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幼儿教育生活化探讨

2021-08-19朱婷

幸福家庭 2021年7期
关键词:陶行知教学活动生活化

朱婷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陶行知先生认为最好的教育是生活所赋予的,幼儿教育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幼儿教育工作需要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让幼儿教育生活化、游戏化,从而发挥最大作用。幼儿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并且乐于融入生活,从中收获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氛围不仅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而且能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实现以“生活即教育”为核心理论的生活化教学。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与生活化教学内涵

幼儿世界与成人的世界在本质上有所不同。幼儿通常都是在游戏中获得相应的经验,并将自己的思想加以延伸,不断创造。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充分释放自己的天性,不仅可以直观地体验游戏的整个过程,还能从中获得轻松、愉悦的感受。在这种状态下,幼儿会主动、积极地探索、发掘、创造,并通过无束缚的思维想象和操作进一步提升个体情感、认识。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在编著的《爱弥儿》中写有关于幼儿教学应遵循自然原则的相关内容,并提及幼儿本身就是未熟的果实,大自然属于其身心成长的规律,如若成人不遵循规律,且有所违背,幼儿便会失去本属于自己的幼态感,而呈现老态龙钟的模样。因此,幼儿教育需要与其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相符,教学任务不能超出幼儿本身的承受能力。杜威的教育思想所表达的“教育即生活”明确表示,幼儿教育应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让其在日常情感体验过程中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这对幼儿未来的成长之路具有积极作用。教师要根据幼儿阶段的实际状况,制定与之相符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在丰富的生活情境中学会利用和创造,从而激发、唤醒、提升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念,可以将其定义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作为主要背景实施教育,用生活中所发现的每一件小事教育幼儿,为生活不断前进实施教育,让幼儿在生活中定义个人价值。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生活与教学密切联系。生活为幼儿的日常教学提供熟悉的氛围和丰富的现实素材,教学实践的成功必然会为幼儿生活质的飞跃积累丰富的经验。

二、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幼儿生活化教学方法

(一)教学课程生活化

幼儿因认知能力存在局限性,所以对于不属于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事物有较大的好奇心,好奇、好问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真实且有趣的生活内容才能提升、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例如,幼儿在午餐时,一个男孩因不喜欢鱼汤的味道而不愿喝汤,教师询问后,幼儿表示鱼汤臭臭的,不喜欢喝。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对姜有一定了解的幼儿回答道:“老师,汤不是臭臭的,是因为汤里面有姜,那是姜的味道。”部分幼儿听到回答后回应道:“对,那是姜的味道。”这时全班幼儿参与到了对姜的讨论中:“我觉得不臭啊。”“姜是这个味道吗?”“姜为什么闻起来臭臭的呀?”“姜吃起来像辣椒一样辣。”“姜长什么样呀?姜长在什么地方呀?”全班幼儿就姜这一话题积极交流起来。此时,我们发现,幼儿对姜产生了较大的好奇心,想了解关于姜的一切。于是在午餐结束后,我们就姜的话题再次进行讨论,从而进一步了解幼儿对姜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分析、总结幼儿想要具体了解的关于姜的问题。根据这一话题,我们决定实施以“姜”为主题的教学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是让幼儿回家了解关于姜的相关问题,并让他们从家中带来生姜,在课堂中观察姜的形状、颜色,充分了解姜的气味,让幼儿明白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具备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其作为一项课程内容,分析其在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制定与之相应的教学内容,有效引导幼儿解决以往在日常生活中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帮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成长经验。例如,在饭后散步时,幼儿发现种植园的木瓜熟了,想要把变黄的木瓜从树上摘下,但是木瓜树过高,幼儿无法将其摘下。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纷纷寻求教师的帮助。于是,教师就这一情况引导幼儿学习解决问题,将所有幼儿召集,并将问题抛给他们,鼓励他们讨论摘木瓜的方法。最终通过无数次尝试,幼儿想到了在电视上所观看的消防员叔叔救援过程中使用充气垫的场景。于是幼儿从器械区将海绵垫放置于木瓜树下,通过相互协作,将木瓜完好无损地摘下。通过摘取木瓜,幼儿学会了讨论,并不断尝试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遇到各种问题就会第一时间向教师求助,而教师不能直接为其解决问题,而应将问题作为让幼儿学习的契机,让幼儿学会自主探究,并学会有效解决问题,进而获取新的经验。

