对珠三角核心地区的电力馈入能力250万千瓦,并挖掘粤西供电潜力220万千瓦。

不过,广东电网公司市场营销部营业科黄嘉健也直言,在全力提升电力供应能力的情况下,全省仍是紧平衡状态。“我们要按照‘保民生、保公用、保重点原则,密切跟踪电力供需形势,科学、精准、规范开展有序用电,引导用户合理调整生产计划。”

在此思路下,作为有序用电主体的工业,第二季度用电量两年平均增速实现7.80%,较“十三五”期间平均增速提升4.0个百分点,反映出有序用电执行期间做到了错峰不减产。

而在广东省政府的指导下,广东电网公司还推动建立起全省有序用电工作交流平台,并推动市、县(区)、镇(街)政府牵头成立有序用电专项工作小组,引导用户自觉参与有序用电。其中,“月报告+周启动+日调整”的有序用电工作机制尤其值得关注。

黄嘉健提到,“目前日内按照早峰、下午峰、晚峰三个时段精准评估网供能力,及时下发网供指标。”广东省有序用电机制得到国家发改委的高度肯定,并将其推广至全国。

电力点亮了城市和每个家庭,也为在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正是电力人默默无闻的积累,才给每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每个居民的安居生活筑牢一道可靠的屏障。

猜你喜欢

南方电网用电负荷
生如夏花
商业用电负荷特性分析
基于HBase的配用电海量时序数据存取研究
第12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专题复习
学习用电小知识
一汽、南方电网等违反八项规定被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