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万里党旗红系列报道之二大美甘肃陇上行风沙线上赤子情
2021-08-17张志国
张志国
很多人印象中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是风沙弥漫,茫茫戈壁,寸草不生……但是现在的甘肃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里的天蓝得彻底,像一汪海水,深邃无垠;这里的云白得纯粹,像海水的浪花层层叠叠涤荡心灵;这里的草绿得干净,所有的美好和希望都在这片土地上重生。
近年来,甘肃省将防沙治沙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沙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把防沙治沙和扶贫脱贫紧密结合在一起,初步遏制了荒漠化持续扩展的态势。
截止到2020年,甘肃省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任务230.1万亩。其中:治沙造林120.86万亩,封育30万亩,退化林修复17.9万亩,沙化草原治理54.42万亩,交通、水利、农业、城建等其他治沙造林1.96万亩,沙障治沙4.24万亩。
“十四五”开局之年,建党百年之际,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走进大美甘肃,在金昌、武威、张掖等地,深入采访了金川区林草局防沙治沙专员潘冬梅,道德模范李洪启,永昌县林业站站长孟召开,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王家沙窝全国劳动模范王银吉,甘肃省治沙所民勤治沙站副站长纪永福,高台县治沙推广站站长黄步青,临泽县防沙治沙大户、造林绿化先进个人、党员王延福,甘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局长王东军等防沙治沙典型人物。一个个基层党员防沙治沙的故事,不仅揭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更深刻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潘冬梅 工作中做到“三勤”
提起1993年5月5日甘肃金昌发生过的那场特大沙尘暴,甘肃金昌市金川区林草局防沙治沙专干潘冬梅现在还记忆犹新。潘冬梅说,这场被大家称为“黑风暴”的特大沙尘暴一瞬间吞没了整个城市,让金昌市瞬间“消失”了。太阳在这一刻也失去了光芒,白天直接变成了黑夜。她和几个小伙伴彼此手牵着手,大家都睁不开眼,互相拉扯着以免被大风吹走。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回到了家。那年她只有10岁,那一天,她一辈子都忘不了。
据史料记载,这次黑风暴持续到5月6日最终结束,这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风沙灾难,仅仅在5月5日下午的4个小时里,黑风暴在金昌、武威、古浪余县就造成了85人死亡,264人受伤,31人失踪,影响范围达到一百万平方公里。整个河西地区在4个小时之内损失牲畜12万头,更有37万公顷耕地因黑风带来的沙土掩埋而绝收。这次的灾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个亿。
潘冬梅指着眼前一片油菜花田问记者,你能相信这里曾是沙地吗?这位金昌市金川区林草局防沙治沙专干说完,眼里露出一丝收获的喜悦。她微笑着说:“现在的金昌市风小了,沙少了。”据介绍,目前,全市沙化土地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成效显著的良好态势。
潘冬梅, 2007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园林专业,2008年3月参加工作,2009年被党组织吸纳为中共党员。
2008年3月,潘冬梅被分配到金川区林业局工作,面对全新的环境,全新的挑战,为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她首先要求自己坚持做到“三勤”,即勤学、勤问、勤练,又由于专业对口,很快就进入了工作角色。领导也委以重任,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相关工作交给了她,《金川区2008年三北四期工程建设作业设计》就是她提交的第一份满意答卷。至今,每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务下达后,潘冬梅就跟随领导深入基层落实造林、封育地块,对作业区的地理位置、小班面积、立地特征、植被类型等关键因素进行实地定位、调查,而后编制项目作业设计。
2009年以后,领导又将多项工作任务交给了她,她肩上的担子更沉了。但是她的信心却越饱满了,热情也更高了,先后负责实施了2011年度和2012年度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2012年度和2015年度農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金昌市中日绿化合作防沙治沙示范林项目、2018年度和2019年度森林抚育项目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从项目前期外业调查、方案编制(作业设计)、立项审批、招投标,到现场定界、技术指导、自查总结、资金支付(兑现)、竣工验收、送审结算、档案整理,她始终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个环节。
