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高年级德育的“守正”与“出新”
2021-08-17陈芸芸
陈芸芸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教导学生李蟠过程中,写下名篇《师说》,用以鼓励学生继续秉承良好的求学精神和学习习惯。公元803年,李蟠考得进士,这篇《师说》也传承了千余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传道”我们可以理解为传授道理,也就是当前学校中的道德教育。“传道、授业、解惑”中,“传道”居首,可见自古以来,道德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性。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中小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指明了方向。本文以此为基点,从“守正”和“出新”两个角度来进行论述。
一、坚持“立德树人,四维守正”
小学生德育工作应坚守“立德树人”理念,需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应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品格修养、文明行为养成为核心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对“指南”研读,笔者认为“守正”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
1.思想情感的“守正”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公问孔子,如何选取人才,孔子总结为“观其言而察其行”。言语是用来抒发心中志向和感情的。因此在培养小学生道德素养的过程中,我们要追根溯源,扶正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坐得端,行得正”。由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在认知程度上与低年级小学生有了明显变化。因此在教学的思想情感守正方面,应当更为具体。通过衔接低年级阶段小学生对道德素养的基本认知,上升到中高年级“以学促知、以知促悟、悟中生情”。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逐梦、复兴中华》中,通过学习虎门销烟,学习林则徐开放的思想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爱国精神。其中,应以学促知,通过学习清朝末期白银流失国库空虚、军民赢弱,认知鸦片(毒品)的危害;以知促悟,通过《南京条约》这一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让学生了解到,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奋斗,国家综合实力逐步增强,100多年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到祖国怀抱,从而领悟到:只有努力奋斗和发展,才能不受欺辱,赢得尊重。就这样,通过认知、学习、感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道德品质的“守正”
“指南”指出,中小学中高年级德育工作应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并反映学生们的真实需要。“道德规范、文明礼仪、诚实守信”等不能停留在纸上或墙上,而是要从学生自身的“三观”出发,用眼睛观察社会、用心灵感受社会,并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来,实现知行统一。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快递小哥、环卫工人、消防员默默奉献的精神,用心灵感受如何构建我们美好和谐的社会。还可以组织小活动,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感受自己也能为社会出一分力。如:组织“小小环境卫士”到公同捡垃圾、保护环境,组织“小小公益家”捐献旧图书、旧衣物、零花钱等,“手拉手”帮扶贫困地区学生,等等。通过课本的学习,学会相互理解、互相尊重;在实践活动中,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默默奉献落到实处。
3.法律意识的“守正”
基于小学生中高年级已具备一定的规则意识,在中高年级阶段进行基本的法治教育是德育工作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中高年级的道德与法治中,“意识”“观念”是高频词,也就是说,我们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活动中,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
仍以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在《友善相待》一课的教学中,通过了解《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树立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
4.环保意识的“守正”
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是小学中高年级德育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从小根植“环保意识”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小学生中高年级的認知特点,我们需要从“什么是生态环境”“为什么要保护生态环境”“怎样保护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来进行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在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文明生活多一些绿色》的教学中,可以先通过对身边环境污染进行了解,从而认识什么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污染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危害。先让学生猜测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并有效探讨。教学第二课《变废为宝有妙招》时则让学生知道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来保护环境,鼓励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形成低碳环保的意识。
二、落实“课程改革,三路出新”
教育者需要充分认识到,社会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学生的德育方式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有效革新,不断提升小学生德育的教学效果。当前诸多一线德育工作者,开创了许多德育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签和学习。
1.融合多种教学模式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环境下学生参与感不强,教学效果差,难以完成教学目标。笔者通过梳理当前应用广泛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多年的德育实践经验,认为情境化教学、乡土资源教学、小组学习法,在德育的教学中具有十分突出的教学效果。
(1)情境化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要教授的课程内容,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例如,在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公共生活靠大家》教学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排演小动作剧(排队、不随意丢弃垃圾、积极帮助他人等),多人参演,一人通过旁白指导,将小学生迅速带人德育的学习中,让学生在扮演和欣赏中,深刻认知要靠我们每个人的努力/j1能让社会更加美好。
(2)乡土资源教学。乡土资源是小学生身边的最为熟悉的事物,将乡土资源应用到课堂,能促进学生对德育知识的认知。在小学生环境保护的德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引用乡土资源素材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树立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
(3)小组学习法。在传统课堂中,由于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导致許多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爱搞小动作、讲话等,使得教师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来强调课堂纪律:小组学习法,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学习、讨论、总结等,强化自身对德育内容的认知。小组学习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增强学生体验与感悟
我们不仅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还要围绕实践活动的主题,开展体验式探究活动,将体验式教学与主题探究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把实践活动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落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感悟能力。
例如,在上文中提到的多种教学模式中,可以在学生学习后,布置一些趣味作业。如在应用乡土资源素材教学课后,可安排学生对身边环境污染的根源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时,不仅要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还要让学生站在道德与法治的高度上进行分析,提m合理化建议,并有所感悟。
3.言传身教,良师益友
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大多以规范化、机械化来要求学生接受既定的教育,德育的目标貌似就是将每个人培养成“听话的孩子”,在这种模式下,灌输、训导式的“言传”是德育的主要方式。久而久之,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教师的教学兴致也大减,教学效果更是不尽如人意。《后汉书·第五轮传》说:“故日: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因此,“言传”之后还要“身教”。如《妈妈洗脚》公益广告,其中爱的传递正说明了“身教”的效果。教师与家长都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在德育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用行动来示范。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教师与学生情感距离的远近与教学效果有很大关系:情感距离越近,教学效果越好;情感距离越远,教学效果越差。教师与学生应当是一种朋友关系。笔者在每一届教学中,总是先靠近学生,然后再了解他们,经常与他们在课外讨论一些生活上、游戏上的话题,与学生做朋友。这样一来,学生都拿笔者当朋友,在学习中积极配合,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结语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黄金阶段,从多维度培养好孩子的道德素养,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非凡。笔者在长期的德育实践教学中,摸索m四个维度的德育“守正”思路,并结合诸多教育学者的课改创新思路,总结出适合中小学德育教学的三个“出新”路径。经过实践,这些方法可有效推动小学德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