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轮回里的执着与不舍

2021-08-17张效铭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1年18期
关键词:立论不舍西门

张效铭

莫言在他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中让地主西门闹被枪毙后,经历了六次轮回来到现世,成为大头婴儿蓝千岁。其他五世分别为驴、牛、猪、狗、猴五种动物。通过动物和人的眼,来记录人世变迁,反映社会变革。而我從西门闹的轮回中看到了一个人对生命的执着与不舍。

轮回之说,来自佛经。无论你承不承认,无论你是不是无神论者,中国人的思想或多或少受到儒、道、佛的影响,这是事实。

我不信,但我希望有轮回。如果有轮回,那些今世做错的已无法弥补的事情,是不是就可以有机会重来一次?如果有轮回,那些今世珍惜的人和事,是不是就可以有机会再次重逢再度拥有?如果有轮回,那些今世渴望拥有却无法得到的东西,是不是就可以有机会去奋力争取?这无疑给所有生者以无尽的希望,因为我们对生命如此珍视,如此不舍。

如果相信轮回,那就等于相信有灵魂。我问过身边的很多人是否相信来世有灵魂,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我想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健康长寿,或者希望生命能够以其他形式延续下去。轮回之说也罢,灵魂之说也罢,都是人对生命执着与不舍的表现。

其实,我们在内心深处清楚地知道:人,就生命体而言只不过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同所有生命一样,都会面临死亡。不管你是像《生死疲劳》里西门闹一样的地主,还是像现实中爱因斯坦一样的科学家,死亡是我们每个人的最终归宿。“人死如灯灭”,我在经历了多位亲人长辈的离世后,对这句话渐渐有了切身的感受。死后,你只能活在家人的记忆里,你在世界上存在的痕迹,会渐渐消失。例如我记不清曾祖父的名字,不清楚祖父母年轻时的样子,更不清楚他们经历的事情。平凡人,在世上生活过的证据,可能就只剩下我们的后代可以证明,就像所有物种的延续一样。

那么我们人与其他动物有什么不同?人,所谓的“万物之灵长”,“灵”在何处,“长”在哪里?

唯有“思想”。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言:“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马迁希望自己的著作能够“表于后世”,名垂千古,所以含羞忍辱,终有《史记》流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我想,这辈子我成为英雄的可能性不大,但我,还有其他和我一样平凡的生命,和世间的英雄一样,都值得珍惜。

因为生命没有轮回,生命只有一次。

所以,让我们把对生命的执着与不舍都全部投入到当下吧,努力地生活,为理想拼搏,这样在离去时才不会后悔。就像冰心所说:“假如生命是无趣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愿我最终离开时,也会如此坦然。

爱生命,爱自己,珍惜当下,努力生活!

‖山东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指导教师:栾艳芹

作者由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说开去,讲到了文章所要讨论的重点——人对生命的执着与不舍。作者借着小说中对“轮回”的故事演绎,表面上像是对“轮回”进行探究,其实是对生命意义的探讨,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生命没有轮回,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应该把对生命的执着与不舍,全部投入到当下,人应该努力地生活,为理想拼搏。

作为初中生,作者的立论能力是很强的,从小说故事导引出立论线索——轮回,先是否定佛家轮回的存在,继而用司马迁的“表于后世”,肯定人的精神不灭的道理,最后得出“人生只有一次、人需要奋力一搏”的终极论点,可谓思想层层深入,逻辑感十足,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议论文。

【适用文题】珍惜生命;执着;努力生活……(平子)

猜你喜欢

立论不舍西门
鲁迅《立论》于中学作文课之启发
雪落西门
黄昏
见与不见
开怀大猜
西门法官
见与不见
见与不见
见与不见
巧上鲽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