2011年和2016年,潘冬梅还分别参加了金川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七次和第九次清查工作。由于这项工作任务重,时间紧,每次调查又正值炎炎夏季,潘冬梅和调查组成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白天跑外业,晚上回来继续加班加点,把白天的表格进行整理、GPS航迹转存。在40多天的调查过程中,他们饿了就吃些饼子、咸菜,渴了就喝点白开水,最终顺利完成了五年一度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样地复位率达到100%。
作为一个80后,作为一个女性,不怕苦不怕累奋斗在防沙治沙一线。面对繁重的业务工作,潘冬梅不推诿、不扯皮。多年来,有多少个夜晚、双休和节假日她都是在办公室和灯光下度过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3年她被甘肃省林业厅三北防护林建设局评为甘肃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工作者,并获金昌市2014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2018年金川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金川区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李洪启 老当益壮的道德模范
如果不是李洪启老人亲口说出他的年龄,我们谁都不会想到他已87岁高龄。面前的他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在他的家里,李洪启指着墙上的一个个相框,为记者讲述了他的防沙治沙、植树造林故事。
李洪启是一名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身上有很多荣誉,第三届甘肃省道德模范、第一届金昌市道德模范、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甘肃省园林城市创建先进个人、金川集团公司“老有所为特别贡献奖”获得者。
李洪启1956年从沂蒙老区入伍, 1960年响应号召转业到甘肃金川公司,成为祖国镍基地第一批开拓者。1996年从工作岗位退休后,他认为无所事事无法安度晚年。几经思考,他把绿化美化家园,作为自己退休后的新生活和新目标。
李洪启居住在金昌市边缘的龙集里社区,这里曾是一片戈壁滩,无泉、无水,寸草不生,建筑和生活垃圾绵延成丘,蚊蝇孽生,环境极差。李洪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刚退休,他就自费买来镐头铁锹,在楼下的空地先干起来。他一锹一铲地筛土捡石子儿,双手磨出了一串串的血泡。有时,累得连饭也不想吃,亲朋好友都劝他悠着点劲儿。但是,第二天早上起床,又投入到筛沙运土、挖坑植树的工作中。仅门前绿地,他和家人共同拉运垃圾、废石84架子车。看到回填土质较差,他就用自行车一趟趟从郊区驮,还自费从临近农村买了4车熟土。他不求什么回报,心中只念着绿化,只盼望有一天小区绿树成荫,百花争艳。在李洪启的努力下,在当年就结束了小区无树、无花、无草的历史。
1997年秋季,金川集团公司拿出资金安排白泉村绿化工程,李洪启带头分段打埂81道、204米,挖通水沟150米,埋管子64处,在十月份及时浇上了冬水,为来年的绿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8年春季,小区内的职工家属纷纷加入植树的行列,争先恐后在楼前屋后按照规划挖树坑,筛花池,找花苗,买树种一千余株。绿化少不了用水,大伙先是把家中的洗菜水、淘米水端下来浇,后来用水多了,就从附近的下水井中提水浇,每浇一趟,就要提300多桶。在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小区树木枝繁叶茂,鲜花五彩缤纷,被甘肃省命名为“省级绿色文明社区”。
2001年,金川集团公司和街道社区对白泉村西北角的废弃垃圾场进行绿化改造。李洪启带动广大离退休职工,按党小组进行分工测量规划,埋设通水管14处,种植槐树1000余株,开辟了社区绿色“老年林”,为了树木茁壮成长,他坚持在林子里浇水、剪枝、除草。
2004年,李洪启又分别给集团公司和金昌市人大建议在废石山下,修建绿色防风林带,阻挡粉化矿石对厂区学校和居民的危害。2004年底,集团公司对废石山下长达8公里的林带进行了土地平整,为了来年能种上树木,他忙于协调规划,埋设通水管27处,还垫付资金1100元。2005年春季,在李洪启的带领下,广大职工家属积极参与,在防风林带种植槐树、柳树、沙枣树等13700多株。由于这片林带是李洪启和150多名退休党员和社区广大居民共同努力创建的,现已命名为“洪启林”,成为“艰苦奋斗,勇于超越”的金川精神主题教育基地。
为了节约绿化资金,李洪启亲自培育树苗3000余株,用于补种小区和老年林坏损树木。跑遍市区,采集花籽,无偿送给单位和个人,近到社区居民,远到阿拉善右旗城管队,河西堡镇政府,金化集团等地。有人问他,这样做图个啥?他笑着说:“一棵花开红一点,满园花开红一片。这样做就是让我们的城市,处处绿树成荫,处处鲜花盛开。”
在“洪启林”,李洪启老人走到路边,抱着一棵树对记者说,“这是我亲手栽的,现在已经这么高了”。说完,他望向树顶,“抱着它,就像抱着自己孙子一样高兴。”
您今年都已经87岁了,没想过在家安享晚年吗?面对记者的问题,李洪启笑着说,“你看这绿色多好啊!幸福是干出来的,绿色是斗出来的,只要我活着,就会一直干下去。”
孟召开 情系林业献青春
