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2021-08-19刘欢
刘欢
陶行知说:“教育最重要的事是要给学生一种改造环境的能力。”良好的环境对幼儿起着引导和激励的作用,会吸引幼儿去探索、思考,去参与实践。幼儿园环境创设要以幼儿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的主动探索为核心。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能不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在探索中学习和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为此,我们要启发和引导幼儿讨论问题,鼓励和帮助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大胆地想、勇敢地试。
一、幼儿化的标志显现——给每个幼儿良好的习惯榜样
环境创设绝不仅仅是幼儿和教师兴致所至的摆放和罗列,它需要教师有运筹帷幄的思考和統揽全局的能力:环境布置能不能让幼儿深入而又有序地进行活动?幼儿能不能在活动中放开手脚、不受环境陈设的限制?这些问题在环境创设前,教师都要做到胸有成竹。尽量不要在幼儿和环境进行互动时才发现问题给予补救,从而影响幼儿的活动兴趣和效果。例如教师在布置区角游戏“动物天地”环境时,在“动物天地”门口贴上了四双小脚印,这就意味着只能有四个小朋友进入“动物天地”里面游戏。当四双小脚印上放满四双小鞋子以后,轩轩也想进去玩,可是他知道自己的鞋子没地方放了,所以轩轩只好在“动物天地”门口观望、徘徊,始终没有进去。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师设计小脚印的出发点是为了增加游戏环境的趣味性。幼儿进行游戏时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有的是教师通过语言告知幼儿的,还有的则体现在游戏环境的布置中,这样就要求教师在环境创设前未雨绸缪,充分考虑到幼儿游戏时可能会出现的矛盾和冲突。环境陈设应做到既美观又合理,既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又能让幼儿专注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只有这样,环境创设才能在幼儿活动中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
(一)生活标志无处不在
幼儿活动中的一些习惯和注意事项都可以用鲜明、形象、富有童趣的标志来表示。如在生活习惯方面,可以在活动室设立专门的“生活角”,为幼儿提供一些图书、图片,“哪个孩子习惯好”的图片是让幼儿寻找书写习惯最正确的孩子,找到后贴上五角星,这样时刻提醒幼儿注意保护视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学习标志潜移默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活动有了规则,就有了安全和规范,利用标志暗示活动规则是幼儿教师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教师难以全面照顾的活动,如滑滑梯、荡秋千等,可以在醒目的位置贴一些相应标志,告诉幼儿排好队,不要拥挤或倒着爬滑梯等。标志的制作应色彩鲜明、构图简单、富有童趣、大小适当、含义明确,使其具有标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并让幼儿参与标志的设计、修改和布置。在各个活动区域内明显的地方,贴一些能够体现该区域活动内容或特点的标志,便于幼儿选择活动。
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有幼儿精心布置的属于他们的环境,每个墙壁、每个走廊都展现了幼儿的个性,都印满了幼儿成长的足迹。这是完全属于幼儿的版面,小小的成长快乐、可爱的稚拙童年,都在这里留下了鲜明的足迹。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感受榜样的力量,同时增强自信心。
二、环境创设的空间和时间要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一)幼儿园游戏环境应该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时间阶段陈设出来
在陈设区角游戏环境时,如果把比较热闹的角色游戏“美食天地”和比较安静的益智游戏陈设在一起,势必会造成游戏时幼儿的相互影响。益智区的幼儿无法专注进行益智活动,在“美食”的诱惑下,他们很快就会放弃益智游戏,加入“美食天地”的游戏活动,这样又会打破“美食天地”的人数规则,从而影响“美食天地”的游戏效果,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如果教师在环境创设之初就考虑到这一点,将热闹的“美食天地”和同样热闹的“美美发廊”陈设在一起,那么不但不会相互影响,还能促进两个游戏间的互动:“美食天地”的孩子在品尝过美食以后,可以到“美美发廊”做个漂亮的发型。同样,“美美发廊”的幼儿也可以在做完发型以后到“美食天地”品尝美食。不但如此,诸如此类的游戏环境都可以陈设在一起,这样就会促进游戏之间、幼儿之间的互动。由此可见,教师通过游戏环境空间上的合理陈设可以提高游戏的教育作用。
