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患者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2021-08-18刘婷婷
刘婷婷
(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吉林 辽源)
0 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带动了国内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也促使人们对于牙齿美观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1]。临床针对出现口腔正畸的患者,通常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利用针对性的纠正设备对患者的牙齿或者是颌骨实施持续性的施力,与此同时,将牙齿骨骼以及颌面肌肉、三者之间的力量进行平衡,以此来达到最佳的目标位置[2-3]。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时候,对其矫正力的反作用采用正畸支抗来进行抵消。通常临床采用的正畸支抗包括固定舌弓、口外弓以及唇挡等,然而上述的治疗方式效果并不显著,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4]。因此,本次研究随机挑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到院治疗的口腔正畸患者共85例进行研究,探究通过实施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后临床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挑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到院治疗的口腔正畸患者共85例进行研究,根据实施治疗方式不同分别分为42例常规组与43例研究组,42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口外弓支抗治疗,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13~38岁,平均(28.2±2.1)岁。其中6例牙裂拥挤Ⅲ度、16例开唇漏齿、20例牙弓突出。43例研究组实施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14~37岁,平均(28.4±2.5)岁,其中8例牙裂拥挤Ⅲ度、18例开唇漏齿、17例牙弓突出。比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P>0.05。
1.2 方法
常规组:针对该组42例患者采用口外弓进行支抗治疗,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口外弓的牵引力调整为0.2~0.3 kg,每天持续牵引最少8 h,最长12 h,持续治疗9个月。
研究组:针对该组收治的是43例患者实施微型种植支抗治疗,具体治疗方式如下:首先,采用直丝弓矫正器实施矫正处理,随后分别挑选0.019×0.025长度的不锈钢丝,制成两条牵引钩,将其小心地放置于患者侧切牙之间以及尖牙两侧。随后对其牙齿进行拍片,选择适当的位置开始实施微型种植体的植入,在进行植入的时候,切记小心,避免对其周围的血管或者是神经造成伤害。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叮嘱患者采用专用的漱口水进行漱口,随后利用多卡因实施局麻处理。每一个病人的种植体植入位置分别采用黄铜丝进行标记,随后结合最后的拍片结果,对患者的植入情况进行评估。微型种植体植入最佳位置是牙齿膜龈与偏牙根方向3 mm相结合之处,其角度和骨面呈垂直状态,倾斜角控制在15°~20°,在植入的时候不需要对其牙龈粘骨膜进行翻瓣处理。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在进行植入的过程当中,患者的牙槽内卷入软组织,因此,必须在牙槽与之对应的部位实行切口,治疗9个月,正畸治疗完成以后再将种植体小心取出。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中上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磨牙位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记录。其中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口腔不适感、软组织水肿和口腔炎症。
1.4 疗效判定
治疗后患者磨牙位移距离偏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同时上中切牙倾角以及凸距显著缩小,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未发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且上中切牙突距以及倾角均有所改善,磨牙位移距离偏短,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其磨牙移位距离长,同时上中切牙凸距以及斜角均未得到改善视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计算,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中上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磨牙位移情况
表1所示,与研究组相比,常规组中上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显著偏小,磨牙位移距离显著偏大(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中上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磨牙位移情况(±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中上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磨牙位移情况(±s)
组别 例数 中上切牙凸距差(mm)上中切牙倾角差(°)磨牙位移(mm)常规组 42 2.21±0.93 12.07±4.01 6.04±0.69研究组 43 4.21±1.60 29.05±7.31 3.21±0.42 t 7.024 13.233 22.902 P 0.000 0.000 0.000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
表2所示,与研究组相对比,常规组总临床疗效显著偏低(P<0.05)。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n(%)]
2.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表3所示,与研究组相对比,常规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偏高(P<0.05)。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3 讨论
目前,临床的矫正效果与支抗口腔正畸治疗选择方式有直接关系。由此可见,通过挑选舒适的、安全的、设计合理的以及美观的支抗[5],可显著提升整体临床正畸的治疗效果,并且前景较广。微型种植体支抗其直径较小,具体成分以钛金属为主,在牙槽嵴牙根之间能够灵活的穿梭。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方式主要是采用种植体和骨组织之间的嵌合力来使其充分发挥固位疗效,而不仅仅只是依赖于骨结合。所以,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疗效可靠以及支抗稳定等一系列优势[6-7]。与此同时,种植体体积偏小,因此在操作的过程当中十分便捷,显著缩短手术治疗时间,通常在10 min以内便可顺利完成手术,完全不需要依靠其他的特殊设备来进行。同时,在取出种植体的时候,仅仅只需将其局部实施麻醉便可,拧出种植体所遗留下来的空洞将会被凝血块布满,能够加快患者创口的愈合速度,同时降低感染率的发生[8]。
本研究通过分析牙齿畸形患者在实施口腔正畸治疗的时候,探究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其具体作用价值。笔者将其与口外弓进行对比,其临床结果显示,与研究组相比,常规组中上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显著偏小,磨牙位移距离显著偏大(P<0.05);与研究组相比,常规组总临床疗效显著偏低(P<0.05);与研究组相对比,常规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偏高(P<0.05)。与传统的口外弓相比,采用微型种植支抗不仅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还能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其稳定性较高。但是在实施治疗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后,需要叮嘱患者确保自己每日口腔的清洁度,防止种植体和牵引钩之间存在物质残渣,从而引起种植体脱落或者是松动。
总而言之,与传统的口外弓相比,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针对牙齿畸形的患者实施口腔正畸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可被临床广泛推广并加以利用。据相关研究人员指出,在实施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的时候还存有一些问题。例如在进行钻孔的时候,患者牙根之间的距离若出现不足,将会引起牙根损伤,从而引发咬合不适,若症状较为严重者,还会呈现种植体折断或者是松动等现象,甚至是感染。在种植体进行移动的过程当中,还会对其周围的神经以及血管造成损伤。因此,对于患者口腔卫生条件要求较高,必须做好预防炎症反应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