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语文作业本》有效使用的策略
2021-08-17王娜炯
王娜炯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而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仅靠注重知识获得的浅层学习活动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写的《语文作业本》为例,通过整体梳理,可以发现有着这样5个编排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的归类、积累与运用;2.注重整体感知的学习支架提供;3.注重课内阅读的思维与方法;4.注重课外阅读的方法迁移与运用;5.注重助学系统的策略与方法设计。
进一步梳理《语文作业本》的结构,特别是三到六年级,在内容的编排上基本有这样几个逻辑层面:第一层面是字词巩固;第二层面是情节梳理;笫三层面是对某些重点的句子的含义的理解,或者说表达手法的理解;第四层面是同类化的拓展,可能是学习策略的同类化拓展,也可能是习作表达的同类化拓展。
基于以上认识,如何挖掘作业本内在教学机理,将其转化为“教学生产力”,成为深度学习的助学支架呢?笔者将从语言模块化、思维可视化、知识结构化三个方面谈谈深度学习视域下《语文作业本》有效使用的策略。
一、由此及彼,走向语言模块化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阅读教学,决定着课堂教学须点连成线,再由线构成面,倡导的是整体的模块化阅读。因此,作为助学系统之一,《语文作业本》与课堂教学必须具有高关联度,杜绝彼此间的割裂。
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割裂或断层的现象往往不经意间存在,以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题选词填空这题为例,一位教师是这样操作的: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根据要求,自读课文。
(2)分组学词,想象理解。
第一组:欣赏 浸在 来临
第二组: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
第三组:又香又脆的榛子 酸甜可口的山葡萄 鲜嫩的蘑菇 各种各样的药材
(3)依托作业,积累运用。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分别出示第二、三组词,指导读音后,教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说读着这些词,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正当同学们说着想象,人情入境地读着词语时,教师话锋一转:瞧,这些词语真有魔力啊,让大家看到了、想到了、尝到了那么多,生动的词语我们要把它们积累起来,并学习运用。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作业本,完成第三题。
整个课堂安静下来了,大概3分钟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反馈,接着引导美美地读词,导入下一环节。但此时学生的词语朗读缺少了画面感,在下一环节,读课文交流印象深刻的事物、画面时,学生情绪也显得并不是那么高涨。
究其原因,就语言习得过程而言,让语言点线面聚合,形成模块化的语言结构,这个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前后勾连的阅读,即深度阅读。当学生正人情人境地读着词,想象着画面时,教师穿插进了完全脱离这个情境的作业练习。这样就人为地割裂了学生的思维场,使学生的情感产生断层,违背了学生的认知心理。
所以像这样的作业不应放在这里,在学生读词想象画面后,应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再次走进课文,寻找自己喜欢的、印象深刻的事物、画面。这样在同一个情境场,学生的情感是顺畅的,思维是连贯的,学生能更加人情入境地走进文本。
笔者认为这题作业可以放在课尾,或课堂小结后,教师引出课文中很多生动的词语,再次出示这组词,想象着画面读。读后请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跟作业本中所描写的画面做比较,选词填空。这样作业与课堂教学就杜绝了彼此间的割裂,使学生的学习形成模块化的语言结构。
二、由表及里,走向思维可视化
学生在作业练习中,思维大多数处在内隐状态,我们可以借助作业圈画批注把思维过程充分显化,这样既有利于促进自主阅读,又有利于开展讨论交流,还有利于自我反思矫正,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深度学习策略。
以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作业本第三题为例,假如教师只是让学生根据作业本的提示自主完成,然后直接校对答案,那这样的学习,就不具备思维展开、碰撞的过程,也不是将作业作为学习支架推进学习的过程。那么该怎么做?首先就是要将思维可视化。
还是这道题,有位教师先不出示题目,而是通过读相应段落,为课文插图取名这样的一个活动组织学习。首先有梯度地引导学生借助关键句、关键词的方法,先后为第1、4幅图取名。此时学生不是孤立地学习知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当前的学習活动去联想、调动、激活以往的经验、知识,以融会贯通的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组织,从而获得新的学习方法。而日这个学习的过程把原本内隐的思维方法、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
接着出示这题作业,要求尝试运用刚才的方法为第2、3幅图取名,因为有了之前清晰的思维呈现,所以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都有收获,这是课堂上交流第3幅图名字时的情景:
师:那第3幅图你取了什么名?
生1:我取的名是“顶天立地天地形成”,因为第3自然段就在写盘古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第4自然段在写盘古这样撑了不知多少年,天地终于形成了。所以我取名为“顶天立地天地形成”。
师:好,这是你的思考,请把它写在词卡上,贴到黑板上。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了,请xxx来说。
生2:我觉得应该是“顶天立地精疲力竭”,因为第4自然段最后说“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承接着下面一个自然段“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觉得这里用“精疲力竭”比较好。
师:好,这是你的思考,请你也写下来,贴在黑板上。还有其他不同意见吗?那你认同哪个呢?
生3:我认同xxx的,虽然文章中写了“盘古精疲力竭”,但因为是根据文本给插图取名,图中盘古还没有倒下……
课堂上的甄别比较环节,让学生汇报学习成果的目的并非分出孰优孰劣,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贴着文字前行,潜入语言深处,凸显思维过程,把内在的理解感悟转化为语言文字。
交流后学生的修改,也就是评估反刍环节,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评估、反思和调控的过程,以此实现自我调节学习。虽然用时少,但学習效益却是一种内生性的增长,是深度学习所追求的。
所以我们在使用《语文作业本》时,要凸显思维可视化,让圈画批注从语言表层的形式符号走向语言深层的内涵思想,不仅把学生引入一片金灿灿的“语言麦地”,更让他们自由地发现并采撷到属于自己的“最大麦穗”。
三、由浅入深,走向知识结构化
深度学习倡导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与作业本的对话过程中,学生所见的习题不是孤立的碎片,而是有逻辑、有体系的结构,通过知识唤醒、关联、迁移,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效果。因此,它的使用不能直接采用拿来主义,要根据学情,进行改造调整,分步落实。
以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作业第五题为例。这题由两部分组成,前面一部分是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而后一部分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受的表达,结合课后题第三题,说明需要将课文内容与切身的感受结合着进行表达,这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所以有很多教师会将这题放在课尾去完成。
但这样一来作业就失去了导学助教的功效,我们可以依据学生学习的路径来分步使用:提供作业前半部分作为支架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依托后一部分这个支架创设情境组织学习活动,贯穿整课的教学,通过关键词句品读、感受,进行表达实践。
如学习了春天这部分后,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如果你去小兴安岭旅游,选择春季去,是因为( )。生在与文本、教师、同伴的对话过程中,实现了自我的超越,他们不断地接纳别人的独特感悟和体验,也不断地扩大自己原来的认知世界,最后又内化为自我认知的全新图式。
所以作业本的使用是知识结构化的迁移运用,它既是文本内容的拓展补白,也是语言形式的结构迁移,让文本知识结构和自我知识结构相互对接,从而形成自我建构,这是一种有意义的深度学习。
语言模块化、思维可视化、知识结构化,《语文作业本》的这三种学习策略,彼此之间既可以相互独立自成学习环节,也可以相互融通形成学习合力,它们都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当然,在使用《语文作业本》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