每年的5月底、6月初,是甘肃省金昌市芍药花开的季节,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水源镇喇叭泉林场的芍药基地,成片的芍药花灿烂如云霞。芍药虽不似牡丹富贵华丽,却也千娇百媚,惹人怜爱。微风拂过,一株株芍药花随风微微颤动,醉人而不妖娆。
陪同记者来芍药基地参观的是永昌县林业站站长孟召开。他告诉记者,为了治沙,当地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经济林果等沙产业,引导沙区群众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这片3000亩的芍药基地就是当地芍药种植大户刘玉海承包林场的土地。
刘玉海说,今年的行情可以达到每亩地一万五到两万块钱,今年纯收益也可能达到1400万。他的芍药即将迎来收获,他说能有今天的幸福,得益于永昌县防沙治沙的成效。
记者现场看到,在这片芍药花海的周边种植了很多树,这些都是防护林,起到保护基地药材的作用。
孟召开对记者说:“防风固沙这块就是从‘大林带小网格开始,防风固沙或者保护芍药的花不被吹落。在這个小网格会形成良好的小气候小环境,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今年50岁的孟召开是一名副高级林业工程师,负责管护工作。
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孟召开30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矢志播绿。孟召开在担任永昌县城郊林场场长期间,克服诸多困难,积极组织完成大型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百里生态工程建设任务5000亩,完成县境312国道绿化、美化10公里,构建起全县通道绿化大骨架林网体系。实现了当年植树,当年成林成景,在永昌312国道沿线植起了一条生态绿色长龙,成为县境内一条靓丽的生态线、风景线和致
富线。
白天,他风里来,雨里去,爬山涉水,走乡串社,深入基层站点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晚上,熬夜加班,认真分析制约林场发展的根因,策划生态林业发展蓝图。他亲手编制各类生态工程规划设计、长远规划及年度计划、实施方案、调研报告等各类文稿20余篇,为全县生态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
基础。
2014年,孟召开担任永昌县花草滩林场场长,抓防沙治沙工作不放松。他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完善了全县第一个国家级公益林森林防火制度;共申报市科技星火计划项目二项;争取林区道路修建项目资金80万元,修建维修林区道路40公里;完成工程造林2207亩;完成封山(滩)育(林)草12000亩;育苗102亩;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3.5万亩;维修护林站设施6处;共组织建立健全资森林资源档案,完善图形库、数据库等各项档案580余份;建立健全林场各项岗位责任制及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制度30余项。
孟召开是一名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的足迹遍布永昌大地。他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都是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在他的身上始终闪耀着一种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王银吉 把家安在黄沙窝
这次甘肃采访,记者见到了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甘肃省绿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曾经被众多媒体多次宣传报道过的王银吉。
在曾经住过8年的地窝子里,王银吉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今年52岁的王银吉与城市里的同龄人看上去更有岁月感。黝黑的皮肤,分明的皱纹,粗糙的双手,还有那指甲里的泥土,都是多年与风沙斗争的痕迹。平时不苟言笑的他,一说起治沙种树,嘴角就会不自觉上扬,露出掩不住的喜悦。
这个地窝子在地面以下约两米深,门外风化严重的炉灶还能看出曾经烧火做饭的痕迹,房顶上铺满了麦草,屋里只有土炕、土墙、麦草屋顶和煤油灯。洞里一共有两间屋子,里面那间已经抬头就能望天了。
王银吉一家就是这样恶劣的条件,住了8年。在这个简陋的“家”里,他们睡的是土炕,点的是煤油灯,喝的是窖水,食物没办法存放,母亲只能把晒干的白菜泡在水里澄掉沙子,用来做饭。每当刮风,吃完饭,碗底就是一层沙子;每天起床被褥上、身上都是沙,人就像刚刚出土的文物。
直到2006年,王银吉种树的事情被更多人知道了,大家感慨土洞的居住条件实在太过于艰苦,帮他在沙漠边儿上盖了几间新房,也就有了他们的又一个“家”。
王银吉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红水村九组农民。他的家乡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从他能记事起,就经常刮风,一刮老毛黄风,就迷得睁不开眼,看不清路;地里的庄稼年年不是被埋掉,就是被打掉,沙丘不断前移,土地逐年沙化,风沙成了当时的一大害。王银吉坐在地埂上,反复想:人活着,总要有个盼头!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风沙毁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吧?应该站出来,想办法把沙治住。
