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急性脑梗死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21-08-17魏艳
魏艳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人民医院,河北 邯郸)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是指患者脑部供血突然中断所致的脑组织坏死症状,一般情况下此病症多因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等因素所致,其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头痛、耳鸣、半身不遂等,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则易致其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加大并发症、后遗症等病症的发作风险,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2]。利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方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避免患者的脑组织受过多损伤,有效降低后遗症、并发症的发作几率,保障患者基本的生命健康。本研究旨在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效果,现将此次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25例,女11例,男14例,年龄60~77岁,平均(67.95±7.48)岁和对照组25例,女9例,男16例,年龄61~78岁,平均(67.98±6.51)岁。研究选择的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字同意,并自愿纳入此次实验中,同时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通过应用统计学对比分析后显示,差异细微(P>0.05),可进行对比和讨论。
纳入标准:根据《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中诊断标准[3],均为急性脑梗死患者。
排除标准:(1)患者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2)患者有精神病史,不能配合医护人员的诊治工作;(3)患者有其他器质性疾病或肿瘤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方式,即由护理人员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询问、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并向其反馈相关的治疗、检查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均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方式,其方法具体如下。
建立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小组:将经验丰富的临床护理人员组合在一起,建立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小组,有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制定科学、可行的临床护理路径,并对各项护理措施制定相应的时间限制,确保护理人员能严格按照相关条例执行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1)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及时帮助患者清理呼吸道,以帮助患者保持较通常的呼吸状态,帮助患者保持平卧体位,并建立静脉通道,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给予氧气治疗,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一定急救措施,以控制患者病情发展速度。(2)溶栓前。护理人员需在正式治疗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一些治疗知识,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若患者在此期间以意外事故或其他症状的发作,护理人员需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医师,并进行紧急处理。(3)溶栓后。溶栓后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并每隔15 min就对患者监护仪上相关数据进行监测、记录。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并对根据患者病情做好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情况,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叮嘱患者按时按量用药,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促进其恢复速度。(4)出院前。护理人员需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出院后患者需进行的康复训练。及出院在家自行康复期间的注意事项,并叮嘱患者按时入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相关指标参数,即统计住院时间、Barthel指数、依从性评分这三项指标数据,其中Barthel指数主要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状态进行评分,共计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活动功能越好。再利用治疗依从性评分量表对患者的依从度进行评分,共计100分,分数越高,患者依从度更高。经这三项指标测量,分析判断这两种护理管理方式对患者病情、护理情况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住院时间、Barthel指数、依从性评分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 22.0 软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相关指标参数进行对比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可得,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相关指标参数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护理后的相关指标参数对比(±s)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护理后的相关指标参数对比(±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Barthel指数(分)依从性评分(分观察组 25 12.32±1.09 77.58±5.02 88.03±3.87对照组 25 21.98±2.67 56.35±4.95 73.10±3.91 t 16.748 15.057 13.569 P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主要是因患者脑部供血突然中断所致的脑组织坏死病症,其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头痛、耳鸣、半身不遂等,由于脑部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则若患者脑部出现脑组织坏死、脑部缺氧等状况,极易对其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加大后遗症的发病几率,易对患者的生活状态、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4-5]。
利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方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救治,在此过程中则主要从建立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小组、临床护理路径这两方面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其中建立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小组,则主要有由医院抽调经验丰富的临床护理人员,组成专业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小组,由小组成员商讨、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条例[6-7]。在临床护理路径中,则主要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及治疗情况来进行不同阶段的护理,入院时,护理人员需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使患者保持较通畅的呼吸状态,建立静脉通道,给予适当的氧气治疗,配合医师对患者的病症及时处理。在患者接受静脉溶栓之前测量患者的血压,当患者血压过高时应先给予有效措施降压,再实施溶栓治疗,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相关治疗知识及注意事项,以提升患者依从性,使其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诊治措施[8]。并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并及时向医师反馈患者的病情。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监护仪上相关数据,并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康复训练计划,确保患者有较稳定的恢复状态,叮嘱患者按时、按量用药,保障其基本药物治疗效果,同时护理人员需做好并发症预防措施,以减少并发症发作几率,促进患者恢复速度,缩短其住院时间。出院前,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患者出院后需进行的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叮嘱其按时入院复查,保障患者整体的恢复效果。在本研究中,通过常规管理同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方式间对比可知,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患者,其所需的住院时间更短,Barthel指数和依从性评分数据更高,即患者经此护理后,能有较好的恢复效果,且能恢复较好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患者依从度也更高,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有效提升其整体的治疗效果,使其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出院。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方式,能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帮助患者保持较好的恢复状态,缩短住院时间,使其能恢复较好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减少此病症对其正常生活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