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合作农场助推农村脱贫致富途径探究

2021-08-19贝为岳

种子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途径

贝为岳

摘    要:精准扶贫、全面脱贫是现阶段我国对待农村经济发展问题采取的主要策略。农业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赖以生存的主要产业,新型合作农场的产业发展模式是结合我国现阶段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的。这种产业发展模式不仅能助推农村脱贫致富,还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以新型合作农场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新型合作农场助推农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新型合作农场;农村脱贫致富;途径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12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志码: A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由于我国的领土面积广大,农村在我国占比较大,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是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针对农村的发展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合作农场产业发展模式的出现,对推动我国的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1   新型合作农场概述

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农业一直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模式。无论是传统的小农经济还是现代社会的农业发展,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解决粮食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于粮食的需求[1]。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种植的效率,最重要的是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新型合作农场是提高我国现阶段农业种植产量和效率的一种主要农业发展模式,其是通过将农民的土地经营权通过集中参股的形式让农民参与经营来实现农场合作的。

2   新型合作农场的应用优势

2.1   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及传统小农经济所造成的农村土地不合理利用,再加上农民在进行土地种植的过程中采用了不科学的种植模式,不仅导致我国的土地资源用地紧张,还会使土地中的有机物和微量元素遭到破坏,导致土壤中养分和水分流失[2]。而新型合作农场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将农民手中的土地尽量集中起来,科学利用,这样不仅能有效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能达到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的效果。

2.2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应用新型合作农场的农业模式,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新型合作农场的农业模式,是建立在现代化农业机械生产模式基础之上的,与传统的人工生产种植模式相比,新型合作农场能将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集中起来进行合理利用[3]。新型合作农场应用的是现代化的农业机械生产设备,将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集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机械设备的作用,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促进我国农村地区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2.3   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是应用新型合作农场的主要优势之一。在传统的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种植模式中,农民对农作物的种植技术依靠的是老一辈人留下来的种植经验。这些种植经验虽能帮助农民进行生产种植,但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科学的种植技术。当种植的农作物遇到一些难以应对的病虫害和气候问题时,传统的种植方法会对农作物的生产种植效率和产量等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应用新型合作农场的农业模式,可为农作物的生产种植过程提供科学的种植技术和方法,提高农作物的生产种植效率和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2.4   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应用新型合作农场的农业模式,促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因为新型合作农场是建立在现代化机械设备基础上的,因此在应用新型合作农场进行农业种植时,需要建设与现代化机械设备相匹配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新型合作農场的农业模式。因此应用新型合作农场,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3   新型合作农场助推农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3.1   加大新型合作农场的宣传推广力度

要想利用新型合作农场的农业模式来助推农村的脱贫致富,要加强新型合作农场的宣传推广。新型合作农场的农业模式虽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农村地区在我国仍然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再加上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较大,我国仍有许多农村地区并不了解新型合作农场的应用优势。

3.2   加大政府扶持和引导力度

应用新型合作农场的农业模式来助推农村脱贫致富,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该农业模式的扶持和引导力度。首先,政府部门不仅要加强对新型合作农场的宣传推广,还要为新型合作农场农业模式在农村地区的应用与推广打好基础。具体来说,政府和有关部门不仅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解决开设新型合作农场的限制条件,还要向相关技术人员和已经应用新型合作农场农业模式的地区进行经验交流和借鉴。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对新型合作农场的相关技术掌握了解等现状,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了解相关知识,为农民开展有关新型合作农场的培训和学习。除此之外,为了更加规范新型合作农场的应用,让新型合作农场在应用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政府和有关部门还要为其农业模式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扶持和引导新型合作农场的农业模式发展。其次,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新型合作农场的相关种植技术、种植模式、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情况等信息向农民进行宣传和讲解。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对农民讲解新型合作农场的相关信息时,可以采用邀请新型合作农场相关专业人员和技术人才对农民进行讲座和培训,通过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来推动新型合作农场在农村地区的实施[4]。

3.3   与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手段相结合

与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手段相结合,是应用新型合作农场农业模式助推农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无论是传统的农业生产种植模式还是新型合作农场的农业模式,最终的目的都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应用新型合作农场的农业模式,也需要重点关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开始了电商的营销模式。这种营销模式借助网络信息手段搭建具体的农产品营销平台,进而为农村地区农产品的滞销问题提供解决途径。

应用新型合作农场与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手段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通过搭建农业生产种植资料的采购平台方面。在以往的农业生产种植过程中,可供农民选择的种子、农药、化肥种类单一,不能对农作物的种植起到针对性的效果。而借助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手段,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生产资料种类的选择,还极大地节省了农民花在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时间,进而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种植的效率。

3.4   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合作农场

我国的领土面积广大,不同农村地区的土壤、气候、光照等自然条件存在差异性,农作物的生产种植情况也不同,因此在不同的农村地区应用新型合作农场的农业模式时,需要注意因地制宜地发展新型合作农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事先对当地的种植作物、农业发展模式、地方特色资源等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并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判断真正适宜当地种植的农作物种类。要想因地制宜地发展新型合作农场的农业模式,政府和有关部门还要对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和地理位置等进行科学分析,并采取与具有相关经验的企业和组织合作的形式来推动当地新型合作农场农业模式的发展。除此之外,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农民思想观念不同,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存在差别,因此在开展新型合作农场的农业模式的过程中,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选择适宜的宣传和推广方式来提升当地农民的接受力与理解力。

3.5   加强新型合作农场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在推广和应用新型合作农场的过程中,容易对其造成阻碍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的人才。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想应用新型合作农场的农业模式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专业人才是必不可缺的条件之一。在现代化农业模式背景下,应用新型合作农场的农业模式,只有将农业的机械化生产种植与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融合起来,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加强新型合作农场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引进拥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促进新型合作农场农业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新型合作农场农业模式生产技术水平,加深农民对新型合作農场相关知识的了解与认知,让农民参与到新型合作农场的发展建设中,从而更好地发展新型合作农场农业模式。

4   结语

新型合作农场农业模式对助推农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采取加大新型合作农场的宣传推广力度、加大政府扶持和引导的力度、与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手段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合作农场、加强新型合作农场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5个方面的具体措施,让新型合作农场在助推农村脱贫致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促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1 ] 袁骥,李敏,刘建.新型合作农场发展现状与对策——以南通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24):320-324.

[ 2 ] 徐惠民.建设新型合作农场探索乡村振兴新路[J].江苏农村经济,2020(8):12-13.

[ 3 ] 龙颖琳,李秉格.新型合作农场助推农村脱贫致富探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7):172-173.

[ 4 ] 高虹.新型合作农场保民富民新路[J].江苏农村经济,2019(11):45.

猜你喜欢

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提高初一学生有理数运算能力的途径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几个途径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素养形成的主要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树的谱矩研究
解决圆锥曲线中存在、探索性问题的途径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