(二)区域环境空间布局要有一定策略
一开始,班级对于区域的划分并不明显:建构区在教室前方;美工区在教室南面;阅读区和生活区靠近北面;益智区、科学区用柜子隔开,地方较小;自然角也没有与各区域联合,单独存在于阳台;教室与午睡室的外部区域也没有合理利用。区域空间显得狭窄又拥挤,每次开展区域活动时,由于空间小,游戏的选择性也不多,偶尔还会因为选哪个游戏而发生争执。
在阅读各种书籍后,我对班级区域的空间布局有了新的认知。有本书中提道:“适宜的空间布局是区域活动有效实施的前提。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活动需要,合理安排适宜的活动区域,设计独特的空间布局,提供有准备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在良好的区域环境中学习和发展。”带着思考,我们开始了班级区域的整改,首先根据各区域的特点设计了班级区域规划图。将安静、需要思考的阅读区放在角落里,利用钢琴与其他区域做了一个间隔;将科学区与益智区分开,科学区靠近自然角,两个区域可以进行互动;将墙壁变成幼儿操作的第二个“桌面”,并且将益智区的空间拓展到教室中间的地面。我们将美工区和建构区移到教室外,生活区则靠近门口。对于这样的划分,幼儿都很喜欢,因为他们有了更多空间,也使区域空间设置为活动服务,为幼儿服务。
(三)材料的投放要有一定的目标性
区域划分好,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之前的区域很拥挤,工具篮也不多,因此很多材料都混在一起,一来工具篮没有固定的位置,二来幼儿取用材料、工具时也总会放错,经常找不到自己所需的材料。和孩子们商量后,我们决定来一次材料、工具大整理。我们用小纸片记录有哪些材料和工具,再将材料和工具分类摆放。班里几个绘画比较好的女生自告奋勇想来设计标记。但设计标记并不容易,因为做完标记后最重要的是能让每个小朋友都理解,孩子们一致认为陈诺和陈紫嫣的标记最清晰,最后大家一起选择她俩的作品来做标记。利用几次区域活动时间,她俩仔细辨认着每个工具篮中的材料和工具,用简单清晰的图画做着标记。有了标记,我们又让幼儿根据标记重新整理了所有的材料和工具。虽然用时很久,但孩子们看着自己整理后的区域,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充分发挥展示板在环境创设中的优势
幼儿优秀作品展示板陈列在幼儿园的走廊中,幼儿每天来园、离园潜移默化地受到这些榜样的熏陶,可以激发幼儿更多、更广的兴趣。幼儿的作品很多,每一个活动中的成果都可以成为幼儿的作品。为了把这些作品保管好,呈现幼儿在某一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过程,我们特意设计了幼儿成长档案,并设置了绘画作品、数学操作、手工作品、游戏收获、其他成果等栏目,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了有价值、有创造性的幼儿作品。每一次活动结束后,教师通过观察,对幼儿进行合理的分析评价与反馈,也可以让家长进行评价,然后把作品收集进幼儿的成长档案。幼儿成长中的评价能让幼儿及时改正和学习,可以让幼儿在观察、记录、评价、反思实践中成长。每一份作品都是幼儿努力的成果,都是给幼儿的鼓励和肯定。
四、教师要转变观念
一些教师有这样的感慨:幼儿对他们辛苦创设出来的游戏环境不感兴趣。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环境陈设不够美观,不能吸引幼儿的眼球;有的是因为游戏项目本身就不能吸引幼儿;还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原因,那就是游戏环境陈设一成不变,教师没有随着时间的变化更换各种游戏环境。例如游戏“玩具超市”连续陈列了一周,幼儿连续玩了一周,等到第二周教师再将“玩具超市”陈列出来,幼儿还会对它感兴趣吗?就像每天都吃同样的菜,胃口都没了,当然就不愿意再吃了。如果我们把各种游戏罗列出来,统筹规划,制订出一个计划,每天都能布置出不同的游戏环境,将各种类型的游戏全面而又不雷同地穿插于每一周的每一天,不断变换花样,不断给幼儿以新鲜感,幼儿的活动兴趣又怎么会消失呢?教师在环境创设中不但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还要灵活机动地从空间和时间上加以考虑,力求环境创设更加有利于引导幼儿的活动,更加有利于促进幼儿和环境之间、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我们预想的环境创设对幼儿的教育目标。
总之,要想通过环境创设激发幼儿的潜能,就要让幼儿与环境进行和谐互动,让宽松、和谐、平等、自由的氛围促进环境与幼儿的对话,让幼儿活动的空间活起来。创设一个有益于幼儿的环境是当代教育的重要趋势。幼儿教师工作的重心要转向对环境的创设,要使幼儿与环境共存始终。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开发区夏驾幼儿园晨曦分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