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向南

2021-08-16彭艳秋

南风窗 2021年16期
关键词:南通上海

彭艳秋

“一代儒商”張謇造就了近代南通的一次惊世崛起,将不起眼的闭塞小县,建设成为在当时中国具有一流现代化水准的城市,将“唐家闸”这个弹丸小镇带入世界视野。在实业、教育理念传承下,南通,宛如江海明珠,随着时光的打磨,如今再一次闪耀出自己的光辉。

2020年,“上海第三机场”最终落子南通,加之通航近30年的南通兴东国际机场,南通正式迈向“双机场时代”;这一年,南通成功破万亿,正式成为长江以北第一个迈入“万亿GDP俱乐部”的地级市。

跨过长江

南通的又一次崛起,应为意料之中。

南通的经济总量曾在国内几百个城市中排十五名上下,彼时南通与苏州相差无几。1978年改革开放初始,南通市经济总量29.4亿元,苏州GDP约32亿元,仅高出南通2.6亿元。南通人文荟萃、区位优越、靠江沿海,但由于与上海和苏州之间有长江天堑阻隔,交通掣肘,改革开放以来,未能完全发挥这座城市的势能。

1984年,决定扩大包括南通在内的开放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决策为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南通由于乡镇企业发展起步较晚,江海汇流、水陆通衢在“铁公机”时代优势不再。而长江以南的苏南,其乡镇模式加之更为直接地受到上海辐射,快速发展。南通较苏南地区开始出现差距。到了1990年,苏州已经超过南通67.9亿元。2000年,苏州超出南通两倍还多。

万里长江的“龙头”,上海南通上下颚形成整体咬合力,更能充分发挥带动作用。2008年苏通大桥通车后,南通经济步入快车道。2011年,崇启大桥顺利通车。2020年7月,备受瞩目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正式建成,沪苏通铁路同步通车,南通与上海迎来高铁“强链接”,正式融入上海1.5小时都市圈。随着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宁启铁路、沪苏通公铁两用大桥、北沿江高铁、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新出海口等的规划、建设、运营,一点点将苏南上海和南通缝合起来。

地利的条件逐渐满足,人和呢?

2020年,新崇川区、海门区加盟,空间瓶颈突破,南通告别“小马拉大车”。海门撤市建区,有利于南通对接上海;而将规模偏小、空间有限的崇川区与港闸区合并,将在更大的范围内配置资源,驱动产业集聚与创新。南通市辖区“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形成:崇川区、通州区、海门区;下辖如东县以及如皋、启东、海安3个县级市。南通的县域经济发达,2019年,南通所有县(市)全部跻身“千亿俱乐部”。与苏州的“四只小老虎”相比,南通的小老虎体量上还有差距,却也颇有势头。

而“天时”于南通而言,是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多重战略机遇叠加,南通在长三角区域中的重要地位逐渐突显。

华东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终身教授曾刚对南风窗表示,“长三角虽已告别小团体阶段,进入了整体发展时期,但科创方面的城市差距越发扩大,通过创新联动提振一体化发展动能实为迫在眉睫”,“要从思想和制度层面进行创新,寻找区域共同需求和共同利益”。

从沪通两地的链接和联动能找到这一痕迹。重大项目的落子、建成,既反映出南通江苏“第四城”的硬实力,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大势所趋。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星期日工程师”参与指导南通乡镇企业壮大,上海生产及服务领域的南通人不计其数,生活在南通、盐城、连云港等长江以北城市的人们来到上海寻找机遇的越来越多,居住在上海的人也会在周末和节假日到周边城市短暂休假。

从过去的民间与自发,很多的单向道,到两地的功能对接、产业对接。除了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南通更看重上海的科技创新资源。更多以重点项目的方式承接上海科技人才资源外溢,同时带动产业能级、交通能力、城市品质等实现整体提升。

到了1990年,苏州已经超过南通67.9亿元。2000年,苏州超出南通两倍还多。

2018年南通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对接上海行动基于与嘉兴对比的优势分析。2019年南通又提出“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指出虽然经济总量位列全省第四,但均量还没有摆脱长期徘徊在全省平均、严重滞后于苏南的状况。要主动把自己放到苏南板块去定位、去谋划、去比拼,比总量、比均量、比质量。

为何南通的经济均量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要从南通过去的支柱性产业说起。

“建筑队”之乡?

