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风景园林的山水智慧
2021-08-17安徽建筑大学教授冀凤全
□ 安徽建筑大学 教授 冀凤全
本文作者
一、徽州风景园林的发展背景
1.徽州的社会变迁
古徽州地区环境闭塞而优美,自古以来被视为理想的避难之所,故而成为中国历史上三次因战乱而导致的人口南迁的重要栖息地——晋末的“永嘉南渡”、唐朝的“黄巢之乱”、北宋的“靖康之变”。在这三次战乱更迭中,中原士族开始大规模迁徙至徽州,并在与当地古山越人的冲突与融合之中,使得徽州成为了一个以中原汉人为主的移民社会。其中有趣的是,宋徽宗与徽州也有着不解之缘,为徽州地域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此外,黄山的由来也颇具神话色彩,相传轩辕黄帝率手下大臣来此炼丹,并最后于此得道升天,唐玄宗由此便改“黟山”为“黄山”,由此便展开了徽州风景园林的营建活动。
2.徽州财富的缘起与扩张
要说起徽州的兴盛,功在徽商。崛起于南宋、盛极于明清的徽州商人把大量的商业利润回归山村故里,是徽州繁盛的主要原因。其中,明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有言:“新都(徽州)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而明嘉靖后期,万历年间徽商的财富更是惊人,这时徽商已拥有百万巨资。以至清代,盐商多“富以千万计”。就其经营规模和资本额而言,已达到了传统商业的巅峰。
3.文风昌盛
从中原士族到徽州望族,徽州宗族有着悠久的儒学渊源。其中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祖籍徽州婺源,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传统的人伦思想。在这样的文风背景下,徽商对求取功名也极其上心。类比当代,古代考举人的难度比考清华北大的难度要高得多,即便这样,徽州进士仍旧高达几百人。此外,从地区上来看,从顺治二年到嘉庆十年的160年间,两淮徽商子弟登科者要比其他地区人数高很多。
二、徽州自然山水规律和人文审美观
1.自然山水规律
徽州号称“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从地理环境来看,徽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崇山峻岭形成天然的地理屏障。徽州境内多为山地、丘陵和少量山间盆地,各县的境域、镇域和村域的划分,同样具有山岭环峙的特征。古徽州四面有4座山,北有黄山;南边白际山;西有浙岭;东边是障山。水系主要以新安江为主。
2.人文审美观
(1)天人一物,内外一理:无论是大的风土地景,还是小的私家园林,徽州风景园林都是置于自然山川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正是中国古代所遵循的生态实践观念。
(2)君为臣纲,尊卑有伦:新安理学宣扬:“君臣父子,定位不移”,徽州宗族也把皇帝的“圣谕”作为制定族规家法的纲领,把族规家法视为“圣谕的注脚”。
(3)贾而好儒,贤近士风:徽商认为儒和贾是相通的。业儒入仕可以光耀门庭,是为名;而经商创业以孝养父母、“垂裕后昆”,这是为利,二者相通。
(4)返璞归真,福慧双修:徽州人喜欢把吉祥观念寄托在最熟悉的自然物和现象中。
三、徽州风景园林的营造活动
1.枕山栖谷:徽州风景山水智慧缘起—(隋)唐
古徽州最早属于扬州,隋炀帝大业初建,歙州恢复西晋之称“新安郡”;唐代建业,又为“歙州”。此时的徽州归属于整个江东之州,这也是徽州地区稳定维持一州(府)六县格局真正开始的时间。此时古黟盆地和休歙盆地为古徽州发展的核心。古徽州地区山多,但水系和农田却很少,当中原移民迁居于此,他们继续过上定居稳定的生活,需要经济来源,于是农田开垦就成为了他们最关切的任务,盆地成为了定居之首选。同时,人们大多“逐水而居”,就是既要有水又要少灾,而古徽州的地势四面环山水流湍急,而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这一事件对日后整个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由此,新安江的地位也开始逐渐凸显。但自宋元开始,这一现象便开始弱化。
2.轴心文明:徽州地域风景的启盛—宋元
隋唐时期,徽州的发展还制约于交通闭塞的地理环境,然而南宋迁都到了临安,使得徽州从原来的边缘地带,一下跃迁至核心区域,为徽州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预示着今后徽商的繁荣。而自北宋1121年,“歙州”更名为“徽州”之后,徽州历史上经济和文化的“轴心时代”才真正开启!而在此后800年左右的时间里,无论是在商业、思想、建筑,还是在风景园林艺术的开发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自此之后,徽州与长江三角洲经济核心地区的发展开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徽州也成为沟通江南地区与江西、湖广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此时,徽州村落由原先的盆地也开始沿新安江、长江支流等流域进行大范围的空间分布。在耕读文明的发展之下“桃花源里人家”成为这一时期的特色,“田园式村落”也是这一时期徽州地景的主要表现形式,一直到明清时期,这种田园式的农业景观也成为徽州聚落的发展特色,而这种农业景观的模式对整个明代初期江南地区的风景营造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3.繁盛秩序:徽商接济与宗族权力驱动—明清
