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融合产业共生助力实现乡村脱贫振兴的安基山模式调研
2021-08-18方跃金佳丽
方跃, 金佳丽
(1.临海市安基山青创农场,浙江 台州 318000; 2.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3.浙江农艺师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1)
农业农村的发展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落后,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短板[1-7]。逐步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同时,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质量[8-20]。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为此连续15 a发出聚焦“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可以看出,如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所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大课题[21-29]。深入乡村,调研典型,总结模式,对乡村振兴模式进行研究,对于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020年3—10月,我们采用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以及线上线下访谈等方式,以浙江省台州市临海白水洋镇安基山青创农场及其周边21个乡村为调研对象,重点调查安基山青创农场的发展经历、经营模式、与周边乡村之间形成的产业共生关系,以及周边典型乡村的产业和经济发展现状。本次调研基于农业经营体与体育资源的嵌入关系,研究了资源融合产业共生助力实现乡村脱贫振兴的安基山模式,总结了拓展农村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以期为浙江省甚至全国的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1 一杯茶、一顶伞,实现资源融合、产业共生
1.1 一杯茶,寻根江南植茶始祖——乌岩春茶场发展历程
乌岩春茶产自台州临海市白水洋黄坦安基山景区。旧传葛玄植茗于此,为江南植茶始祖。又有《临海县志》记载:临海产茶历史悠久,相传汉时葛玄植茶于盖竹山(今汛桥镇)。明洪武初,芽茶已列为贡品。嘉靖年间(1522—1566年),旧志有“上云峰茶,味异他处”“出延峰山者佳”之语。
乌岩春茶,在明、清和民国时期产量较少,只在山区梯田岸、地坎上零星种植、传承,主要销售点为黄坦、天台、白水洋等几个市集。1958年,白水洋镇黄坦洋公社兴办了社办水力茶厂(图1),周正甫任社长。同年,成立茶叶专业生产队,从此改变了手工制茶的状况,逐步实行机械制茶(图2)。1960年开始向温州农具机械厂购入58型茶机。同时引进福鼎、鸠坑、迎霜、翠峰等良种,丰富了茶叶的品种,增加了茶叶的产量。1976年,发展成片茶园,建立安基山茶场,兴办机械化加工厂。1976年,在周正甫的推荐下,由倪德妙任茶叶专业生产队队长,专职管理安基山茶场和制茶厂。1986年安基山茶场的茶叶销量开始下滑,生产开始衰退,直至1996年集体成片茶园大多荒废。
图2 乌岩春茶被授予浙江老字号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经济体制和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原来茶叶统购统销的模式被打破。
临海市白水洋镇的乌岩春茶与安基山茶场在沉寂十几年后,方志敏于2005年重新开山种茶,成立临海市乌岩春茶业专作社。与以前的纯产品生产不同,方志敏更懂得发挥乌岩春茶的文化优势,打造自己的茶叶品牌,根据当地的历史传承结合临海茶叶发展内涵,注册“乌岩春”商标,让乌岩春品牌产权不仅仅是流于民间口口相传,更得到了法律的保护。
2007年,方志敏根据发展需要,成立临海市乌岩春茶业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拥有高山茶叶生产基地66.7 hm2,厂房1 500 m2,并建有茶叶专用保鲜冷库453 m3,基地年生产茶叶3.4 t,销售收入1 200多万元。现在,乌岩春茶及茶场已经获得浙江省省级茶叶精品园、省级科技示范户、台州市规范化合作社,乌岩春更是荣获第九届中国国际森博会金奖,远销国内外。
1.2 一顶伞,托起人类飞翔梦想——滑翔伞基地发展历程
茶叶品牌打响了,安基山青创农场负责人方跃还想谋划利用采摘游等模式来增加茶园的附加值。但是,安基山偏僻遥远,难以吸引游客前往。方跃一方面与白水洋镇政府合作,修建上山的公路,另一方面着手物色合适的旅游项目。
这时,越来越多涌入山顶的伞客引起了方跃的注意。他们自带伞具,三五成群自驾越野车上山,从山顶的缓坡上一跃而下,悠然降落在山间盆地。“这里的飞伞环境真不错!”伞客们常向方跃感慨。每次他们的到来,都让寂静的安基山充满欢声笑语。这让方跃萌生一个念头:打造滑翔伞旅游项目,为安基山吸引人气。
经过调研,方跃了解到,自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国内以来,滑翔伞运动一直处于低迷期,近2 a才蓬勃发展起来。目前,大陆持证飞行员只有8 000名,不到台湾省的1/4,有很大的发展潜力。2015年,方跃通过伞友邀请现任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伞类运动部主任王永利来安基山考察。王永利的评价让他满是欣喜:安基山符合国际一流滑翔伞训练基地标准。
在白水洋镇工作人员的帮助下,2016年5月,前滑翔伞国家集训队队员柯康飞来到白水洋镇工作,协助启动滑翔伞项目。同年6月,方跃成立了台州安基山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并把引进人才的范围扩大到全国,从广西聘请资深飞行员谈狄为教练。安基山滑翔基地终于有了自己的“正规军”,十多名滑翔伞发烧友拜谈狄为师,系统学习空气动力学、地形地貌等理论课程,并接受实践训练。
安基山青创农场凭借滑翔伞基地衍生出多项文化旅游项目,并承办了多项体育赛事。2016年,安基山滑翔伞基地成功举办台州市第五届体育休闲节暨全国滑翔伞邀请赛、2017年举办中国安基山滑翔伞国际邀请赛(图3)、滑翔伞国家队及全国滑翔伞C证考核班等。年接待体验飞行游客0.5万人次,带动游客5.0万人次,茶园的收入大大增加。
图3 多国选手参加2017年中国安基山滑翔伞国际邀请赛
2 一个梦、一条链,实现农民变富、乡村变美
2.1 一个梦,助力实现当地乡村振兴——农场创始人创业历程
2.1.1 荒山变胜地,农民增收
