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2021-08-18张桢叶劲
张 桢 叶 劲
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湖北武汉 430079
老年人由于自身骨质较为疏松、身体应激反应能力相对较差等各种原因导致其下肢骨折,患者行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均遭受一定程度限制,进而其身心健康备受影响[1]。下肢骨折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为促使患者手术质量,还需针对患者临床症状、身体素质等给予其优质的手术室护理,进而促使患者得到高效治疗与护理时间显著缩短、基本生活能力得到有效恢复等[2]。本研究将主要研究针对性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诊120例需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63~86岁,平均(72.56±2.29)岁,19例股骨干骨折,22例胫腓骨骨折,13例股骨颈骨折,6例为其他骨折;试验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 61~ 87岁,平均(72.59±2.28)岁,胫腓骨骨折25例,股骨颈骨折18例,股骨干骨折12例,5例患者为其他骨折。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患者及家属已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检查出下肢骨折,同时患者无其他部位骨折;②患者无其他肾脏病;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体位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护理周期为13 d。
试验组:在手术室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①建立针对性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沟通技巧、实际护理操作等,并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考核。同时,小组根据患者临床病症、身体素质等为其制订详尽的手术室护理方案。②心理护理:患者通常由于恐惧手术、过分担忧手术风险等各种因素导致其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通过温和的语气向患者讲述手术治疗的相关流程、成功率及预后效果等,同时对患者进行不断鼓励,促使患者负面情绪得到高效缓解。③环境护理:为避免患者在手术中因环境因素而产生并发症,首先,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对手术室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并严格检查手术室相关指标是否符合标准;其次,护理人员应设定适宜的温湿度,增加患者手术室舒适性体验;最后,手术中护理人员还应给予患者相应防寒保暖措施,防止患者产生不适症状。④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过程中,需保证穿刺一次性成功,避免对患者进行二次穿刺;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身体各项症状反应,当有异常状况产生时,需及时将其告知医生;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可通过温和语气、轻柔动作等对患者进行不断安抚,促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⑤预防并发症护理:首先,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切口周围进行仔细清洁,减少对患者皮肤的影响,同时又避免患者因清洁残余而产生并发症;其次,护理人员需以轻柔手法为患者连接相关监护设备、吸氧装置及固定相关管路等,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需高度保证管路的通畅性,防止患者在后期出现反流现象,促使其产生感染等并发症;再次,在对患者进行转运过程中,需保证慢速度、谨慎操作、避免磕碰等,防止患者因此而产生并发症;最后,当患者被转运至病房后,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身体、监测设备、管路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转运安全。护理周期为13 d。
1.3 观察指标
并发症主要包括骨折愈合延迟、骨折愈合畸形、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患者SAS评分、SDS评分由护理人员运用焦虑自测量表、抑郁自测量表并结合患者临床反应等对其进行评定,SAS评分、SDS评分与临床护理质量呈负相关,护理质量评分由患者根据医院自制护理质量评分量表及护理人员护理态度、护理操作、专业知识水平等进行评定,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临床护理质量越好[3]。护理人员需详细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及后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护理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患者根据护理人员护理态度、实际护理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护理效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4]。护理依从性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评定,护理依从效果主要分为完全依从、一般依从及不依从,护理依从性=(完全依从+一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5]。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 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对照组 60 54.32±4.36 41.28±3.15 18.779 0.000 56.76±4.25 44.36±2.89 18.689 0.000 69.43±4.51试验组 60 54.29±4.35 28.65±2.64 39.031 0.000 56.69±4.28 29.72±2.23 43.287 0.000 86.89±6.93 t值 0.038 28.803 0.090 31.066 16.357 P值 0.970 0.000 0.929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锻炼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锻炼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锻炼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 n 手术时间(h)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d) 住院时间(d)对照组 60 2.89±0.76 3.04±0.69 16.64±3.21试验组 60 1.95±0.48 2.01±0.24 13.05±1.89 t值 8.100 10.921 7.465 P值 0.000 0.000 0.000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依从性比较
试验组患者总满意例数、依从例数分别为59例、58例,占98.33%、96.67%;对照组患者总满意例数、依从例数分别为50例、49例,占83.33%、81.67%,经计算,χ2=8.107、6.988,P=0.004、0.008。由此可知,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差、手术治疗具有一定风险性,通过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保证护理质量高效化,降低并发症或不适反应发生率,进而促使手术风险也可得到一定程度降低,临床症状得到高效改善,护理质量显著提升[6-7]。
护理前,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有利于促使手术室护理质量显著提升,患者临床症状、治疗与护理时间等均得到高效改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8]。通过制订相应的护理方案,可保证手术室护理措施规范化、合理化及高效化,患者临床症状高效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显著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也随之提升[9]。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大幅度消减患者内心负面情绪,降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进而促使护理质量再次显著提升[10]。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环境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手术室舒适性体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手术时间、术后下床锻炼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显著缩短进而手术室护理质量也随之显著提升[11]。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穿刺护理,有助于保证穿刺效率与穿刺质量,避免患者因此而产生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通过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有助于避免患者产生并发症,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锻炼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12]。通过对患者进行情绪抚慰,可促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一方面有助于降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另一方面有助于避免患者因情绪紧张而产生并发症等,致使手术室护理质量再次显著提升[13]。术后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切口周围擦拭、管路梳理与固定、安全转运及转运后全面检查等,可有效防止患者产生意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等,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等[14]。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身体、心理症状的有效观察及本着预防患者产生并发症的护理观念,进而对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促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高效改善,缩短患者治疗与护理时间,促使临床护理质量显著提升,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生活能力等得到有效恢复,进而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15]。本研究中,由于后期未对患者进行回访,进一步护理质量未得到进一步彰显。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高效降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依从性,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锻炼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因此,应将针对性护理推广至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促使手术室护理质量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