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重塑: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更新行动
2021-08-18孙博张晓诗黄婷婷
孙博,张晓诗,黄婷婷
1.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100102;2.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北京100102
城市更新在经历了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清除贫民窟为代表的物质更新到六七十年代关注社会公平的综合更新改造,再到七八十年代以市场为导向的旧城再开发的三个重要阶段,其宗旨是为了保证城市永续发展,而且城市更新政策及实践本身也在根据不同时期的城市问题而不断更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出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准确地研判我国城市发展新形势,对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十四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城市更新的目的强调在持续不断的更新过程中,将城市文化贯彻始终,推动产品和消费结构升级,以文化创意引领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延续,激发城市活力,再造城市价值,同时,通过相关政策的保驾护航,最终提升城市品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城市有机更新[2]。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更新的手段之一,在实践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一系列的更新实践中唯一不变的是城市的文脉,让更新后的北京依然是北京,更新后的广州依然是广州,才是城市更新行动过程中进行城市文化塑造的目标所在。因此,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更新也是在中国城市化进展下攻克“千城一面”现象的关键。
城市结构的重新梳理、空间形态的重新构建、生态环境的重新整治、历史文化的持续传承等都是城市面临从规模转向质量过程中,通过城市更新行动亟待解决的城市问题。2004年,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成果指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向文化积累厚重的城市转移”[3]。城市作为文化的容器,记载着人类文明的同时也不断影响着社会总体文化的发展[4]。反之,文化的发展也反作用于城市的发展理念。而城市文化越来越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核心价值所在[5]。现代化建设中空前高速的城市建设扼杀了其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恰恰与城市特有的文化密不可分,同时是城市精神的重要体现[6]。艺术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传播的直接载体,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气质所在。可以说,在进入“美学时代”的城市发展,使人们对“美的城市”具有无限追求。在这一轮城市更新的行动中,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传承和城市精神重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城市美化”运动与“城市复兴”运动
19 世纪末工业扩张和人口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的面貌,这一时期西班牙巴塞罗那《赛尔达规划案》和《裴塞拉案》的设立可以看作是“城市美化运动”的起源,极大推动了公共空间和雕塑创作的发展。1900 年,美国华盛顿几乎同时期发起“美化城市运动”,城市面貌成了公众讨论的热门话题。20 世纪70年代,城市在经历了二战创伤的修复后,迫切需要开展以“城市复兴”为核心的深刻城市革命。艺术给城市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
1999 年,《迈向城市的文艺复兴摘要》一书将“城市复兴”一词理论化,成为现代城市建设领域的理论基础。书中强调了以设计为主导的城市复兴进程的优势,典型代表案例为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和伦敦泰晤士河南岸艺术区改造。在此理论思潮的基础上,当今城市建设越来越强调整体设计的核心作用,也更注重历史文化与文脉的延续。
二、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更新
