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叩齿益长寿
2021-08-18韩沐真
韩沐真
我国民间自古就有这样一句谚语“清晨叩齿三十六,到老牙齿不会落”。年老齿全说明身体非常健康。据文献记载,1400年前梁武帝时的医家陶弘景,年过八旬,齿紧完好,身体健壮,他的主要健身方法就是叩齿法。他认为“齿为筋骨之余”,叩齿会时筋骨健壮,精神爽快。明代有位长寿者叫冷谦,史载活了150岁,他的长寿经验是“每晨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遍”。据说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也有叩齿健身的习惯,他曾说,一过半夜,披上上衣,面向东南,盘腿而坐,叩齿三十六下,当会神清气爽。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最久、寿命最长的皇帝,他的长寿秘诀之一也为“齿宜常叩”。所以说,牙齿不仅仅是咀嚼器官,还与健康息息相关。
人们一般都认为,牙痛不是病,而世界卫生组织则把引起牙痛的龋齿和牙周病列为全世界重点防治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口腔健康是关系到全人类健康水平的大问题。现代医学证实,口腔疾病可以引发多种疾病,如心脏病和胃病,就与牙周炎有关。
叩齿的方法主要有三,即轻叩、重叩、轻重交替叩。一般来说,牙齿好者宜重叩,牙齿不好者宜轻叩或轻重交替叩。据古时典籍介绍,晨起时宜叩齿;叩齿时要求心静神凝,自然闭口,先叩臼齿三十六次,次叩门牙三十六次,再错牙叩犬齿各三十六次,最后用舌舔牙周三五圈,将口中产生的唾液分三口咽下,即告结束。每天只需花两分钟的时间,即可收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当然,古人提及晨起叩牙三十六下的方法,其实在一天中无论何时做均可,次数也不必限制在三十六下,适当多些更好。
宋代养生家蒲虔贯还认为,在大小便时叩齿,对排泄功能有所裨益,因此时叩齿会使注意力转移,降低了尿道和肛门括约肌的紧张度,使其功能更自然和通畅。另外还有一种紧齿法,即在小便时踮脚、闭目、屏息,上下牙紧紧咬合。这叫“闭天门”,能使牙齿紧固,还有助于尿液的顺利排出。
叩齿是我国古代的牙齿保健法。叩齿不但能固齿,還能补肾气、益精髓。通行的做法是,每天早晨刷牙后,先叩臼齿(即磨牙)30~50次,然后叩切齿(即门牙)30~50次,力量先弱后强。一般坚持2~3个月,原有的齿龈松浮消失,精神振作,腰膝强健。如已有牙病,用力叩齿有明显疼痛者,可用舌尖舔牙根之间,每日坚持,以柔制刚,亦可收效。
叩齿和食玉泉配合效果更佳,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称这种方法为“炼精”。玉泉就是口中的唾液。方法是舌舔上腭,漱口中唾液,使唾液渐盈满口,灌至舌根,然后分三次咽下。如此每天度三次,称为三度九咽。食玉泉可在叩齿结束后进行,大医学家陶弘景认为,“食玉泉者,令人延年”。
现代医学证明,唾液腺中腮腺和颌下腺分泌的腮腺素,与间叶组织如纤维结缔组织、网状内皮组织、肌腱韧带、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等发育营养有关。唾液分泌障碍会引起皮肤萎缩,皮肤弹性降低、色素沉着,以及脱发、皮脂腺减少和变形性脊椎病等老年病。食玉泉法正是通过促进腮腺素分泌来改善头发、皮肤、骨骼的功能,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所以老年人常“叩齿”和“食玉泉”能达到长寿的目的。
现代食物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牙齿的咀嚼功能相对减弱,经常叩齿就更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