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亚家庭农场集成应用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创建特色稻米品牌实践探索

2021-08-19万叶红

种子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技术

万叶红

摘    要:秋亚家庭农场在长期的稻鸭米生产经营实践中,以稻鸭共作技术为核心集成应用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重点示范推广了稻田套播紫云英高效栽培技术、基于稻鸭共作的水稻机插秧技术、稻鸭共作技术、频谱式太阳能杀虫灯技术,在此基础上,创建了秋亚牌稻鸭米特色品牌。

关键词:稻田综合种养;集成应用;技术;稻米品牌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04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1       文献标志码: B

秋亚家庭农场坐落在生态高淳、胥河流域的固城街道义保村江家墩,农场地势相对平坦,土地肥沃。秋亚家庭农场2013年创办以来,在选用江苏优质软米品种的基础上,集成推广以稻鸭共作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重点示范推广了稻田套播紫云英高效栽培技术、基于稻鸭共作的水稻机插秧技术、稻鸭共作技术、频谱式太阳能杀虫灯技术。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有机生产技术规程以保证稻米品质。绿色、有机、健康、优质是农场产品的主要特色。在此基础上,创建了秋亚牌稻鸭米特色品牌,并通过多途径提升品牌影响力,使“秋亚”稻鸭米成为高淳特色品牌稻米。

1   集成应用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生产优质稻米

1.1   示范推广稻田套播紫云英高效栽培技术

1.1.1   品种准备

稻田套播紫云英是稻田综合种养中的重要一环,在紫云英品种选择上主要考虑紫云英品种的生育期、鲜草产量和根瘤固氮3个因素。秋亚家庭农场紫云英品种主要选用弋江籽。该品种属大叶型、青秆、中花、中熟品种。4月上、中旬盛花。主根肥大、侧根发达、根瘤多,盛花期植株(干)含氮量较高,达4.05%,盛花期株高100 cm左右,成熟期株高105~120 cm,鲜草产量可达2 800 kg/667 m2左右。

1.1.2   适期播种

紫云英于10月1日前后套播到水稻田内,稻田紫云英种子播种量2.5~3 kg/667 m2,播种时先播2~2.5 kg,留0.5 kg种子待水稻收割后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补种。紫云英若播种过迟,则会因为冬前生长量不足,影响鲜草产量,从而影响培肥效果。

1.1.3   田间管理

紫云英既怕涝又怕旱,开好田间一套沟对紫云英生长至关重要。稻田套播,播种前要注意控制田间土壤湿度。水稻收割后及时开沟,需要配套开好横、竖沟及主、次沟等沟系。越冬前结合土壤墒情,适当灌1~2次“跑马水”;春季雨水较多,要及时清沟理墒。

1.1.4   适期耕翻

紫云英的耕翻一般于盛花期进行,这时紫云英鲜草产量最高。耕翻过迟,紫云英木质化后进行耕翻影响肥效,而且不易腐烂。4月中旬农田灌溉“跑马水”提高土壤墒情,以诱发杂草生长,到4月底,应施发酵菜饼150 kg/667 m2后机械耕翻,灌“跑马水”让红花草根、猪粪、菜饼腐化,栽秧前10 d机械翻耕,6月中旬施耕整平。

1.2   示范推广稻鸭共作立体种养技术

1.2.1   品种选用

水稻品种选用江苏省食味优良品种南粳46,该品种外观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外观晶莹剔透,口感柔软滑润,食味品质极佳。鸭子品种选用建湖麻鸭。建湖麻鸭生长快、肉质好,属蛋肉兼用型地方优良品种。

1.2.2   播种育苗

水稻播种一般安排在每年的5月10日前后,播前用石灰水拌种晾干后用机械播种,每秧盘播干谷种子100 g,播后用少量土覆盖,摆放到秧床后在秧盘上覆盖无纺布,四周用土压实、上水,灌满48 h后排水,做到板面无积水,沟渠通畅,以后每2 d检查1次,如发现盖土发白即上跑马水。10~11 d看苗揭膜炼苗。

1.2.3   栽秧前准备

大田于4月中下旬进行第一次耕翻,翻耕前施入菜饼50 kg/667 m2。插秧前7 d进行二次耕翻,2 d后上水、耙平,并利用人工拔除田间杂草。

1.2.4   雏鸭的饲养与管理

插秧同时购进鸭苗。水稻栽插活棵后放入大田,放养密度15只/667 m2。鸭苗最初的10 d防止鸭苗扎堆,并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防止忽冷忽热。鸭苗每2 h进行喂食和喂水。

在鸭苗7 d龄时开始试水,但时间一般不超过0.5 h。 10 d后可放到周边田块。晚上回鸭舍后饲喂3~4次。鸭苗于5:00 AM前放入田间,6:00 PM赶回鸭舍。鸭苗白天不喂食,晚上喂食一次。

