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蜡常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2021-08-19徐荣美

种子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白蜡防治病虫害

徐荣美

摘    要:近年来,随着白蜡种植面积扩大,白蜡病虫害的发生也越发严重,对白蜡城乡绿化以及白蜡育苗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此要重视白蜡病虫害防治工作,基于此,结合实践,对白蜡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其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白蜡;病虫害;发生;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08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63.7       文献标志码: B

白蜡树为木犀科、白蜡树属,又称梣,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抗涝、耐盐碱、抗病虫害、抗有害气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绿化树种。然而随着白蜡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病虫害问题时有发生,对白蜡健康生长造成很大威胁,阻碍了白蜡造林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对白蜡常见的病虫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1   白蜡主要病虫害

1.1   立枯病

立枯病主要是由于白蜡幼苗感染立枯丝核菌所导致,对幼苗的茎基部以及地下根部有较大为害,发病初期阶段,在为害部位形成暗褐色不规则的病斑,幼苗白天萎蔫,夜晚恢复,病害部位发生凹陷、溢缩,逐渐转变成黑褐色,最后死亡,但不倒伏。

防治方法: ①注重苗床排湿降温,提高通风透光效果。②选择70%代森锰锌5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也可选择70%敌克松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喷施防治[1]。

1.2   猝倒病

猝倒病是感染鞭毛菌亚门真菌瓜果腐霉菌所引发的,病菌主要潜藏在土壤中,当土壤条件达到15~16 ℃时,繁殖速度不断加快,10 ℃的地温条件容易导致病发,所以春季苗床温度低、湿度较大时,病害发生更为严重。同时,过密播种、光照不良导致病害发生严重。浇水后常形成积水区,薄膜滴水位置时常会是病发中心。

防治方法:①提高整地水平,加强精细整地,施加净肥。②初期发病时,集中拔除病苗,然后选择25%百菌灵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喷施防治,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1∶120 波尔多液进行防治。

1.3   白蜡梢距甲

白蜡梢距甲又称白蜡梢金花虫,成虫阶段体长达到8 mm,全身遍布黄棕色的毛,其卵为长形,长约2 mm,颜色为黄色或淡黄色,幼虫阶段体长在12~18 mm,前胸部位有骨化较强的背板。蛹呈现白色,并有稀疏的毛分布于表面,成虫盛发期在4月中旬,并在嫩梢内产卵。孵化的幼虫对嫩梢造成蛀害。6—7月,成熟的幼虫向外侧咬孔并钻出,在土壤中坠入,作土室化蛹,羽化的成虫在土壤中越冬[2]。

防治方法:①成虫高发期,早晚通过人工手段对成虫进行捕杀。②将产卵的枝条剪除,集中销毁。③成虫出现时利用80%乐果1 000倍液喷施防治,也可选择5%氯氰菊酯1 000倍液喷施防治。④幼虫可选择25%灭幼脲1 000倍液或25%蛾蚜净2 000倍液喷施防治。

1.4   白蜡褐斑病

白蜡褐斑病对白蜡树的叶片具有较大危害,导致早期落叶,对白蜡树当年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在叶片的正面着生,呈现近圆形或多角形散生褐斑,病斑中心部位呈现灰褐色,直径约2 mm,一些病斑较大的能达到6 mm左右,并在正面布满褐色霉点。

防治措施:①首选具有较强抗病性的苗木进行栽植,强化水肥管理,苗期阶段做好间苗工作,促进苗木健康生长,提高其抗病能力。②秋季将苗床上的落叶全部清除,控制越冬菌源。③选择65%代森锌600倍液喷施防治,也可运用1∶2∶200波尔多液,每7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便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2   白蜡叶部虫害

2.1   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性的检疫害虫,具有杂食性、适应性强、繁殖快、传播途径广泛、为害严重等特点,对于各种树木都有着极大的危害性。

防治方法:①将美国白蛾幼虫网幕剪除。②第一代美国白蛾3龄幼虫阶段,利用25%滅幼脲2 000倍液喷施防治。③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起到良好的生物防治效果。

2.2   白蜡绵蚜

白蜡绵蚜每年发生12~18代,主要通过若蚜在树干疤痕部位、裂缝以及距离地表较近的根部越冬。越冬若蚜在5月上旬阶段生长为成虫,并胎生第一代幼蚜,繁殖速度加快,7—8月由于高温、寄生蜂等方面的影响,数量明显减少,进入9月后,虫口密度再一次增多,若蚜在10月中旬进入越冬状态。

防治方法:①对苗木加强检疫。②运用2 000倍液灭扫利联合100倍液机油乳剂在发芽前喷施防治。成虫阶段选择1 000倍液乐斯本或48%毒死蜱喷施防治,每7 d喷施1次,连续喷施3~4次便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2.3   白蜡瘿螨

白蜡瘿螨主要有成螨、若螨、卵等虫态。成螨长0.2 mm,颜色主要为淡黄色,呈弯曲状。主要在白蜡苗木顶部生长的新梢幼嫩梢叶部位群居,汲取其汁液,导致顶梢节间变短、增厚,无法正常生长,初期病变部位为棕褐色,嫩梢不断变黑枯死。

