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本土资源课程开发中“瓷文化”的应用

2021-08-19龚丽静

幸福家庭 2021年7期
关键词:瓷器幼儿园资源

龚丽静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英文“China”源于“china”,中文译为“瓷”,彰显了“瓷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瓷文化”传承数千年,是中国文明之瑰宝,是中华文化底蕴之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传承依旧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教育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本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的应用,是幼儿园课程研发的重要议题。将“瓷文化”与园本课程有机融合,要求教师对“瓷文化”展开深入探究,以契合幼儿教育活动中课程研发的要求,在活动实践中锻炼幼儿的实践和认知能力,焕发园本课程的生机。

一、“瓷文化”与本土资源

(一)“瓷文化”

追本溯源,中国的原始瓷最早存在于青铜器时代,瓷器工艺在东汉中晚期趋于成熟。世界认识中国从瓷器开始,“瓷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瓷器由人类创造,又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被人类赋予各种文化内涵。瓷器本身具有装饰元素、技术元素和物质元素,同时展示了人的主观性和世界的客观性。瓷器中蕴含着人类的情绪、理想和想象,表现了人类的自然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一脉相承,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人文情怀和美好情趣。

(二)本土课程资源

目前教育界对课程资源存在多种解读,并没有统一界定其内涵。对于本土课程资源解读认可度最高的一种:本土课程资源能推动教学资源的优化创新,具有鲜明独特的地方性,具备各种课程资源的共性,如具体性、潜在性和广泛性,同时富含地方特有的民俗性、审美性、乡土人文韵味和审美情趣等特征。本土课程资源在教学应用中,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兼顾地方人文环境和特色。例如,中国的“瓷文化”“海产品文化”“剪纸文化”等各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都可以作为本土文化资源应用于幼儿园课程研发中,丰富幼儿活动。

二、本土资源之于幼儿园课程开发

(一)传承中华文化

“瓷文化”在中国传承千年,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趣味性极强的现代快餐文化大量占据了国民生活空间,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忘、被抛弃,传统文化和地方性文化的传承都遭遇了挑战。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幼儿园必须将“瓷文化”等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研发中,营造传承氛围,培养幼儿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将中华文化之风骨融入幼儿的脊梁,达到传承文化和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

(二)课程资源多元化

教师要有机结合幼儿园的地域文化,将本土资源融入课程研发中。以“瓷文化”为例,瓷器的文化故事、艺术珍品、种类、传承历程、制作方式等都可以作为课程研发资源,充分发扬瓷器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创新园本课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课程研发中,教师可以通过走访、探究等方式深入生活,探寻“瓷文化”,整合教育资源,达到提高教师文化素养、专业水平和课程建设能力的目的。

三、幼儿园课程开发现状

(一)内容单调

中国是一个传承久远且地大物博的国家,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节日庆祝、饮食文化、戏曲艺术、山川河流、民间工艺和传说故事等形式与内容多姿多彩,各具风情,为幼儿园课程研发提供了丰富的本土文化素材。但幼儿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对本土资源的应用仅局限于实物特产、名胜古迹和节庆日等,内容太过单调,对本土文化资源未展开广度探究和深度挖掘。

(二)方法简单

幼儿教学实践调查表明,对本土文化资源的使用表现于在区域活动和环境创设中分享、投放当地特有的文化产物,忽视在社区交流活动、特色文化活动和主体活动中使用本土文化资源,致使其使用方式过于僵化和单一。

(三)认知不明确

幼儿园普遍由家长、教师和园长等负责本土课程研发,但在实际开发中,责任人未能正确认知这一任务的价值,阻碍了课程研发的顺利开展。首先,一部分家长认为课程研发、幼儿教育是幼儿园的任务,家长在课程研发中处于缺位状态;其次,由于缺乏激励机制,教师对研发本土课程处于被动状态,研发的课程内容单调,方式不合理;最后,对幼儿园园长而言,保教任务的规范执行是幼儿园的工作核心,教材普遍采用教育局定制教材,对本土文化资源研发的重视程度不够。