方跃,80后大学生农创客,安基山青创农场负责人。“乡土中国有你想象不到的温暖人情,更有鼓舞人心的创业乐趣。”他是浙江农创客,他将133 hm2荒山打造为旅游胜地。
创业至今投入2 000余万元,进行乌岩春飞行主题茶园、滑翔伞基地等实体基础建设。高额投入也有了良好的回报,目前,安基山茶场已成为国家级航空营地、省级茶叶精品园、浙江省运动休闲精品线路、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等,茶叶年销售额达1 200余万元。
曾被认为是穷乡僻壤的白水洋镇焕发勃勃生机:全镇123个行政村中的79个集体经济薄弱村,2018年5月底全部摘帽成功;丁公园村、大泛村、黄坦洋村成了民宿村,每个村均拥有100张以上的床位;上游村和上官村分别利用杨梅和桃园发展起了采摘游。
2.1.2 穷乡焕生机,声名渐起
随着乌岩春茶叶品牌认知度的逐渐提升,广大社员的收入也不断提高。在管理上,安基山青创农场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辐射带动周边茶园面积万余亩、茶农200多户。目前,已免费提供茶叶加工培训500余人次,通过提升茶农的管理加工水平,茶农们增收1.5万元·hm-2。
此外,安基山青创农场还与临海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学校合作,成立临海市安基山青少年研学基地。成功举办中小学研学活动两届,利用安基山茶园和滑翔伞等本地特点设立富有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研学项目。
2.2 一条链,带动周边多元产业发展——安基山发展模式
2.2.1 推进生态农业,实现乡村变美
在安基山茶园的带领下,周边乡村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在现有特色农业的基础上,打造生态农业。桃花林、杨梅林、蓝莓园、古梯田相继打造完成,并走入人们视野。登安基山顶,俯瞰周边,山间色彩斑斓,湖泊河流悠扬,山林间的村落安静地像是一个世外桃源(图4)。千亩茶园,一片葱绿,美不胜收。
图4 安基山的鸟瞰景色
安基山脚下有古梯田。安基山梯田是临海市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梯田,涵盖丁公园、曹山、溪岸林等5个行政村。被秋风染成金色的梯田阡陌相连、层层叠叠,从山腰逐级盘绕到山脚,将山野染成一片金黄,犹如大地铺上一层金色的丝毯,构成自然生态画卷。
2.2.2 发展休闲体育,增加访客人流
安基山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环境优势,使其迅速成为台州唯一、国际一流的滑翔伞基地。安基山茶园为滑翔伞运动提供了完善的基础条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休闲项目。而滑翔伞基地则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和游客的前来,并连续举办国际滑翔伞邀请赛等一系列重大赛事,给安基山带来了较高的人气和游客数量。
安基山乌岩春茶园与安基山滑翔伞基地的耦合共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茶园的知名度和滑翔伞运动的体验度,还辐射带动了周边76个村庄的经济发展,成为当地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2.2.3 开发文化旅游,带动周边乡村
传承和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安基山乌岩春茶的发展过程中,创业者们深入调研了当地的民间故事和茶文化,并融入乌岩春茶产业发展,使之成为乌岩春茶叶品牌,甚至安基山地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图5~7)。
图5 小学生在安基山开展的研学活动
图6 东汉葛玄植茗至1522年为贡茶
图7 1952年建立第一间茶厂至1976年成立安基山茶厂
文化的发掘与传承让乌岩春茶叶品牌有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让游客在观赏安基山优美自然风光的同时,进行艺术创作和健康锻炼,并体验茶叶的制作过程,领略我国的传统茶文化,让曾经沉寂几十年的安基山茶场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3 基于资源整合产业共生的乡村振兴综合策略
农村生态农业和休闲体育资源开发的耦合模式,应从体育项目和农业经营体的嵌入关系出发,充分考虑农村自然环境和农业形态特性,选择具有低耗、高效、环保特征的休闲体育项目,紧紧围绕产业链与生态链耦联机制,深度开发农村生态农业资源和休闲体育资源,实现居民日常生活、农业生产活动、乡村旅游活动、休闲体育运动的有机结合。
运用生态农业与休闲体育耦合模式进行农村资源开发时,必须体现乡村特色,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综合利用,体现协同发展策略和差异化发展策略,促进农村农业资源和体育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1 坚持农业综合开发,推进三产深度融合
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需要不断地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通过对农业的综合开发,逐渐转变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随着农村经济进入新常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激发农村内部的经济增长因素,结合农村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拓展二三产业的增收空间,从而保障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以及农村经济的繁荣。
确保农产品的供给质量。将提升农产品质量作为农业生产的目标,以适应市场需求的转变。立足地方文化特色,将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业相结合,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将休闲旅游业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导,根据不同地区的乡村个性,以其优美的田园风光为建设的重点,唤起城市人群对回归田园的渴望,吸引城市人群前来消费。通过发展休闲旅游,带动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促使一二三产业紧密相连,互融互通,为乡村地区经济带来复苏。
