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预警监测布点中移动监测研究
2021-08-18宛安
宛 安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生态环境局,江西 九江 332500)
引言
在化工园区运行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危及大气环境,需要加强预警监测。但个别化工园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轻视环保工作,导致园区成为污染重灾区。对此,应积极采取预警移动监测技术,有效预防和减轻园区污染。
1.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预警监测现状
以小型化工园区为例,探索有毒有害气体预警监控情况。据调查,国内共有300余家小型化工园区,占总化工园区数量的65%,且普遍具有体量小、规模效应不足、多且杂乱等特点,尤其是西北地区更为显著,预警监测现状不够乐观。据调查,某省共有16家省级化工园区,园区内机械制造、物流与新材料研发等多行业并存,且排放有毒有害气体企业数量占总数的60%,此类园区受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融资困难、缺乏技术人员等因素影响,三级预警体系建设不完善,体系运行维护难度较大。
2.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预警移动监测技术应用
2.1 气相色谱法与质谱法
该技术主要以气体为流动组分进行分离分析,因固定相不同,可将该方法分为气-固色谱、气-液色谱两种类型,前者是固体吸附剂颗粒,后者是表面涂抹固定液的担体。该方法具有灵敏、高效、迅速等特点,可同时对多种组分、用品量进行分离,可在有机污染物分析中普及应用,如二甲苯、酚类、农药等等。质谱法主要对样品离子强度、质量进行测定,并对成分与结构综合分析。在运行状态下为气相动态分析,除工作气压外,色谱中每项特征均可与质谱相匹配,具有样品用量少、灵敏度强等特征。上述两种方法作为移动监测技术,均适用于化工园区有害气体监测,技术对比如下表1所示。
表1 移动监测技术对比
检测下限 10-9 10-12响应时间 10—20min 10—20min可信度定量分析需要标准物质、环境条件严格、分析难度较大定性分析效果好、分辨率较高、抗干扰性强
2.2 红外光谱技术
在气体组分测量期间,红外光谱技术应用频率较高。因大气中大部分气体均为红外活性气体,可吸收和传递红外特征光谱,依靠特征谱测量分析,了解大气成分与时空变化。该技术利用Michelson干涉仪将红外光分成两束,导致光程差产生,获得的干涉函数中包含着光源全体频率与强度信息,利用计算机将干涉函数进行傅里叶变换,由此获得红外光源强度,并依照波长不同进行分布。该项技术可对谱带宽进行准确测量,分辨率与信噪比较高,定性分析精准,检测下限更低,响应速度更快。将其应用到化工园区中,可使测量光程延长到10—64m之间,适用于园区预警、巡检与溯源,提高检测灵敏度;还具备300余种特征污染物光谱库,常见有害气体的检测限、检测精度如下表2所示。
表2 常见有害气体检测情况
2.3 车载监控系统
当前化工园区有害气体监测需要灵活布点,要求监测系统反应灵敏、连续性强、准确判别爆炸危险,由此设计出车载预警监测系统,可在监测现场创造独立监测环境,具体应用如下。
2.3.1 数据采集传输。预警子站将监测数据传递到预警平台,由平台设置预警阈值进行不良气体自动预警,从而确定不良气体浓度、状态、风险程度等,并依据安全、警告与预警因子划定界限。阈值设定值可根据不良气体浓度、响应时间而定,使相邻传感器、报警数量、顺序与浓度等数值更加合理;采集系统具有数据实时显示、数据查询、报表、存储备份等功能;可在信息应用平台中创建风险源管理机制,理清不同风险源数量,并从环境质量、风险源、视频监控等角度着手,创建事前预警机制,做到及时响应、准确检测与决策,将现场与指挥中心有机联合起来,实现多级联动指挥,快捷高效的处理问题。
2.3.2 环境预测。当前许多车载系统都配备了GC、GC-MS分析仪,但在车载系统中如若安装FTIR分析仪,便无需与有害物质直接接触,可利用传感器探测的方式采集目标信息,利用通信技术传递信息后分析验证,判断目标体性质与分布情况。在环境预测系统中包含数据采集、传输、核心设备以及车体辅助设备等内容,其中核心设备主要依靠MCT进行监测。
2.3.3 污染溯源。根据不同风险源特征创建数据库,针对超标预警、预测预警等事件,采用“电线域”移动监测的方式追溯污染源头,并与巡查执法系统相联合,实施精准执法。同时,发挥该系统中辅助设备的作用,如车内安装的GPS监控系统、导航系统、音视频传输系统等等,可完成自动采样、连续监测、数据实时查询与显示等功能,还可及时预警。系统可利用先进的移动技术,使数据准确度得到保障,为园区不良气体监测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结论
综上所述,在节能环保政策实施下,化工园区不良气体风险预警监测工作受到高度重视。相关企业应积极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利用气相色谱法与质谱法、红外光谱技术、车载监控系统等,掌握园区不良气体动态变化规律、污染发展趋势,并对污染超标行为及时预警,实施应急处理,并与巡查执法系统相联合,做到追本溯源,争取从源头处消除有害气体,由此改善园区环境,提高污染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