四、“瓷文化”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一)培养教师研发本土课程的能力

对于研发本土课程资源,教师是践行者。例如,德化县与景德镇在中国瓷器城镇中最具代表性,教师应明晰各地区的独特文化,对世界各地瓷器重镇的“瓷文化”展开探究,并将其融入课程研发之中。因此,为保证本土课程资源研发的有效性,幼儿园应加大培养教师研发课程能力的力度,为教师提供了解中国各地“瓷文化”发展史和文化精神内涵的平台,让教师从中探究能够推动幼儿健康成长的素材,并应用于课程研发中;探究课程研发和“瓷文化”的立足点,为教师提供开展采风和地域文化调研活动的平台,在实践中深度探究可用于幼儿教育的本土资源。幼儿园可以组织所有教师对“瓷文化”在课程研发中的使用方式和价值展开深度探究,强化课程研发任务,锻炼教师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为提高教师对“瓷文化”课程研发的参与性,幼儿园可以邀请相关专家为教师开展以“瓷文化”为主题的演讲和宣传,对教师在课程研发中应用和发掘本土资源进行指导。

(二)研发“瓷文化”主题课程

在主题活动课程中应用“瓷文化”,能体现极高的实践和文化价值。教师要将中国“瓷文化”作为本土资源课程研发的内容之一,追求“瓷学合一”,让幼儿园日常活动多元化,在幼儿园教育的社会目标、艺术目标、语言目标、科学目标、健康目标中都融入“瓷文化”。

例如,教师可以以“瓷文化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组织亲子活动,在家长和教师的陪伴下,引导幼儿学习“瓷文化”的传承轨迹和文化精神,以参观瓷器地铺和市场、瓷器制作的全过程为基本活动形式,引导幼儿直观领会“瓷文化”的传承史。教师还可以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瓷器制作,引发幼儿对“瓷文化”的兴趣,在活动中加深家长和教师、家长和幼儿、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家长积极参与“瓷文化”本土课程资源的研发活动。因瓷器制作在中国福建、广东、河北、四川等地遍地开花,在课程活动的设计中应重点关注地域因素,探究地区性“瓷文化”特质,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拓展、延伸、丰富“瓷文化”资源,使其成为幼儿园的教学特色。

(三)研发“瓷文化”区域课程

区域活动是幼儿实践、探究和学习的主渠道,而研发区域活动课程是探究应用“瓷文化”等本土文化资源的主渠道。在研发区域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幼儿的行为特征为参考,如好动、喜欢游戏、强烈的好奇心等,有机融合游戏式教学方式和“瓷文化”,以不影响幼儿实践行为和学习行为为前提,潜移默化地将“瓷文化”融入其中。区域活动与“瓷文化”的融合,能有效提高幼儿对“瓷文化”探究的热情和主动性,在耳濡目染中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区域活动的趣味性、自由开放的特点,是在幼儿教育中融合“瓷文化”的最佳条件。例如,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提供“陶泥”,为开展“捏瓷”课程提供条件;在音乐区域活动中设置与“瓷文化”相关的音乐舞蹈课程,如“瓷乐”等;在语言区域提供与“瓷文化”有关的故事,如“景德镇——中国陶瓷之都”“德化县——中国陶瓷之乡”的故事等。将“瓷文化”的相关知识广泛应用于区域活动中,让“瓷文化”的地域性得以彰显,成为区域活动开展的新活力。

(四)协调幼儿教育主体

教师、家长、幼儿园相关领导都应是本土课程资源的研发者,三者互相合作才能保证课程研发的有效性。因此,幼儿园领导应紧随教育改革的步伐,转变对课程资源的看法,正确认知“瓷文化”资源的价值,创建相应的研发办法和奖惩机制。幼儿园要加强对教师研发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提高本土课程资源研发的专业性;强化家长与幼儿园教育的配合意识,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影响家长的教育观,根据家长的情况探究“瓷文化”本土资源,实现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统一,有效提高“瓷文化”的应用效率。

“瓷文化”中蕴含着中国陶瓷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教师要將“瓷文化”等本土资源运用于幼儿园课程研发中,践行从小抓起的教育目标,构建多姿多彩的课程体系,创新课程内容,深化实践和文化价值。教师应该以多层次、多维度、多方式为原则,兼顾深度和广度,展开对“瓷文化”的探究,并选择幼儿喜欢的方式组织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幼儿园要将“瓷文化”等本土课程资源打造为幼儿园的特色,以“瓷文化”的应用为参考,为中国各种地域性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融合提供范例,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正仪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瓷器幼儿园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我爱幼儿园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欢乐的幼儿园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资源回收
爱“上”幼儿园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洪州窑”瓷器赏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