(二)教学活动生活化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奉行“生活即教育”,要想应用好这一理论,幼儿园就需要将教学活动生活化,这样才能全面实现以此为基础的有效教育。

在幼儿教育中,将活动内容生活化也就是将教育融入幼儿熟悉的生活之中,让幼儿从中获取知识,选取与幼儿日常生活经验存在紧密联系的内容。目前,学前教育活动的重要原则依旧是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也应当严格遵循这一原则。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我国传统节日编排教学活动内容,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以及重阳节等,这些重要节日都可以融入教学活动中。教师将这些节日融入教学课程中,不仅实现了生活化教育,又能让幼儿对我国传统节日有所了解,还能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幼儿因认知缺乏,对大多数事物都存在好奇心。超市、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物品,大街上的花草树木及马路上鳞次栉比的建筑物,都是幼兒熟悉的生活环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将其作为素材,充分利用这些自然环境扩大幼儿的学习、生活空间,以游戏的方式实施教学活动。例如,幼儿对人民币的概念就是可以买好吃的、好玩的物品。对此教师可以开展“超市大作战”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扮演买家、卖家,让幼儿明白人民币要如何有计划地使用,并让他们了解挣钱的辛苦,在使用人民币时学会用之有度。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园的生活顺序编排教学活动内容。每年九月是幼儿园新生入园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教师应好好把握这一教学机会,开展一系列“欢迎弟弟妹妹入园”的活动,临近毕业的大班幼儿可以开展“我们马上毕业了”活动。教师根据幼儿园的生活顺序编排幼儿教学课程,能有效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的生活充满色彩。

除了活动内容生活化,教师还要将教学生活化。教学生活化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让整个教学课堂更具人情味。教师应从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入手,让幼儿进一步积累生活经验,使课堂更加生活化。例如,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实施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开展一次春游或秋游,带领幼儿观察公园内春天、秋天的景色,将观察到的随季节变化的事物拍下来作为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拍摄的课件内容展现给幼儿,让其观察春天与秋天的区别。当幼儿下次进行美术绘画时,就会因前期的经验和感受,在脑海中充满画面感,在創作时会有更好的创意和构思,同时也会更有热情,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三)教学材料生活化

材料是幼儿活动的主要载体,教师在开展幼儿教学活动时,应注意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教师在活动前应对材料进行筛选,选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材料加以利用,让幼儿能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激发幼儿探讨、制作的热情。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密切观察幼儿的喜好,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材料。例如,教师可以使用瓜子、红豆、绿豆及花生等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全面开展“种子粘贴画”活动;应用花朵、树叶等开展“鲜花变变变”活动。这些活动材料均为日常生活中可以收集到的,并且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材料。幼儿在使用瓜子、花生、花朵、树叶时,会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然材料被自己实际利用,从而激发创作热情,并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废旧材料,如纸杯、纸盒、包装袋、报纸、饮料瓶等,让家长和幼儿参与到这场“以旧变新、变废为宝”的活动中,根据废旧材料的大小、形状进行创新、改造,制作成与原材料截然不同的玩具、艺术品。这样的活动不仅会让幼儿感到兴奋,还能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收获创作的乐趣,并且强化幼儿的环保意识,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的生活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教师要把幼儿教育教学活动融入日常生活,实施幼儿园生活化教学让幼儿充分回归本真的生活环境,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课堂,将日常教育活动与生活有效结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本身具有的生活经验,科学、合理地设计幼儿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全面掌握观察生活的能力,激发其创作欲望。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高新区新华舍幼儿园)

猜你喜欢

陶行知教学活动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