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2021-08-18关小娟
关小娟
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ICU,广东连州 513400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主要是指一种持续性的体外循环血液净化治疗措施,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来说,使用体外循环血液净化治疗技术为其治疗后的效果更加显著,尤其是对一些存在肾衰竭或其他脏器衰竭患者的治疗上,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为患者的生命带来了一定的保障性[1]。但是,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由于病程相对较长,病情还很危重,在对患者治疗期间,还会出现一些风险和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和治疗。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2-3]。基于此,选取我院的80例需要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我院ICU收治的患者共8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常规组男21例,女性19例,年龄41~79岁,平均(61.23±3.80)岁,病程1~12年,平均(5.65±2.02)年,其中感染性休克患者18例、脓毒症导致的肾功能不全者22例;研究组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42~77岁,平均(62.25±5.30)岁,病程2~11年,平均(5.55±2.55)年,其中感染性休克患者21例、脓毒症导致的肾功能不全者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此研究对象均自愿加入本次研究;患者均需要进行连续性肾脏代替疗法进行治疗;经由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有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存在恶性肿瘤者;存在活动性出血者。
1.3 方法
1.3.1 常规组 常规护理措施,可将患者的床头抬高30°左右,对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实施常规且严格监测,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瞳孔变化和肢体情况进行观察,对患者治疗的环境进行常规打扫,实施常规的心理干预等措施。
1.3.2 研究组 在常规组措施的基础上,加入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血流动力学的护理干预: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进一步掌握和评估,通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对患者的血流量情况进行分析,并保证患者有充足的血流量能够用于机器的操作。在首次治疗前,护理人员可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对血泵的速度和超滤量进行调整。定时对患者的血压指标及中心静脉压指标进行监测,在治疗期间,适当调节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和输液速度[4-6]。②对患者的体位护理干预: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特别留意为患者留置的导管位置和情况,如果患者肢体不舒适,要适当对其进行调整。如果患者的体位不舒适或不科学,也很容易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血液速度和管道堵塞。③管道护理:对患者进行管道护理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将导管留置的时间和深度进行仔细标注,尽量不要让患者的肢体移动,以确保患者的管道通畅,为患者的大小便实施好有效的处理,防止出现感染[7-9]。
1.4 观察指标
①对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及上机时间进行评估。②对患者出院后半年的血尿素氮、血肌酐、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指标进行分析。其中并发症主要可通过脱管、感染、出血进行评估,其发生率越低,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上机时间越长,住院时间越短,患者的护理效果越好。所有患者出院后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组别 n 血尿素氮(mmol/L)血肌酐(μmol/L)C反应蛋白(mg/L)降钙素原(μg/L)研究组 40 16.35±5.32320.15±53.5823.06±10.121.45±0.48常规组 40 19.18±5.18342.41±41.8154.59±20.026.08±1.01 t值 2.410 2.072 8.889 26.186 P值 0.018 0.042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上机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上机时间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上机时间比较()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上机时间比较()
组别 n 住院时间(d) 上机时间(h)研究组 40 15.12±2.01 68.12±3.49常规组 40 20.58±3.13 40.01±2.32 t值 9.283 42.422 P值 0.000 0.000
3 讨论
重症医学科(ICU)是由专业医护人员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和高科技现代化设备,对危重患者进行专业化集中监测、治疗和护理的场所[1]。进入ICU重症监护室大多都是病情较危险的患者,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救治,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可能还会出现死亡。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主要是通过模拟肾脏进行持续性滤过治疗和重吸收等功能,对病情严重的患者进行床旁治疗,从而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指标稳定,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所以,这种治疗方式在临床上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在临床上的使用率也比较高,尤其是在对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的治疗上,更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10-11]。在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由于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相对严重,并且需要长期卧床观察,在为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要特别注意监测各项生命指标,以防出现异常。同时,在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有利的护理模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护理人员可在为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辅助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据有关资料记载,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法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平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传统护理模式并不能够确保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达到理想,因此,在对患者提供这种技术进行治疗时,由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的特殊性,患者需要一些特殊的护理干预,如除了对患者实施一些常规的环境、心理及健康教育、治疗上的干预以外,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护理干预、管道的护理干预、体位的护理干预,在患者的治疗中也发挥了很大一部分作用,通过一系列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在患者接受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对患者相关指标的清除率,在治疗效果上有所提升,并改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态度,满意度方面得到提升,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和配合度,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关注患者在细节上的病情改变,对于异常指标或突发情况,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进一步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12-14]。据王爱红[15]在2019年发表的《护理干预在ICU危重患者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效果》文章中指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BUN、SCr、CRP、PCT 指标分别为(16.25±5.54)mmol/L、(320.43±53.43)μmol/L、(23.05±10.19)mg/L、(1.46±0.58)μg/L,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合显示,两组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指标分析,研究组患者在血尿素氮、血肌酐、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指标上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王爱红研究结果相一致。王爱红通过对并发症分析,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对照组并发症几率为7.8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这与王爱红中并发症研究结果的指标符合。王爱红在文中结合住院时间和上机时间分析,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上机时间分别为(15.34±2.06)d、(68.10±3.40)h,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但是上机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对患者的住院时间、上机时间行分析后,研究组住院时间更短,在上机所用时间上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与王爱红中的研究成果一致[15]。
综上所述,对ICU病房里内需要进行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来说,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更值得推广和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