1.2.5   大田水浆管理

栽秧时保持田间基本无水,插秧后当天即上薄水,鸭子放养前保持田间薄水,鸭子入田后建立水层,水深5~10 cm,便于鸭子活动。分批烤田。水稻抽穗时保持水层,水稻腊黄,鸭子离田后断水。

1.2.6   人工除草

利用人工除草,选择早晚气温相对较低时进行。

1.2.7   病虫防治

在稻鸭共作的基础上,利用太阳能杀虫灯进行虫害防治。杀虫灯安装密度每0.667 hm2一只,插秧后在18:00~2:00开启杀虫灯。

1.2.8   鸭子离田上市和水稻收獲

水稻腊黄时鸭子离田上市,水稻抽穗后45 d、95%稻谷成熟变黄时收割。

1.3   示范推广基于稻鸭共作的水稻机插栽培技术

1.3.1   机械准备

水稻机插可提高插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水稻产量。稻鸭共作生产模式要求水稻栽插株行距相对较大。秋亚家庭农场水稻机插选用四轮乘坐式PZ60G井光插秧机。该机械由东风井光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

1.3.2  秧龄控制

鸭子在水稻机插后10 d放入田间活动,故稻鸭共作中的机插秧的秧龄和常规机插水稻的秧龄有所不同,常规机插水稻的秧龄一般控制在18~22 d,而稻鸭共作的水稻宜培育大龄秧苗,秧龄应控制在30 d左右。栽插株行距为30 cm×25 cm,栽插密度0.9万穴/667 m2,每穴栽插基本苗2~3棵,可达2.25万~2.7万/667 m2。其他田间管理同稻鸭共作生产模式。

2   运作、创建特色稻米品牌

2.1   创建秋亚稻鸭米品牌

在集成应用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生产优质稻米的基础上,2015年,秋亚家庭农场生产的稻鸭米通过了有机认证,农场注册了“秋亚” “胥河慢耕”两个稻米商标,并设计了稻米包装。农场还专门购入真空包装机械、建造了低温库,以保证稻米品质和稻米的周年供应。

2.2   多途径提升品牌影响力

秋亚家庭农场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品牌宣传和运作,迅速在业内扩大影响力,拓宽了销售渠道,并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消费群体。主要做法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通过参加产品展销会的形式迅速扩大知名度。二是通过网络媒体和新闻报道的形式扩大品牌影响。2015年以来,先后由高淳电视台、今日高淳报社等多家电台、新闻媒体对秋亚家庭农场进行了报道。三是网络销售和实体销售相结合扩大市场影响力。通过注册“秋亚有机稻鸭米”微信公众号、“掌上商城”实现线上销售。同时通过举办“产品进社区”活动,让市民现煮、现尝,并通过发放宣传单的形式,扩大品牌影响力。四是通过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慈善捐赠、农民丰收节、网上直播、举办讲座等扩大品牌知名度。

2.3   发挥示范效应,辐射周边农户

秋亚家庭农场在集成应用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取得实效的同时,发挥农场的示范效应,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稻田综合种养。2015年以来,通过组织观摩、技术培训等形式,每年累计召开现场观摩会4~6次、技术培训4~6次,参观以及培训人次共计在2 000人以上,发展稻田综合种养333 hm2以上,带动农民增收100户以上。农场还为扬州职业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师生提供实训基地,每年培训学生共计在800人次以上。

3   取得的成效

3.1   稻米品质明显提升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秋亚家庭农场生产的稻米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秋亚稻鸭米出色的品质在2019年时得到了时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和江苏省省长吴政隆的好评。

3.2   农场效益提高

秋亚家庭农场立足基于稻鸭共作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集成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常年生产有机大米8.5万 kg左右,生态稻米12.6万 kg,主要产品有稻鸭米、稻田鸭、土鸡蛋、咸鸭蛋等,年销售额180万元,纯收入40万元。

3.3   土壤地力改善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集成应用也让秋亚家庭农场的土壤地力得到改善。农场始终秉持种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绿色种植理念,经过多年的紫云英种植,土壤地力得到明显提升。根据南京农业大学2019年土壤监测结果,有机质含量达到4.8%,超过了东北黑土地的有机质含量。

3.4   品牌效应明显

秋亚家庭农场通过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集成应用,为中小型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典型。秋亚家庭农场2016年被江苏省农委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18年被评为南京市美丽家庭農场。秋亚家庭农场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职业大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南京市关工委青年农民创业基地、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南京基地示范点、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南京市巾帼示范基地、江苏省稻田绿色种养示范基地、江苏省科技创新示范家庭农场。

猜你喜欢

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