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SD 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21-08-19卢玖菊徐伟春张陈晨陶丽乔磊
卢玖菊 徐伟春 张陈晨 陶丽 乔磊#
(1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河南郑州450003;2 河南省肿瘤医院 郑州450003)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消化道良性肿瘤的常用微创术式之一。 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相比,ESD 能够整块切除直径>2 cm 的较大病灶,并可控制切除大小、形状,还能严查切缘有无癌细胞残留,也可切除溃疡性病变[1~2]。 ESD治愈率高,治疗效果与外科手术相似,具有创伤轻微、操作时间短、不改变胃肠道结构、恢复快等优点,临床应用广泛[3~4]。但部分患者ESD 术后会出现食管狭窄,此类患者需进一步接受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食管扩张等治疗,增加了患者痛苦和医疗费用,甚至可能诱发穿孔或出血等严重并发症[5]。 本研究分析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SD 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在本院行ESD 术治疗的96 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经内镜、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非食管黏膜环周切除;首次接受ESD 治疗;肿瘤侵犯深度未超过黏膜下层上1/3;年龄≥18 岁。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严重精神障碍或精神疾患;合并凝血障碍性疾病;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既往有食管外科手术史、放疗史;合并胃、十二指肠多发性病灶;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研究方法 经医院病历系统收集、整理入组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既往病史(糖尿病、高血压等)、吸烟史、饮酒史、性别、病变形态、病变部位、病变纵向长度、组织浸润深度、操作时间、病理类型、黏膜环周缺损范围等。
1.3 观察指标 分析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SD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 软件分析数据,用()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 用 χ2检验, 多因素使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SD 术后发生食管狭窄情况 96 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SD 术后发生食管狭窄12 例(12.50%)。
2.2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SD 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黏膜环周缺损范围、组织浸润深度与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SD术后发生食管狭窄有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既往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性别、病变形态、病变部位、病变纵向长度、操作时间、病理类型与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SD 术后发生食管狭窄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SD 术后发生食管狭窄单因素分析()
表1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SD 术后发生食管狭窄单因素分析()
指标 发生食管狭窄是(n=12) 否(n=84) χ2/t P年龄(岁)性别[例(%)]男女既往病史[例(%)]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例(%)]有无饮酒史[例(%)]有无病变位置[例(%)]食管下段食管中段食管上段病变形态[例(%)]凹陷型浅表型隆起型65.14±6.68 9(75.00)3(25.00)3(25.00)2(16.67)4(33.33)8(66.67)3(25.00)9(75.00)4(33.33)7(58.33)1(8.33)5(41.67)5(41.67)2(16.67)63.72±6.85 51(60.71)33(39.29)11(13.10)22(26.19)19(22.62)65(77.38)15(17.86)69(82.14)39(46.43)43(51.19)2(2.38)49(58.33)27(32.14)8(9.52)0.674 0.406 0.502 0.524 0.430 0.127 0.204 0.025 1.409 0.512 0.722 0.651 0.874 0.494 1.3180.517
续表
2.3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SD 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显示:黏膜环周缺损范围可能是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SD 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高危因素(P<0.05)。 见表 2、表 3。
表2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SD 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影响因素变量赋值
表3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SD 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ESD 是公认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微创手段,基本不会产生病灶复发、残留与改变胃肠道结构问题,但术后狭窄不容忽视[6~7]。 食管狭窄发生与黏膜下层炎症反应和纤维化、黏膜延迟愈合、固有肌层萎缩等因素密切相关,吞咽困难是其主要症状,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吸入性肺炎,增加患者痛苦[8~9]。 早期了解、掌握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SD 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干预,是减少食管狭窄发生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中,黏膜环周缺损范围可能是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SD 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高危因素。分析原因在于:黏膜环周缺损可诱发急性炎症反应,导致患者出现医源性深溃疡, 促使食管局部黏膜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导致大量胶原沉积,引起食管壁纤维化,促进食管狭窄形成,而病变范围越大则溃疡形成范围越大,会相应增加纤维化范围,提高食管狭窄发生风险。另外,黏膜环周缺损范围大者切除范围也相应较大,患者术后食管壁顺应性恢复缓慢、炎症反应延迟消退, 一定程度上也会提高食管狭窄发生风险[10]。 按照患者黏膜环周缺损范围不同需实施相应的预防性治疗, 当其管腔环周<50%时患者食管狭窄发生率相对较低, 术后无须实施相应的预防治疗,若管腔环周50%~75%时,可口服泼尼松等激素治疗,若管腔环周>75%,则预防性口服激素,或使用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治疗。
综上所述, 黏膜环周缺损范围可能是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ESD 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