在城市建设开始将艺术和美作为目标的“软城市”新时期,公共艺术必须从一个单纯的艺术学科领域中抽身出来,不仅仅是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直观显现。因为,它在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的同时还培育着公众的审美和创新精神,直接并显著影响着当今的城市精神面貌。目前,公共艺术正经历从装点城市到激活城市,是公共空间焕发新的文化活力的关键节点。公共艺术在塑造城市精神,促进城市更新方面大致从以下三个层面发生作用。
(一)公共艺术丰富城市更新的“公共性”
公共艺术与城市更新的“公共性”是彼此核心价值理念的呼应。“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是其最重要的文化价值。公共艺术把“公共”的概念作为一种对象,针对“公共”提出或回答问题,从此角度来看它潜移默化地对城市精神带来富有创新价值的推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把握改造重点”和“坚持居民自愿,调动各方参与”两项基本原则[7]。并提出“健全动员居民参与机制”,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要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居民自治机制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城市精神的重塑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共建,而公共艺术在激活城市公共空间的同时催生出富有创造力的公众精神,循环往复,形成可持续促进机制。
(二)公共艺术激活城市空间促进城市更新
现今城市公共艺术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物质形态建设,而是要对城市文化风格以及人文精神带来富有创新价值的积累。让艺术成为植入城市肌体的一粒种子,激活城市公共空间,恢复城市历史记忆,创造城市新的人文与场域精神。建立城市宜居艺术的生存环境成为公共艺术最重要的努力方向,进而推动城市更新实践。
(三)公共艺术立法是促进城市更新的政策保障
西方国家通过立法设置“公共艺术百分比”这一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文化政策,将艺术与城市规划、经济旅游、社会福利等因素紧密联系起来。1959年费城成为第一个通过“公共艺术百分比”条例的城市之后,美国、欧洲等地各个城市开始掀起公共艺术浪潮。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探讨公共艺术,经过多年的努力后受到政府关注。近年来,公共艺术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城市文化建设和空间艺术营造中。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应有完整的公共艺术设置配套流程,包括政府如何成立委员审议各项送审案件、建筑物所有人与工程主办机关如何成立执行小组、如何取得公共艺术、设置经费如何编列、民众如何参与、公共艺术如何管理维护等事项。因此,公共艺术立法为城市更新相关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律支撑,使之形成良性循环。
三、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更新的实践案例
可以说在城市更新中的公共艺术介入是一种更为广义的公共艺术,不仅仅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公共艺术、城市雕塑和建筑天际线,还包括根植于城市文化、激发城市活力和创造力的一切行动,城市品牌、视觉图像、科技、交互、活动、娱乐、事件,等等。比如以面为结构的城市更新项目-德国汉堡的Oberhafen废弃火车站的改造计划、以线为结构的-美国纽约高线公园,或是以点为结构的北京大栅栏更新计划。从组织形式、资金构成、实施措施、意义影响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公共艺术在城市更新项目中所进行的城市文化塑造的努力,这种城市文化塑造不仅有向以往看的追溯,同时有看向未来的前瞻。
(一)以面为结构——德国汉堡奥博哈芬(Oberhafen)废弃火车站改造计划
德国汉堡是仅次于荷兰鹿特丹的欧洲第二大港,是欧洲最重要的中转海港,它始建于1189 年,曾在中世纪的贸易联盟中发挥过关键作用。到19 世纪60 年代,由于集装箱运输方式的更新与发展,传统的港口运输方式被取代,原有仓库及港口设备被淘汰,造成房屋和设备废弃与闲置,此外,由于港城建立之初,仓库和工厂的建设挤兑了港城原住民的居住空间,从而给汉堡港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障碍。
作为城市“发电机”——整个汉堡市的动力源,对汉堡港口的改造成为时任市长福舍劳博士最具魄力且明智的决断。作为欧洲最大的内城开发项目,汉堡港口新城的目标是在157公顷的区域内建设一座全新的滨水特色新城(见图1),以点带面,按区域进行城市更新,激活城市动力源,激发城市活力。