王银吉说,在沙漠里植树,最关键的是水。沙漠里没有水源,取水只能到3公里外的家中,又没有运输工具,王银吉硬着头皮从亲戚朋友那里东借西凑买来了两峰骆驼,每天驮着4个水桶,在家与沙漠间来回驮水。直到后來,王银吉借钱修通了一条便道,开始用小四轮拖拉机拉水、运树苗、运麦草,才结束了靠骆驼驮水的历史。
在沙漠里,要想种活一棵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摸清风沙的流动规律、提高苗木成活率,王银吉和父亲迎着寒风,冒着酷暑,背着干粮,常年在流沙最严重的风沙线上,仔细察看风势和流沙走向,寻找压沙植树的最佳坡面。
这些年的治沙,是一段全家人终生难忘的辛酸史。由于常年在沙漠里干活,全家人皮肤晒得黝黑,手心都是血泡,手掌压起了老茧,脚后跟干得开了裂子,手指头上的肉刺起了又退,退了又起。
王银吉的父亲王天昌,今年已经78岁了。从治沙开始到今天的22年里,他从没有离开过脚下那片沙漠。
如今,22年过去了,庙儿墩沙窝变样了。夏天站在瞭望台上,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里,树多了,野生动物和各种飞禽也来安家了。
有人问:王银吉,你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他说,就两个字:坚守!
王银吉的事迹被广泛报道后,引起了广大社会爱心人士和绿化公益组织的关注支持,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防沙治沙队伍,和王银吉并肩作战。很多人纷纷伸出援手,向王银吉捐款捐物,主动参与压沙造林。在治沙道路上,他不再是一个独行者!更令王银吉感到骄傲的是,大儿子作为一名军人,虽然身在新疆,但不忘家乡,每年都要省吃俭用,往家中寄回3万多元,用来支持治沙,每次探亲回家,都会和他们一起走进沙窝压沙植树。
22年来,这位有着18年党龄的老党员王银吉,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生他养他的家乡,献给了家乡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
22年来,王银吉一家人用双手织出一道南北长4公里、东西长3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绿进沙退”得以实现。
沙丘止步,绿色重现。王银吉的故事,正是甘肃这些年来防沙治沙工作的缩影。从“沙追着人跑”到“人赶着沙走”,曾经几代甘肃人的梦想,如今逐渐成为现实。
一场雨后,黄色沙漠上绿意浓。地窝子旁,鸟儿在高耸树木上筑巢,曾经寂寥的大漠鸟鸣声声……
纪永福 二十七年无悔治沙路
烈日之下,脚踏黄沙,记者来到了甘肃省 治沙研究所民勤治沙站,见到了这里的副站长纪永福。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对民勤站野外试验研究区域进行了采访。纪永福带领大家参观了实验设施和固沙技术示范区,。
纪永福告诉记者,来到沙漠工作,就是为了学以致用。纪永福1994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林学院沙漠治理专业,同期分配到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工作。从参加工作至今27年来,他一直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从事荒漠化治理技术研究工作。
这个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的试验站成立于1959年,由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宣布成立。研究沙漠特征、寻找沙漠演进规律、探索改造利用沙漠的理论技术,是建站的初衷。
据介绍,这个民勤治沙站建站以来,一直致力于防沙治沙技术研究与示范和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经过50多年的艰苦努力,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数据,为防沙治沙做出了重要贡献。
放眼远望,一簇簇固定沙丘似乎没什么不同。而纪永福深知其中奥秘:这里是60多种类型沙障的试验现场。从20世纪50年代起,科研人员通过试验筛选出了梭梭、花棒、毛条等十余种优良固沙植物。如今,它们已被广泛应用。
积累62年的荒漠气象观测资料、58年的地下水观测资料、47年的物候观测资料……“搞研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几代人的努力,让民勤治沙站成了全国最理想的治沙科学观测研究现场。”纪永福说。
人与沙并不是“死对头”。纪永福思考着,如何在有效治沙的同时造福一方百姓?他在民勤县组织举办了10期面向农民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枸杞、梭梭嫁接肉苁蓉,防沙治沙与生态产业在一次次尝试中最终实现结合。
1993年以来,试验站每年组织1至2期“中国治沙技术国际推广培训班”,来自76个发展中国家的883名技术人员前来学习。“我们将中国的治沙技术推广到了世界。”纪永福说。
