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于探索中感受数之奥秘
2021-08-17单蕾
单蕾
“数”之奥秘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探寻数学奥秘的课堂上,需要摒弃单纯、枯燥的“说”与“教”,着重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且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而学生则在“探”与“悟”中,经历一些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解决简单的问题。下面结合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中“走进天文馆——认识年、月、日”这节课,紧密结合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中,探索在生活情境中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感知时间单位
为了落实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德育纲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探寻、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多少岁的生日?”此问题引出了三个时间单位:年、月、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内容就在身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联系生活,丰富认识,交流感性经验
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及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存在差异,而只有真正立足“学”的需要,才能使所有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因此,采取有效策略解决数学问题,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建立联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方法内化,凸显“学”的生成,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发现、领悟、积淀、完善,以提高数感。
例如,在教学“走进天文馆——认识年、月、日”时,笔者设计了两个日历卡的探究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研究2018到2020年各月份的天数,并进行记录,然后发现探索过程中的规律:除2月份之外,不同年份对应的其他月份的天数是一样的,以此引导学生总结探索的方法,说出是通过对比方法得出结论的,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个活动是引导学生研究2月这个特殊的月份,教师通过拓宽年份样本容量,重点研究2005到2012年二月份的天数,来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学生会发现一个规律,原来每四年中有一个闰年。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得出结论。当学生不会用竖式计算时,又为学生提供用计算器计算的平台,让学生在探究构建知识的过程中积累了观察、猜想、推理等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三、直观操作,深化概念,建立单位表象
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不断融合,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着变化。在课堂上,多媒体课件以及计算器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这样就依托了有层次的任务要求,让学生主动求知,乐于学习。
例如,在“巧计”环节,教师用多媒体介绍“歌谣记忆法”“拳头记忆法”两种记忆法。通过提问“你出生在几月?你出生的那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大月、小月的记忆;让学生独立演示左拳记忆法,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记忆,能迅速有效地判断某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及其天数,从而体验学习的快乐。又借助计算器,让学生自己计算3个年份的天数,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2018、2019和2020年全年的天数差一天呢?”,从而初步感悟平年与闰年,进一步思索“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之分”。
四、沟通关系,拓展应用,促进策略化构建
依托表格形式将不完全归纳这一基本数学思想贯穿于新知构建中,学生在“找、想、议、听、算”等数学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教学“走进天文馆——认识年、月、日”這节课中,三次表格的呈现,勾勒出了不完全归纳这一数学思想的运用路径。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还没有学四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师在这里就采用了化大为小的策略,让学生先研究比较小的年份和“4”的关系,然后再研究2018、2019等较大的年份。
环节一:猜想平年、闰年与4的关系。当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采用“转化”的方法,化大为小,先来研究比较小的年份。让我们一起穿越到2000多年前,回到公元5年、6年、7年、8年……借助小的年份用口算的方法来进行验证平年、闰年与4的倍数关系。
环节二:验证“四年一闰”。引导学生用计算器进一步验证:在不知道2月月历的情况下,一般情况我们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四年一闰”。
环节三:进一步感知整百年份的平年与闰年。通过验证2004年、1800年,学生发现,整百年份是特殊情况,不符合“四年一闰”的规律。于是,借助多媒体课件介绍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科学道理,解释了“一百年不闰,四百年才闰”规律的由来。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将回归于生活。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会采取有效策略解决数学问题,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建立联系,有助于学生数感的建立,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