3.2 坚持地方因地制宜,凸显乡村文化特色
乡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由于地域间的差异性以及历史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区乡村都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色。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应当注重因地制宜,凸显不同地域间的民俗及文化特色,避免重复建设和千村一面的现象。
推进乡村振兴,应当根植于地方鲜明的文化特色,以乡村地区生产、生活中的传统习俗为基础,发展民俗体验园等文化旅游项目。在乡村建设中,保留乡村地区传统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民族建筑等文化特色,并对其进行合理的修复,以此作为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资源。通过将传统民间习俗与现代文化以及特色美食文化相结合,建设独特的田园小镇,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同时融入创意元素,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以及农耕文化所蕴含的潜在价值,开展民俗文化体验、农业生产体验等项目,使农业与旅游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3 加强生态保护力度,保障农业持续发展
绿色、低碳、环保是当今社会的主流理念,也是农村资源开发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加强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前提,也是保障农业农村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因此,科学规划并合理利用农业发展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当前应当高度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要加强生态链中的增环和补链,延伸和完善生态链,重点开发具有“分解者”功能的生态农业和休闲体育项目。注重生态链与产业链的高效耦合,强调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无污染、无废物,积极传播生态文化。
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加强农业科研、良种培育等手段,促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提高农村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3.4 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自古以来,土地就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现阶段,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大规模的土地作为基础,因而土地流转问题是推进乡村振兴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要以农民利益为基础,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第一,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三权分置”政策。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中,把握好农民与土地之间的联系,切实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第二,创新农业经营方式,鼓励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这样既能够发展规模化的农业产业,也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实现农民经济利益的增长。第三,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有利于形成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3.5 依托企业管理核心,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乡村治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乡村的发展。然而,近年来,乡村社会治理却成为阻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短板。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重塑乡村结构、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坚持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同时,采取企业+农户的多元化管理方式,促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将农业龙头企业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中坚力量。把乡村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通过企业品牌化、规模化的经营吸引各类科学技术以及经营管理人才管理乡村事物。同时,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将农民的利益与企业发展目标融为一体。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解决乡村地区人才、资源匮乏的现实难题。鼓励农民采用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将农民利益作为发展的基础,鼓励以土地入股农业企业,充分参与到乡村建设发展的全过程。采取公司+农户的企业化管理模式,不仅能够保障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可以创新乡村民主管理形式,改变现阶段乡村治理乱象,重塑乡村形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