今年51岁的纪永福,在大学期间就入党了。他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到各个野外试验地、田间地头检查和计划当天的工作,到8点半上班时,他的笔记本上已经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当天的工作计划。一上班他就逐一布置和安排当天的工作,对每一件工作都详细、具体地安排到中层干部和具体操作的工作人员,并将安排的情况逐一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便于检查和督促。纪永福不仅所有的事情自己亲自做,也要求中层干部要亲自到现场督促检查。在纪永福的带领下,单位的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治沙科研事业在快速发展。他积极推广节水技术,省民勤治沙站节水超过25%;进行节能减排改造,节电30%以上,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好的效果。
虽然“机械种植麦草方格”、“沙尘暴观测塔”等都有不少创新,但在沙障植物研究上,更多还是前人打下的基础。“我希望有生之年能有所突破,不辜负老一辈治沙人的期待和付出。”纪永福也坚信,“民勤一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黄步青 常年坚持在治沙造林生产第一线
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黑泉镇胭脂堡滩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项目现场,记者放眼望去,绵延不断的沙漠逐渐被一张张麦草方格织成的“黄金铠甲”束缚,肆虐的“黄龙”被牢牢锁住。
站在黄土高坡上,高台县治沙推广站站长、林业高级工程师黄步青对记者说,今年高台县计划在黑泉镇胭脂堡滩完成造林38811亩,草方格沙障8055亩,通过防风固沙,阻挡沙漠前移,实现“林茂沙退”。
高台县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部边缘,是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县之一。近年来,该县坚持工程压沙、人工造林等综合治理措施开展生态建设,推广“麦草沙障+沙生苗木”模式。
黄步青说:“我们这里造林主要是有四种方法。第一种采取滴灌造林,第二采取人工挖穴造林,第三水柱钻孔法进行造林,第四种采用机械开沟造林。”
据了解,胭脂堡村在上世纪70年代沙化面积达到了近750亩,如今已缩减至393亩。此次实施的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项目,总投资3600多万元,计划完成压沙8055亩,造林38811亩,其中梭梭38386亩、胡杨136亩、白榆87.6亩、樟子松15.4亩、沙枣186亩,项目完成后,可有效保护黑河湿地和高台绿洲,实现重点沙区有效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提升,为黑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树立样板。
黄步青说:“截至2021年3月末,已完成梭梭造林300亩,完成稻草沙障400亩,完成滴灌铺设300亩”
黄步青是甘肃张掖人,今年54岁,1987年毕业于张掖农校,同年参加工作,199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凭着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他不计较生活条件,个人得失,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绿化家乡的每一片土地。在林业生产第一线工作34年,他走遍了全县每一处荒滩沙漠,每年有多半的时间工作在生产一线,那些荒滩适宜栽什么树种,他都一清二楚,为指导风沙沿线群众造林绿化,抵御风沙灾害做出了显著成绩。
特别是2008年,黄步青和同事们在胭脂堡、许三湾治沙造林现场连续奋战90天,吃住在造林现场。当时造林工地没有房屋,居住在搭建的帐篷中,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搭建的帐篷多次被大风吹跑,经常半夜起来还要重新加固搭建帐篷,白天继续监督检查造林工程质量,组织装卸假植苗木,没有休息过1天。当年共完成治沙造林8600亩,遏制了高台县两个风口的风沙危害。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经常带病工作。多年来几乎没有带薪休假,甚至在儿子参加高考时也没有请假陪伴,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的情怀。
针对全县沙生灌木梭梭面积大,但没有经济效益的问题,黄步青认真考察学习肉苁蓉接种技术,在国有三益渠林场、许三湾林业综合示范基地开展了肉苁蓉人工接种试验,并在全县推广肉苁蓉种植面积3000亩,现已初见经济效益。
2012年,黄步青调任高台县治沙推广站站长,负责全县防沙治沙工作。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在工作任务繁重人员缺少的情况下从来没有向上级领导提过要求。圆满完成了分管的各项工作任务,组织实施高台县西沙窝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项目,完成沙化土地封禁面积18万亩,修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管护站2处,建筑面积855平方米,开展植物固沙4400亩,设置秸秆、石头、尼龙网格沙障2646亩,新建封育围栏109公里,设立瞭望塔1座,架设监控塔15座,修建大型宣传碑2座,中型宣传牌15座,保护区界碑135块。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全县防沙治沙工作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有效遏制了风沙蔓延,为高台县农业生产提供了生态安全屏障。
