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认识考试杜绝违法作弊行为

2021-08-19云舒

青春期健康 2021年15期
关键词:侥幸心理黄某真题

文/云舒

每年的高考季,不仅学生紧张,家长更是倍感压力。此时,便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学生与家长的侥幸心理,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实施诈骗,非法敛财,如售卖高考试卷答案,这是最为典型的诈骗手段。

此外,除高考这类大型考试,还有很多其他专业性考试,也存在违法作弊行为。这里提及的违法作弊行为,包括售卖真题、答案,找人替考、代考等。有些不法分子是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真题等有效信息,还有些不法分子则是利用假答案牟财。

利用侥幸心理非法敛财

2021年5月26日,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警方接群众报警称:有人在网络上以“出售高考试卷答案”为由,骗取家长及考生钱财,已有多名学生和家长表示上当受骗。全椒县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经过多警种合作,警方快速破获3起网络买卖高考试卷答案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10余万元,并于5月27日,在全椒县襄河镇将嫌疑人黄某抓获。

黄某现年21岁,江西人,高中学历,目前处于无业状态。2018年,准备参加高考的黄某,通过网络购买高考答案被骗了几万元,这导致她无心学习,开始浑浑噩噩地度日。2021年初,黄某因为参与网络赌博欠了很多钱,无钱还债的她想起了自己的被骗经历,便萌生了骗钱还款的想法。

3月,她注册若干个QQ号,通过搜索,潜入多个“高考考生家长群”“高考交流群”,谎称自己有特殊渠道,可以买到今年高考试题的答案。在群内,她一人扮演多个角色,既是“卖家”又是“买家”,一唱一和,制造出答案卖得很火爆的虚假现象。不少考生和家长信以为真,私聊她询问详情,后黄某以每科目1.5万元的价格,将“答案”出售给家长及考生。

但事实却是,黄某手上连一份伪造的答案都没有,她使用的还是模仿自己之前被骗的套路。如果有人有意购买,黄某就称“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钱打来,高考前两小时再统一通过软件发送答案”。后因为给不出所谓的“答案”,黄某便拉黑了很多购买者,导致东窗事发。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国家考试中作弊、代考等行为属犯罪

几乎每年高考,都会有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或相关考试交流群中兜售所谓的“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并打着“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人口号,吸引广大学生和家长步入歧途。学生与家长应当明白,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极其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的工作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考试作弊的手段和器材也越来越先进。比如,隐形橡皮擦、针孔摄像机、微型耳麦等科技产品的出现,大大增强了相关部门监督管理的难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 【组织考试作弊罪】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代替考试罪】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因此,无论是作弊、代考、替考,或是非法获取试题答案,他们的行为已触犯法律。广大考生及家长都不要以身试法,因侥幸心理而购买这些“答案”,考试没有捷径。

强化法律意识,知法守法

高考等国家考试中一旦发生作弊行为,轻则取消成绩、延期考试,重则违法犯罪入刑、留下案底。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切勿以身试法,贩卖、购买考试作弊文件或器材,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求学之路,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其前途尽毁。不要因一时糊涂,抱憾终生。

不少学生存有侥幸心理,一是因为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应对学校组织的各种校考时,已有了作弊行为,甚至通过作弊取得优秀成绩,作弊行为已成了习惯。二是没有意识到高考作弊的严重性,将其性质等同于一般的校考,不明白被发现作弊的后果是什么。

与此相似,不法分子同样会利用学生、家长的侥幸心理,通过伪造文件、假冒高校招生人员等手段,打着某高校“内部招生指标”“定向招生计划”“补录名单”等名义,实施诈骗。

为了保证教育的公平、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升学,首先学生与家长应正确认识考试作弊行为,自觉抵制违法行为的发生,坚决维护绿色考试环境。其次,学生在对待日常的小型考试时,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校方应向学生和家长宣传考试作弊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最后,高校招生录取都有其严格的工作流程,家长应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招生政策,及时了解录取规定及相关补录要求。

无论面对何种形态的作弊与骗局,学生与家长都应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杜绝作弊行为的发生,不与犯罪分子同流合污。

猜你喜欢

侥幸心理黄某真题
玩转高考真题
一口唾沫引发互殴: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
侥幸心理是颗大毒瘤
之所以
女子向纠缠示爱男子扔砖头致人死亡 被诉故意伤害罪
中考英语真题演练(一)
高考真题训练之化学反应原理
偷自家的东西犯法吗
《守株待兔》续写
黄某的行为是包养情妇还是通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