产业而言,南通是“建筑之乡”“纺织之乡”。

建筑大师陶桂林的成就奠定了其在近代建筑业界宗师地位,也为启东建筑和南通“建筑之乡”奠定了基础。但解放前,南通建筑业还是基础贫弱,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独立的行业。随着派出队伍外出找活儿干,南通人一直以来重视技术的优势开始发挥出来,盖的房子又好又快,很快闯出了名气。大庆油田的施工项目让南通的建筑队伍多了“南通铁军”的称号。

改革开放,南通建筑彻底释放了活力。在支援国家和兄弟省市建设,推动南通现代化的进程中,南通的建筑业不断发展壮大,越战越强,名扬海内外。“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 南通上榜企业14家,只有中天科技集团和南通化工轻工股份两家不是房屋建筑业相关企业。从1988年获得第一个鲁班奖,南通人先后捧回100多个鲁班奖,获奖总数全国地级市第一。

从乡间泥瓦匠成长起来的南通建筑铁军,到如今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南通建筑铁军也在与时俱进。2020年南通建筑业总产值9742亿元,领跑全国。

而南通的纺织业,也是其最具识别度、标志性的支柱产业之一。自古以来,南通一带便“时闻机杼声,日出万丈布”。从中国现代棉纺织业的开拓者张謇,到被称为“针神”的刺绣名家沈寿,皆为时代烙下的印证。

而另外一个传统产业,与南通自身的资源禀赋相关。据江海之汇、扼南北之喉,南通集长江水道与黄金海岸于一身,具有先天的船舶海工产业发展条件。南通形成了海洋工程装备、高技術船舶、核心配套设备、研发服务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船舶、海工装备市场份额分别约占全国的1/10、1/4。

南通,传统产业的特色鲜明却看起来好像不够时尚。2020年,南通GDP达10036亿元,人多地大固为其因,却也是稳扎稳打之下的成果。

与此同时,传统的支柱型产业也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

调整与转型

南通制造业多为加工制造,产品中低端化。如纺织服装业,多为贴牌加工企业,品牌营销附加值低。纺织业形成了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但成本要素上涨,投资边际效应减弱,增长动力不足。虽然有罗莱、紫罗兰家纺等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但南通整体纺织业从数字化、智能化的角度,要做的工作依然不少。再如南通的集成电路制造业,研发附加值偏低。船舶海工增长速度也相对缓慢,过去在产值、税收和解决就业等方面长期贡献良多。近年来,由于受世界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南通传统优势主导产业的船舶海工产业发展有所波动。

此外,尽管拥有国内海缆市场份额始终保持第一的中天科技集团等企业,也有一些隐形冠军企业,但缺乏地标性的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对城市而言,既要有满天星星,也要有月亮,星月同行才能光辉熠熠。

另外,还有创新能力的短板需要补齐,南通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等关键指标低于江苏全省平均。2020年南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35.6%,低于全省平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列全省第6位、第5位。在“统考”中,这些指标与南通在全省的经济地位不匹配。

2020年南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35.6%,低于全省平均。

这继而引发另外一个问题。仅就从业人数而言,南通传统产业目前从事的人员为多,而这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足。收入较高、受到青年人青睐的行业,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领域,目前从业人数还较少。这使南通暂时难以与临近的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竞争年轻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加上南通长久以来历史因素下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产业优化、科技创新及吸引人才等方面依然面临不小的压力。

好在,南通在积极转型产业结构,也被认为是下一个“临沪高地”、希望之城。

单从宏观的三产结构来看有极大的改善,1952年南通三次产业结构为54.1∶14.0∶31.9,农业落后,工业、服务业发展滞后,整个经济总体上处于失衡状态。1979年三次产业结构为38.8∶40∶21.2形成了“二一三”格局,南通经济步入工业化阶段。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三二一”结构,服务业首次超过二产,标志着南通经济迈入后工业化阶段。南通工业主导产业有意识地逐步由传统轻纺船舶等产业转向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等领域,产业门类相对于过去,愈发丰富。

2016年,南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3+3+N”先进制造业体系,即以高端纺织、船舶海工、电子信息三大重点支柱产业,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三大重点新兴产业,以及符合产业发展导向、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的产业作为发展重点。科技创新是产业转型的不竭动力。中天科技从电缆线缆向光纤、预制棒转型,跻身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神马电力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远船务自行设计建造世界最先进的首座圆筒型超深水海洋钻探储油平台。

总之,南通的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努力不断。城市经济宏观架构的主动选择与变革,微观层面企业群体的创造力,再加上长三角一体化的宝贵发展机遇,南通充满了可能性。

猜你喜欢

南通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南通化肥综合进价继续上扬
我去上海参加“四大”啦
南通一月份化肥价格维持平稳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南通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