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输液室健康宣教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2021-08-18殷和娟贺利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4期
关键词:口头分值输液

殷和娟,贺利宏

(江苏省宜兴市高塍镇卫生院,江苏 宜兴)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多种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长,如何有效提高患者在院外的身体健康管理效果已经成为社区管理中关注的重点。输液是临床上治疗患者的常见给药方式,能够将药物直接送入到患者血液中,以达到治疗患者的目的。而为提高患者输液治疗效果,在患者输液时给予患者健康宣教能够明显提高患者依从性,保证患者输液安全。对此,本次研究本社区输液室接收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输液健康宣教,旨在分析其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社区输液室实施输液治疗的患者12053例,随机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实施健康宣教,男37例,女23例,年龄16~83岁,平均(54.32±2.43)岁;对照组60例不进行任何干预,男32例,女28例,年龄15~81岁,平均(53.12±3.53)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健康宣教方法

①在患者输液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有计划、组织和系统的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包括广播宣传、口头讲解、制作宣传栏和发放健康知识书籍等,以此加深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②患者就诊时,就诊护士需要热情的迎接患者,同时询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以此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3];③输液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实施“一对一”个性化宣教,认真的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同时运用温和的话语对患者进行安慰,缓解患者的情绪;④输液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仔细的讲解和示范拔针后的按压姿势、按压时间和相关注意事项。对于年龄大的患者或者凝血功能差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将按压时间延长至少5 min,以此防止取针处出现出血或者淤青的情况;⑤在患者离开前,对患者实施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和掌握程度,同时对患者的健康需求进行总结,以便于完全健康宣教内容;⑥在实施健康宣教的时候,如果患者在就诊时表现出明显的恐惧、焦虑或者痛苦情绪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以此降低患者心理压力。

1.2.2 健康宣教方式

社区输液室患者流动性相对较大,而停留时间相对较短。为此,在实施健康宣教的时候可以以口头讲解、视听材料、图文宣传和示范训练四种常规方式进行,主要如下。①口头讲解: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实施口头讲解的时候必须语言精练、简明、真实和通俗易懂,减少医学术语的使用,保证患者能够轻松的接受知识,以此达到健康宣教的目的[4]。为此,医院需要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语言沟通技巧培训,逐步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沟通水平。此外,在对患者实施口头讲解的时候还需要建立和患者家属之间的联系,同样为期讲解疾病的预防知识,并叮嘱患者家属对患者实施家庭支持,以此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度。由于就诊患者接受文化差异相对较大,护理人员在实施口头讲解的时候需要尽可能的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实施相关健康知识教育,以此增加患者的知识接受率;②视听材料:为避免枯燥的讲解相关知识,输液室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或者DVD机自动播放健康教育内容,进而生动的为患者展示学习健康知识的重要性;③图文宣传包括制作宣传栏、分发健康教育书籍和讲座等;④示范训练:在患者输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如何做好血管准备以及如何保护自身血管。此外。叮嘱患者如果存在任何不适感觉需要及时的告知护理人员,以此防止输液风险的发生。在拔针的时候,需要指导患者正确的按压防范和按压时间,保证拔针的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和输液室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分为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分值在0~100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值在80~100分为满意,对护理分值在60~79为较满意,护理分值在5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为满意以及较满意总和。

同时对两组患者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分,包括基础知识、按压技巧、按压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每一项分值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掌握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知识掌握度和护理质量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和患者知识掌握程度均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知识掌握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 分)

表1 两组知识掌握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 分)

组别 n 知识掌握度 护理质量观察组 60 36.34±1.53 95.36±1.61对照组 60 34.08±1.18 90.36±2.43 t 9.060 13.287 P 0.000 0.000

2.2 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n(%)]

3 讨论

有研究学者认为,对社区输液室实施健康宣教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还能增加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5]。其中。在患者就诊时,护理人员以热情的态度迎接患者,并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可以降低患者的警惕心理,拉近和患者之间的距离;在输液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宣教,为患者讲解输液和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发生因素、预防方法和输液的相关注意事项等,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6]。在输液结束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按压,可以减少取针处出现出血的几率;在患者询问某些健康问题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耐心、温和的为患者进行解答,如果患者在就诊时表现出明显的恐惧、暴躁或者焦虑的情绪,护理人员则需要在了解情况后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以此缓解患者的情绪,降低其心理压力,同时也可嘱咐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从而使患者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此外,在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与患者沟通交流时应始终注意做到态度温和,平等对待每一位患者,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对其的关心和尊重,能够有效拉进护患之间的关系,使患者信任护理人员,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7]。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语言沟通技巧培训,不仅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还能提高社区输液室护理质量水平;通过不同方式,包括口头讲解、亲身示范和视频以及图文材料,可以保证健康宣教的丰富性以及提高患者对知识的接受度[8]。

本次研究以社区输液室接收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输液健康宣教,研究可见,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可见,针对输液室患者采取健康宣教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可使患者信任医护人员,从而愿意积极配合护理干预措施;如此,本次研究中还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和患者知识掌握程度均明显更高(P<0.05),由该项研究数据可见,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输液时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使患者能够提高输液对疾病治疗的重视性。

综上所述,社区输液室健康宣教的实施至关重要,可显著提升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能够有效拉进护患之间的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广泛推行。

猜你喜欢

口头分值输液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口头表达一点通
颈枕输液袋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
病种分值结算模式下的医疗监管之实践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