防治方法:重点加强白蜡树新梢部位的药剂防治工作,选择20%双甲脒乳油2 000倍液喷施防治,也可利用1.8%阿维菌素2 000倍液喷施防治。

3   白蜡枝干虫害

3.1   白蜡哈氏茎蜂

白蜡哈氏茎蜂属膜翅目、茎蜂科。成虫长13 mm,颜色主要为黑色,具有一定光泽,翅呈现透明状,并有翅脉和翅痣。蛹和幼虫为淡黄色与乳白色,长度12 mm,头部呈现浅褐色的圆柱状,腹部有9节。化蛹时间主要为3月上中旬,羽化时间在4月下旬,幼虫孵化后对嫩枝造成为害,蛀入其髓部,并导致白蜡树叶片发生萎蔫与青枯,并在当年生长的枝条中持续造成为害。

防治方法:①冬季科学修剪树木,将越冬幼虫有效杀灭。②利用40%氧化乐果1 000倍液或10%的吡虫啉1 500倍液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叶面喷洒,7 d喷施1次,连续2~3次便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3.2   白蜡大粒横沟象甲

白蜡大粒横沟象甲体长12.5 mm,身体为黑色,被覆毛状白色发黄的鳞片,对多种树木和果树造成为害。幼虫阶段主要对树干韧皮部造成为害,成虫阶段咬食嫩枝,影响树木健康生长,甚至导致整株死亡,每年发生两代,幼虫在为害部位越冬,越冬幼虫第二年3月造成为害,成虫羽化期为4月,之后进入羽化盛期,第二代幼虫于8月下旬再次造成为害,10月逐步进入越冬期。

防治措施:①对苗圃加强管理,发现该种虫害时,应及时根除。②加强药剂防治,选择50%辛硫磷100倍液进行灌根,在根茎部位查找虫源,并将乙磷铝片塞入伤口部位,用泥封好,用80%的敌敌畏5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

3.3   白蜡窄吉丁虫

白蜡窄吉丁虫成虫长度在13 mm左右,身体为蓝绿色,腹部呈现浅黄色,虫卵为圆形,颜色为乳白色,幼虫颜色也是乳白色,头部较小为褐色,蛹为乳白色,每年发生一代,4月中旬化蛹,成虫期主要在5—6月,幼虫孵化后,进入韧皮部位造成为害。进入6月后,害虫向树木韧皮部与木质部形成层造成为害,老熟的幼虫在9月进入木质部位越冬,由于树木组织遭受为害比较严重,常常导致树木死亡。

防治方法:①强化检查工作,地面害虫蔓延扩散,烧毁病害较为严重的植株,控制和减少虫源。②苗期阶段有虫害发生时,可以利用呋喃丹或辛硫磷进行灌根,成年树可以利用吡虫啉及2.5%的氯氰菊酯注孔防治。③利用10%的吡虫啉1 000倍液在成虫羽化前进行封干,羽化期的成虫选择无公害药剂进行毒杀。

3.4   云斑天牛

云斑天牛体长50 mm左右,宽9~15 mm,颜色有黑色或黑褐色,背部长有绒毛呈现灰白色,老熟的幼虫长约70 mm,棕色的毛分布于上下唇部位,有着短小的触角,“凸”形纹分布于前胸背板,颗粒为褐色。

防治方法:①成虫在4月活动时通过人工手段进行捕杀。②在树干部位钻孔注射吡虫啉,也可在土壤中注射,杀死成虫。还可选择2%噻虫啉微胶囊水悬浮剂2 000倍液对树干进行喷洒,或运用8%氯氰菊酯微胶囊400倍液进行防治。③4月下旬,利用杀虫剂和石硫合剂将树干涂白,控制和减少成虫产卵。

3.5   小线角木蠹蛾

小线角木蠹蛾成虫长度24 mm,翅展约为48 mm,雄蛾体积相对较小,并具有趋光性,昼伏夜出。卵为黑褐色的圆形,老熟的幼虫长约40 mm,体背呈鲜红色。蛹一开始为黄褐色,之后不断转变为深褐色,臀棘分布在腹尾。每两年出现一代,主要以幼虫形式,在树干部位蛀道越冬,第二年春季,幼虫开始活动并造成为害,化蛹时间主要为5—8月,有20 d左右的蛹期,成虫发生期主要在6—9月,卵主要产在为害部位和树皮裂缝部位。

防治方法:①提高检疫水平。②为有效殺灭成虫,可以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器或黑光灯进行诱杀。③选择乙酰甲胺磷以及吡虫啉进行树干注射,提高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 1 ] 满丽华.白蜡蚧在滨州金叶女贞上的发生规律观察及防治试验[J].现代园艺,2017(13):162-163.

[ 2 ] 邓丽侠,赵银仙,雷艺娜.石硫合剂冬季防治花椒白蜡蚧的效果分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7,33(1):225-226.

猜你喜欢

白蜡防治病虫害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白蜡杆
白蜡嫁接水曲柳育苗技术初探
悬浮钟表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白蜡吉丁的防治方法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