图1 汉堡港口新城改造区域,H区为奥伯哈芬港区
有西方学者调查研究认为,“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是一种会破坏城市原有空间结构的更新方式,会降低城市活力和减少多样性的风险,并且可能加剧社会群体分离”[8]。但是,该项目与其他滨水城市大型开发项目的不同之处在于,港口新城以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标准,关注防洪供暖等基础设施的改造方式,并始终把文化艺术作为考虑要素,兼顾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混合空间的开发建设,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在努力将汉堡内城面积扩大40%的同时,仍成功实现城市更新和城市魅力转型。
汉堡政府将汉堡港口新城整个改造计划委托给汉堡港口新城有限公司(GmbH,原名港口和区域开发有限公司(GHS)),该公司承担“城市和港口政府专用基金”以及与项目相关的开发管理工作。该项目采用“横向机制”原则,广泛采用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士的综合计划,其中包括工程师、城市规划师、地产开发商、经济学家、文化学者、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景观规划设计人员等。规划方案是在历经近十年之久的前期开发规划准备工作的多次讨论沟通后才拟定而成。
作为汉堡港口新城项目中的一部分,奥伯哈芬(Oberhafen)港区(见图2)总面积8.9 公顷。它以文化与创意为改造目标,将该区域极具特色的约占6 000平方米的长条形谷仓、多层临街建筑改造成充满艺术气息的画廊和艺术工作区,定期举办文化艺术活动,为新城大学生建立影棚等艺术工作室,以及实验、创意和聚会场所,从而吸引文化和创意用户,重新赋予这座古老的工业区新的魅力。足球场等滨水运动休闲设施也被计划放置在社区空地,提供给港口新城的儿童和青少年更多的娱乐选择,并作为该新城的高中、小学和当地社团体育活动的可选场所。该区域还提供餐饮服务,增强区域公共功能,促进城区与港口新城其他城区一体化,重新激活港城活力。
图2 汉堡港口新城改造区域鸟瞰图
奥伯哈芬港区的改造计划不再以制定新的城市概念为目标,而是从实际出发,在原有厂房仓库的基础之上,利用多元的文化艺术活动(见图3),以点带面、持续稳定的激发港城活力。从初步对现有建筑进行防洪修护和新用途的重新利用(见图4),到吸引以文化和创新为主的投资,到最终创造500个就业岗位,平衡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关系,逐步进行城市更新,避免大规模城市更新中容易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重现港区魅力。
图3 汉堡港口新城改造区域老火车站内展览
图4 汉堡港口新城改造区域老火车站外休闲空间
对于汉堡而言,港口新城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大型房地产项目,而是兼顾生态、文化、艺术、经济多重要素。以艺术引领城市创新的核心思路,保留城市文脉的同时循序渐进的建设改造,进行持续不断的城市更新,以此实现根植于城市历史文化的精神和气质重新焕发活力,让城市历史的痕迹在新城中呈现出新生的魅力,从而催化城市文化生长,吸引新的居民,培育城市的创新价值。
(二)以线为结构——美国纽约高线公园
坐落于美国纽约曼哈顿最繁华的中城商业区,比邻帝国大厦和洛克菲勒中心等地标性建筑,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在20世纪30年代曾是一条串联肉类加工厂和哈德逊港口的专用货运铁路线。随着高架铁路被洲际铁路代替,此运线运量逐年下降,最终于1980年弃用停用。
20余年的荒废过程中,废弃的高架铁路结构虽然保存完好,但铁路沿线杂草丛生,破败不堪,因此割断了与其他地区的联系。1999年,约书亚戴维和罗伯特哈蒙德成立非营利组织高线之友(FHL),提倡保留并再次“启用”这条废旧的铁路线。2004年,在纽约市议会的支持下,由Field Operations牵头设计,以保留此条铁路线为设计线索,巧妙地串联多个纽约街区,构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空中花园生态绿廊,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见图5),为纽约市带来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图5 高线公园鸟瞰
高架铁路总长约2.4公里,通过整体空间的改造设计,保持了良好的连续性,相比于其他线性城市公园,未因城市交通隔断或打破“线性”特征,将旧铁路线完好留存。这不仅留存了一段重要的城市记忆,还围绕这段城市历史的物理空间,构筑了一个全新城市文化的场域,激发周边居民更加热爱自己所在的城市与居住环境,让这条古老的铁路以全新的面貌成为城市文化生长的孵化器。
该设计工程自2006年起开工,从南端到北端共分三个阶段实施,分别于2009年、2011年、2014年逐步落成并对外开放。