明清时期,水利再度发展,其中尤为重要的两条水道是徽饶水道与徽杭水道,基于此,徽州人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外出经商,为徽州风景园林的经营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南宋时期,徽州风景园林已经初步发展,庭、楼、阁、祠等建筑开始兴建,与周围环境形成园林化的空间。到了明清时期,徽商繁盛,筑园之风兴盛,是徽州风景园林的鼎盛时期。从宏观角度看,一座村庄就是一座大型的公共园林,所有的风景园林几乎都是以村落化的环境作为基底。其中,从徽州风景园林的营造特色来看,“园林”成为住宅建筑的纽带;以园林为中心,所有的房屋建筑面向内开敞;宅园内部空间的划分也就是“秩序”的营造。三次人口大迁移中,中原望族的举族迁徙保证了宗族的完整性、秩序性。在多姓的村落中,往往以几个中心并存的方式存在,同一村落内部也被划分成为以姓氏为中心的不同区域。此外还有性别等级的划分。其中,祠堂也成为了徽州族权的象征,不仅是聚族而居的徽州宗族的“圣殿”,也是村落和宗族的精神寄托之所在。
4.延续保护:徽州风景园林的烟雨之路—近现代
(1)起步期:改革开放初期风景园林营建活动相对稳定。
(2)成长期:近现代以来,一方面少量传统人居风貌正在逐步衰减;另一方面对于风景遗产的保护理念也在不断完善之中。
(3)发展期:2000年—2012年,黄山市的大量传统村落得以抢救和保护,风景资源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4)崛起期:至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黄山样板”。
5.传承创新:从徽州风景园林发现美丽中国—未来
如今对于徽州区域的研究,在我们风景园林学科体系之下,它不仅包含有人居环境的问题,还涉及到经济人类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以及人文地理学等诸多领域,我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以狭窄的眼光看待问题,如何从“园林”扩展至“风景园林”、从“城郭”的小概念引申至“乡村”、从“小江南”到“大江南”、从“地域”到“区域”,这都需要我们站在更大的空间语境中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要将徽州风景园林作为诠释美丽中国的乡土景观样本。
四、徽州风景园林营造智慧
1.山水兼爱—风景观
古徽州风景园林的发展正是在这种大的山水自然环境之下才得以发展起来,历年沧桑岁月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表达了当地人们对于山水之情深。徽州先人山水兼爱,他们在宏观上选择徽州定居徽州看中的是徽州的山清水秀、环境宜人,他们在微观上选址卜居、筑屋建村时也还是讲究有山有水、寻求好山好水。
2.相地并蓄—人居观
在对于人居环境的营建中,“相地选址”首当其冲,风景园林在大的村落格局背景之下,形成了“山居十之八,水居十之二”的地域景观。
(1)山水意象下的枕山、环水、面屏
“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这种观点暗示出大地与居所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由此可见,在传统的理想居住地中,自然山水必不可少,是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枕山、环水、面屏”成为徽州聚落基本格局,如婺源延村、思溪村、汪口村。
(2)风水意象下的枕山、环水、面屏
风水观念中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格局就是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具体来说,建村选址必求背有主山、少祖山,山上要保持植被丰茂;左右有次峰或岗阜,有弯曲的溪流河水,水从村基前流过等等,一般而言,寻找这种理想格局并非易事,但地处群山密岭之中的徽州恰好可以提供选择,因此以“水”为主的风景风貌成为一大特色。例如:水口村落、水口园林、水口林、水口砂……等。
(3)三生视角下的枕山、环水、面屏
“风水宝地”和风水空间己演变为徽州人中一种不可侵犯的村落整体居民和宗族空间,对冒犯之人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例如,在最初每个村落选址时要参考风水中的所谓“龙脉”,在建村时不仅要觅到龙,还要“寻根认祖”。龙脉一旦确立,就时刻与生活在“龙穴”中的人息息相关。
3.徽道风物——风物观
徽州风景园林的显性符号纪念类 牌坊、古塔祭祀类 祠堂、书院居住类 民居教育类 书院、社学、私塾、义塾、书屋交通类 街(包括水街)、巷、桥、古道景观类 桥、亭、台、楼、阁、榭、雕刻、树、塔、牌坊店铺、戏(楼)台、水口园林风景类 河流、耕地、山林、水塘、水圳
五、徽州风景园林的传承与创新
在面对走向未来的徽州风景园林的实践和创新途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与古为新,与时俱进”。我们不再以单一的眼光审视这一个体的存在,而要树立起“风景观、人居观、国土观”等价值判断体系,从学科交叉的视野来看待未来的发展和所面对的问题。与古为新意味着我们需要有回归传统的视角和责任,明晰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要发现当下存在的问题,为徽州风景园林今后的发展指明道路。而与时俱进则强调“以人为本,共享发展”的价值观,生态筑基,城乡并举,相互协调绿色发展。美丽引领,形成多元共生的风景园林建设与保护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