王延福 风沙线上和儿子并肩战斗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记者见到了这样一对治沙父子,临泽县防沙治沙大户、造林绿化先进个人王延福和他的儿子王建龙。
父亲王延福今年59岁,一位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在52岁这一年选择了治沙这个让年富力强的人都望而却步的行业。
王延福是甘肃省临泽县蓼泉镇双泉村人,也是临泽县最早从事畜禽养殖发家致富的“明星”,上世纪90年代中叶王延福凭借着畜禽养殖身家就已经跨入了“百万元”的行列。由于身在西北每年都要经历数次时间长短不一、规模各异的沙尘暴,每逢沙尘天气,王延福心中都有一种莫名的欲望和冲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欲望和冲动也逐渐的清晰起来。
防风固沙!向千年的沙漠宣战!听到王延福的想法,妻子和儿子惊得说不出话来,看着态度坚决的妻儿,王延福说:“这里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俗话说:“百姓看干部、群众看党员”作为党员这是我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个普通的村民,至少也要让我们的子孙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吧!”春风化雨,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苦口婆心地劝说和认真分析论证,贤惠的妻子、懂事的兒子逐渐接受了王延福的想法。
2015年王延福承包蓼泉南沙窝9010亩沙漠,迈出了向沙漠进军的第一步。
据王延福介绍,“寸草不生、风吹沙起”是南沙窝当时真实的写照,“无水、无电、无路”是当时摆在王延福面前的现实情况,基础设施的不完善让王延福愁的整宿睡不着觉,没有路他走庄过户与周边农户协调换地,没有水他采用提灌接力的方式从数公里外引来河水,当年就在这片“不毛之地”的沙窝上定植了2000亩梭梭,看着已经成活随风摇曳的梭梭苗木,王延福内心充满了绿色的希望,可就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袭击了林场,迎风面上已经成活的梭梭苗木在短短的1个多小时内就被肆虐的风沙连根拔起。看着眼前的满目狼藉,妻子失声痛哭,就连王延福这个久历商场洗礼的老将也眼含热泪,但理智最终战胜了恐惧,伤感又一次转化为了动力,多年来的商海历练造就了他强大的心理素质,激励着这个“天命之年”的汉子再次走上了防沙治沙的前沿。
没有土、就用草,补植风沙损毁的梭梭时,王延福吸取了教训,就地取材在梭梭苗周边设置了黄土方格或麦草方格,为梭梭苗木生长提供了安全屏障。在王延福及家人的精心管护下2000亩梭梭在这片无人问津的瀚海当中安下了家,2016至2018年间他持续扩大“战果”又定植下4000亩梭梭苗木,同时在承包的沙窝中种植了适宜沙地环境生长的2000亩沙枣,往日一刮风就黄沙漫天的景象在治理过的这片沙漠中得到了有效遏制。
治理沙漠生态效益是显而易见的,沙漠绿了,王延福的“百万身家”却不翼而飞,为了治沙他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亲戚朋友和银行的200多万元的债务。怎样既能治沙又能赚钱,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经过深入思考,王延福看准了寄生在梭梭根部素有“沙漠人参”美誉的肉苁蓉,为了能让肉苁蓉这种药食同源的珍贵中药材早日落户林场,王延福白天访专家、夜里查资料,多方打探肉苁蓉种植信息,细致研究肉苁蓉种植技术,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他10多次深入新疆等地肉苁蓉种植基地“取经”。2017年6月王延福带来了从新疆购买的肉苁蓉种子,在自己的林场里接种了300亩“试验田”,播种下了“以林养林”的希望,按照肉苁蓉的生长规律种子播种后最快3个月就可接种成功,种子接种三个多月后,王延福的妻子不经意间就会发现王延福悄悄刨开接种穴坑,查看接种情况,细心的妻子知道,肉苁蓉接种成功与否在王延福心中份量很重。2017年10月15日王延福终于看到了希望的一幕,肉苁蓉接种成功了!如今的绿盈林场,肉苁蓉接种面积已经达到4000亩,虽然还没有到盛产期,年产鲜苁蓉已达10吨左右,实现经济效益30万元左右。
有了父亲这个榜样的力量,王延福的儿子,今年36岁的王建龙,已经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2015年大学毕业,他就回乡和父亲一起创业。
王建龙最终从北京回到甘肃,“被父亲的精神感动是一个重要原因”。“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好?我小时候都不知道春天是绿色的,因为家乡的春天更多的是土、是沙。”还有一个细节,他至今记得,“每年三月,天上刮风,地上下土,家里的桌子不管怎么擦,都会蒙上一层灰。”
如今,承包地的肉苁蓉接种面积已达4000多亩。虽未到盛产期,但2021年的产量就达50吨。
“现在产品大多在本地销售。今年我准备再做做包装,尝试线上销售。”王建龙说。
余晖渐染,凉风习习,父子俩最爱坐在沙丘上。举目望去,6年前的不毛之地已是成团成簇、绿意盎然的梭梭林。儿子坚信,他和父亲,未来的日子也会是越来越好!