第一阶段改造从南端甘斯沃尔特街至西20街,约0.8公里,以混凝土和绿色景观带进行改造(见图6),并在某区段保留了铁轨和野生花草,加以轮廓灯点缀装饰,枯败的野花野草在柔和的灯光下,映衬着铁轨的轮廓,好似诉说城市的历史故事。第二阶段改造从西20街延伸至西30 街,新增了多个公园入口和升降电梯,以及无障碍通道。此外,园中景观小品的设计为绿色廊道平添了更多趣味(见图7)。第三阶段改造位于西30街和34街之间,该段计划由基金会和支持者提供经济支持,启动“铁路战场复兴”运动,进一步刺激投资,增强社区活力建设。
图6 高线公园休息空间
图7 高线公园广场节点
高线公园的改造计划不局限于单纯的公共艺术品,而通过广义的公共艺术概念,以多种形式的改造方式,将艺术植入城市肌理,打造现代纽约新地标。高线公园的成功也证明,以文化艺术为导向的城市更新可以激发创意、延伸喜悦,从而带动整个城市活力,塑造新的城市面貌,带来更大的经济社会利益。
(三)以点为结构——北京大栅栏更新计划
大栅栏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经济市场改革也并没有给大栅栏带来转好的趋势,虽然该区域相对来说将旧有的城市肌理和历史原真得以保留,但并未保住其在北京城中的重要地位。这里居民及游客人口众多,无论是拥挤的居住条件,紧张复杂的新邻里关系,残破的历史建筑,不那么完备的基础设施以及公共空间的缺失,使得一些胡同里原本极有特色的传统商业或是仅存为数不多的手艺人逐渐沦落为全球化和快餐式旅游的牺牲者,“大栅栏”名存实亡。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大栅栏的城市更新计划启动于2011年[9]。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主要负责该区域的保护与复兴策略的实施[10]。伴随着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大栅栏地区的旧城有机更新计划逐步展开,以创新实践实现区域内微循环改造项目开始一一落实[11];与此同时,在运行机制的构建中,成立了作为开放工作平台的大栅栏跨界中心(Dashilar Platform)[12],促进了政府与市场的直接对话,将实施管理及协商流程扁平化。通过建立城市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商业运营方以及当地居民之间的合作[13],形成横向协同机制,各方共同探索并实践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有机更新的新模式。至此,大栅栏更新计划已持续十年之久。事实上,大栅栏更新计划策略将“区域系统考虑”作为顶层策划内容,其下进行实践层面更为具体的“小区域微循环有机更新”[14],根据整体策略推进、践行区域针灸式的艺术节点更新策略,从而,通过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弹性操作的艺术节点编织成隐形的网络,并通过各艺术节点的相互作用促使其与社会、历史、文化,甚至是城市空间脉络相关联。而各艺术节点也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区域的文化内涵,除了艺术作品、艺术商店、艺术机构外,甚至包括定期承办的艺术文化活动。通过常住居民、商铺店主、企业单位等与建设方在项目中的共同参与模式,打破了原来以“单一主体实施全部区域改造”再进行商铺租赁的被动更新方式转变为“在地居民商家合作共建、社会资源共同参与[15],权利与义务并重”的主动改造,从而区域内的新“生态”开始形成,将平台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在2011 年和2012 年的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大栅栏地区的艺术更新策划还包括了策展和临时商店等形式[16]。一个北京国际设计周,引发了关于该地区转型至公共领域的广泛讨论和思考,这成为了大栅栏地区城市更新开展的契机。于是,2012年,资本方对大栅栏区域的商业及艺术项目的投资上产生了重大的意向。2013年,在之前两年合作的基础之上,北京国际设计周与大栅栏跨界中心继续合作新的策划项目,如“大栅栏新街景”“大栅栏领航员计划”等,承担了大栅栏区域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激活城市更新空间的使命,具有创新价值的更新策略层出不穷,再一次把几近萎靡的大栅栏带入更广泛的大众视野。如今的大栅栏已然建设成为常住居民、创业新生力与各国游客、新老业态互相混合的可持续社区新“生态”,逐步复兴大栅栏本该有的繁荣景象[17]。
四、结语
本研究从不同尺度、不同规模,以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更新的实践案例,在成效上的表达更多地提供给受众思考的余地,关于物理空间的思考,关于人情世故的思考,关于在地性的思考,关于城市精神重塑的思考,等等。它不仅仅是在解决城市美感或美育的问题,而是试图将城市精神重塑,放到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中进行探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