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背景下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

2021-08-19邹敏

幸福家庭 2021年7期
关键词:区域环境生活化创设

邹敏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离不开游戏环境的支持,教师要充分利用多方面的教育资源,挖掘生活中的教育素材,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创设丰富的“生活化”学习环境。幼儿园区域环境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媒介。为了更科学地创设“生活化”的幼儿园区域环境,笔者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针对幼儿园区域环境设计目标、指导要点、环境规划及环境创设要素开展了实践探索。

一、有方向——“生活化”的区域环境设计目标

区域环境的创设需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方可为实现其价值指明方向。由此,笔者制订了以下四方面的区域环境设计目标,凸显“生活化”。

(一)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活动,发展语言、健康、社会、艺术、科学等方面的能力。

(二)协商解决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在“生活化”的环境中培养幼儿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三)鼓励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和学习秩序,愉快地投入游戏和学习中。

(四)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评价自己的学习和游戏过程,让幼儿对自己的探索与发现感到惊喜和自豪。

二、有重点——“生活化”的区域环境指导要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在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中,为幼儿搭建成长平台,具体指导要点可分为以下四点。

要点一:自主选择,乐于探索

环境的创设应是可供幼儿选择的、体现游戏环境的“自由、自主、愉悦和创造”。探索记录表的提供、材料的分层选择等都可以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

要点二:安静有序,培养习惯

幼儿的很多习惯都是在环境的浸润和潜移默化中养成的。科学适宜的环境能促使幼儿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安静有序地开展一日活动,与同伴合作,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

要点三:专注坚持,大胆表达

“生活化”的游戏环境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更专注地参与到活动中,在与环境的交互中大胆表达自己。

要点四:积极思考,主动挑战

陶行知先生提出“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要求真正把自主权和自由权交给幼儿。教师要创设利于幼儿积极思考和主动挑战的环境。如在区域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的需要或者兴趣选择材料,材料的投放应具有科学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三、有内容——“生活化”的区域环境规划

以某大班区域环境为例,笔者将班级区域环境划分为语言区、扮演区、美术区、科学区、生活区、益智区、建构区七个核心区域。各区域环境规划要结合主题,在其中融入幼儿生活中常见并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积极探索。

(一)语言区

语言区可设置在教室前的角落,用屏风遮挡,呈半包围状态。语言区设置专门的图书架、沙发、帐篷,幼儿可安静阅读或探索语言游戏材料。墙面、柜面上分别设置“书破了怎么办”“怎样自制图书”“推荐绘本”“我的阅读量”“小小故事板”等板块。靠窗的位置放置一个书架,并投放读书记录册,供幼儿分享、记录感兴趣的绘本。

(二)扮演区

扮演区相对独立,与安静的区域分离,可采用移动式的区域设置。该区域可划分为材料区、装扮区、互动区。孩子们在材料区选择扮演要用的道具或材料,在装扮区自主搭配服装,打扮自己,投入扮演游戏中。在互动区,音响、话筒等各类背景材料的投放,让孩子们更有兴趣、更愉快地投入游戏中。

(三)美术区

美术区干湿分离,干区可分为纸艺、泥工、成长档案等,湿区分为水粉及综合创意。美术区可用多个柜子划分出两个半包围区域,内含基础材料柜、废旧材料柜、展示柜,中间放置两张桌子,一张用于干区纸艺和泥工,另一张用于综合材料的创作。作品展示可分为已完成作品展示和未完成作品展示,且以多角度、多形式结合的方式呈现。

(四)科学区

科学区建议靠近窗边,能更好地利用风和阳光进行科学实验。科学区可放置一张长方形桌子,与水、光、电、力、空气等材料柜形成一个半包围区域。独立的小区域会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五)生活区

该区域可分为三块,一块是操作台,靠近水源,方便开展洗菜、洗衣服等需要水源的活动;中间可放置地垫,用于叠被子等大型生活材料的练习;侧面可作为自理能力任务区,引导幼儿结合图示自主探索和学习。

(六)益智区

益智区可根据功能划分为棋类、益智玩具类、数学操作类三个小区域。棋类区适宜放置在角落,相对安静;益智玩具类和数学操作类小区域可分别设置相应的材料柜,如数学区的材料可分为数与量、数的分合、规律排序、分类、空间关系及图形变变变六大类,每一类按一星、二星、三星的难度依次递增。有序的材料投放有利于幼儿安静、有序地开展区域活动。

(七)建构区

该区域可安排在相对热闹的走廊或户外平台,设置桌面建构与地面建构,投放数量充足、种类丰富的木质积木、自然物、废旧材料、半成品材料等。幼儿可结合设计的主题工程图示,分工进行建构活动。

四、有想法——“生活化”的区域环境创设要素

陶行知先生认为:“知识的学习应该深入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应该成为生活教育的内容来源,生活教育理论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在创设区域环境的过程中,要重视幼儿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生活化”的环境,引导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究知识,在实践中进步和成长。具体要求如下:

(一)材料投放有原则。区域环境中的材料投放要遵循教育性、适宜性、多元性、创造性、安全性和层次性的原则。

(二)色彩和谐适宜。教师可选用原木色或一种柔和的色系为主色调,以蓝色、黄色或绿色等其中一种颜色进行点缀,创设温馨、和諧、雅致的班级环境。

(三)区域划分巧妙。区域的合理布置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所以科学规划,合理划分是非常必要的。每个活动区域既要相对独立,避免干扰,又要保持不同程度的开放性。部分相关程度高、容易产生互动的区域应该相邻,用屏风、纱幔等通透的隔离物进行半包围的隔断分离,形成既相互独立又互通的整体。各区域要做到动静分离,如较吵闹的建构区可安排在户外平台。还可以设置一到两个流动区域,如在扮演区提供一个可移动拖拉箱,供幼儿在较吵闹的走廊或其他合适的地方表演。

(四)各区域标识明显。所有区域的挂牌可统一样式和材质,如用废旧纸板制作,贴墙放置,图大字小。可结合主题,选择云朵形状,并附幼儿绘画设计的规则图。各操作材料框正面可贴上数字标识,部分操作框反面贴上图案,方便幼儿寻找材料,标识中要融入学习探索的元素。

(五)幼儿参与创设。各区域可利用墙面、柜面或空间悬挂等形式展示幼儿作品,体现各空间与幼儿的直接互动。

(六)七彩游戏插牌。结合主题设计游戏底板,制作游戏插牌。例如区域游戏中七种颜色的插牌代表七个区域,幼儿每天可自选区域,教师根据幼儿插牌状况统计幼儿一周进区情况并加以指导。

(七)自然物和废旧材料的渗透。可结合主题,让幼儿主动搜集一些废旧材料丰富游戏材料。例如硬纸板、卷筒纸芯、瓶子、盒子、纽扣等,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资源转化为游戏材料,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最终转化为幼儿的经验。

总之,教师要明确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的宗旨,以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先进理论作为指导,重视环境与材料的交互作用,重视幼儿主动学习和自主意愿的发挥,重视环境与幼儿的互通等。教师要观察幼儿在区域环境中的发展与变化,有目的、有计划、细致地进行分析、反思和调整,使区域环境创设的价值最大化,让幼儿能真正地快乐学习,自主探索。在良好的区域学习环境中,不断提高幼儿的发现探索能力、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环洲幼儿园)

猜你喜欢

区域环境生活化创设
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建设现状与思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区域环境生态建设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在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