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探索
2021-08-19朱晶晶
朱晶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教师要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同样强调“生活即教育”。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该如何真正立足于幼儿的生活,以幼儿的生活为切入点,将幼儿的数学学习与生活融于一体,真正实现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生活化呢?
一、创设生活化的数学主题活动课程
生活化的幼儿园数学主题活动课程,鼓励教师关注幼儿对生活的态度和生活的能力,鼓励教师在着重关注幼儿自由、自觉、愉悦、和谐、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精心挑选幼儿感兴趣的,与幼儿的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有关联的素材,应用于主题性活动课程。这样的主题性活动课程应彰显如下特性。
(一)主题活动课程的目标应彰显发展性与全面性
主题活动课程的目标是主题课程设计的落脚点,制约着课程设计的过程与发展方向。主题活动课程应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重视幼儿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着力关注幼儿多元化、多维化、多样化的发展。教师应设计生活化的数学主题活动课程。
(二)主题活动课程的内容应彰显整合性与挑战性
幼儿身心发展的整体性强烈呼吁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整体性,而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整体性又以整合性的数学教学内容为支撑。现代数学教育理论认为,教师设计幼儿园数学主题活动课程时,必须立足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和认知基础,以幼儿的认知基础进行整合、建构、重组,力求幼儿园数学主题活动课程内容既贴近于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需要,又彰显一定的挑战性,让幼儿能“跳一跳摘到果子”。幼儿园数学主题活动课程的设计应以幼儿整体性的生活经验为基本依据,精心选择与幼儿生活最贴切、最能引发幼儿思考且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力求不断提升幼儿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主题活动课程的实施应彰显探索性与体验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幼儿的数学学习过程应是幼儿主动建构的过程。游戏是幼儿天性的体现,同时,游戏也是幼儿园的一项基本活动。幼儿就是在游戏活动中不断与环境、游戏活动的材料发生碰撞,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获取与建构数学经验。幼儿园数学主题活动课程应贴近幼儿生活,在生活中教师要把准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有利时机,使幼儿真正能在生活中探索,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习得数学经验。
(四)主题活动课程的评价应彰显互動性与可持续性
幼儿园数学主题活动课程的评价应是多元化的,可以是教师与幼儿间的评价,也可以是幼儿与幼儿间的评价。在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实施多元评价,评价的着重点在于幼儿对数学活动课程的兴趣、态度、思维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二、实施生活化的幼儿园数学教育
生活化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的主旋律。新课程、新理念强调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会合理使用数学的基本思维形式,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应以幼儿的生活与经验为基石,努力挖掘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数学教学的“活性因子”,着力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探索数学、学习数学。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设计
现代数学教育理论认为,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包括对幼儿开展不同类型的数学学习任务,可以是指向数学概念方面的学习任务,如数概念的形式;可以是指向数学技能的学习任务,如图形的组合技能、计数技能等;还可以是解决生活与游戏问题的学习任务,如沙包投得近与远的游戏等。生活化的数学活动设计应走近幼儿,走向开放。
(二)学科性数学教学活动设计
学科性数学教学活动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数学教学的重要形式。教师为幼儿设计学科性数学教学活动时,可以将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融入数学学习情境中。比如教师为幼儿设计“对应问题”中的“匹配成双”的相关数学活动时,就可以为幼儿构建有关的数学学习情境。
(三)主题数学教学活动设计
主题式数学教学活动是以幼儿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进行的数学学习活动。主题式教学活动设计应以幼儿的生活与需求为基本前提,力求数学目标与主题目标实现有效融合。教师应整体把握数学的知识结构,充分尊重幼儿的认知规律,以促进幼儿的整体性发展为终极目标。例如在开展以“我爱我家”的数学主题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以幼儿家庭生活为背景的相关情境,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这样的主题式学习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引导幼儿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探索、体验、感悟数学知识。应力求数学内容与主题内容实现有效渗透,这样的渗透可以应用到幼儿园其他领域的活动中,也可以体现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在幼儿园其他领域融入数学知识时,可以将数学作为一种游戏规则,也可以作为一项任务,还可以作为一种工具,迁移其他领域已有的认知经验,拓宽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价值。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用统计的方法对一日生活的相关方面进行决策。幼儿对这些贴近自己生活的问题尤其感兴趣,在统计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学习了数学知识。
三、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路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鼓励幼儿从日常生活中去感受事物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从而理解、体验、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同样启示我们应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相关策略与途径。
(一)幼儿园数学教学目标的生活化
教师应具备幼儿园数学教学目标“生活化”的强烈愿望,努力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探索数学的强烈欲望,引导幼儿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数学、分析数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幼儿园数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包含着一定的数学知识与数学原理。幼儿园的数学教学应扎根于幼儿生活,教师应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资源,引导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去积累数学经验。如幼儿园美工区域材料的整理,其本质就是数学中的分类,让幼儿爬楼梯时学习数台阶等。教师应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引导幼儿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真正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让小班幼儿学习依物点数时,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不少小班幼儿不能将数与物一一对应起来。此时,教师可以为小班幼儿多准备些饮料瓶、水果、碗勺等,让小班幼儿反复进行依物点数的训练。小班幼儿兴趣很浓,很快便能掌握数的实际意义,且能依据指定的数去取相对应数量的物体。又如在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还可以让小班幼儿一边拍打皮球一边数数,要求小班幼儿能够在数数时做到口、眼、手协调一致。还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去数数,如自己数数、同伴间相互数数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教给小班幼儿一些描述数量的相关概念,如“多”“少”“多些”“一样多”“不一样多”等。基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学习数学,有利于幼儿不断积累数学学习经验。
(三)幼儿园数学教学材料的生活化
教师应努力为幼儿构建“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情境,引领、点拨、指导幼儿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例如让幼儿利用竹竿去量教室的长与宽,或去量幼儿园操场的长与宽,或用笔去量课桌椅的长与宽,等等。幼儿在寻找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材料时,就是在对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物品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此过程便是让幼儿的思维得以发展的过程。教师还应倡导幼儿将生活中品种繁多的数学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并鼓励幼儿努力挖掘蕴藏在材料中的数学学习因子,不断拓展幼儿的认知视域。
总之,教师应努力探索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相关策略,为幼儿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数学主题活动课程,力求让主题活动课程的目标彰显发展性与全面性、整合性与挑战性、探索性与体验性、互动性与可持续性,努力实现生活化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幼儿的健康、持续、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附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