王东军 甘州大地的“播绿人”
“原来这里是‘风吹石头跑,下雨泥翻浆。现在的变化简直是太大了,当年的烂河滩,千疮百孔的不毛之地现在是景色优美的湿地公园。”在黑河湿地公园的湖边,张掖市甘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东军,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样的感慨万千。
记者面前的王东军,仪表堂堂、神采奕奕,看起来精神百倍的样子,洁白的衬衫穿在他的身上一尘不染。眼前这位眉宇间带着英气却又掩饰不住沧桑的汉子,是和林业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西北男人。王东军的身上,有着西北汉子的很多特点,他朴实、憨厚、善良、直率、倔强、坚忍。
今年58岁的王东军,是1994年入党的老党员。他自豪地告诉记者,他有2个女儿,她们也都是党员。在他的家里,就可以成立一个党小组了。
“工作推进快,全靠党建带”,“工作好不好,关键看领导”,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名党员,王东军把理论学习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任甘州区林草局局长以来,王东军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两山”理论,不断学习林草专业知识和林业法律法规,虚心向同事请教每一个树种的生长特点和习性,不断在方法上求变、工作上求新,以孜孜以求的致学态度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在工作中,王东军主动肩负起甘州生态建设使命,主动和广大群众奋战在一线,吃住在一线,闯出了一条具有塞罕坝特色的甘州生态之路。
黑河滩绿化成了摆在他面前的第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面对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常年干旱缺水、立地条件十分恶劣、风沙肆虐“石头滩”,许多同志都傻眼了,“没土怎么栽”、“水从哪里来”“栽什么树适合”,针对现状,许多同志都直打退堂鼓,而他却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也没有攻不下的山头,只要大家坚定信心,荒滩变绿洲不是问题.....”。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王东军就抱定了要改变黑河荒滩的决心和信心,随即在黑河滩搭起了临时板房作为指挥部,潜心研究绿化方案,大胆提出了“改地适树”的方案,采用水、土、苗梯次推进的作业方式推进绿化工程。创新性地提出了“四季造林”构想,开启了春夏季造林为主、秋冬季造林为辅的四季造林新模式。
在工程现场,王东军吃住在造林一线,为了不耽误植树的黄金时节,冬天他裹着厚厚的大衣和同志们一道挖沟换土,架管引水,脸冻的铁青,耳朵冻的通红,没有丝毫退縮。夏天他顶着烈日,带领党员干部调苗灌水,累了就在地头眯一会,饿了就啃几嘴馒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没日没夜,放弃了节假日。由于超负荷工作,他病倒了,在住院期间他仍放不下工作,时时关注造林进展,关心工程进度,有几次甚至不听医生再三劝告,偷偷从病房逃跑出来,跑到日思夜想工程现场带病指挥。
正是在王东军的带领和坚持下,一个个项目落地实施,一项项工程全面开工,6万亩城市森林公园初见规模,4000亩黑河滩生态修复胡杨林营造项目震撼亮相。5年期间共完成国土绿化面积46.2万亩,营造林规模、质量和示范效应创历史最好水平,同时也实现了多年来甘州人民梦寐以求的黑河滩“戈壁变绿洲”的历史梦想。3年的时间,昔日的乱石滩变成了湖泊交错郁郁葱葱的林海。王东军先后被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评为“国家级先进个人”、“甘肃省双拥工作先进个人”、“张掖市绿化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