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

2021-08-16杨海山

中国市场 2021年19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体系民营企业风险管理

杨海山

[摘 要]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为了保證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需要从内部管理出发,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内部控制体系是民营企业优化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较明显,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民营企业管理层人员对内部控制管理的理解不全面,仍然坚持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缓慢,对企业的整体发展不利。文章对民营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针对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缺乏良好的基础条件、对风险管理重视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展开论述,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旨在加快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9.082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张,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民营企业应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优化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为企业开展各项经济活动夯实基础。就现阶段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现状而言,企业还需加大对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内部控制管理,以便于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得到顺利发挥。

1 民营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

民营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对自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提升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财务信息是民营企业管理层制定经营决策的基础条件之一,只有准确的财务信息才可保证经营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内部控制体系约束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各个关键岗位职责清晰,岗位之间相互制衡监督,且内部审计力度提升,通过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信息收集、数据处理分析等环节进行监督控制,可快速发现并解决问题,财务管理质量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自然随之提高[1]。第二,落实精细化管理,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中的关键要素,通过风险评估企业可快速发现各类经营风险,在内部控制目标的指导下,落实各项内部控制举措,深化内部控制管理,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将企业的各项资源分配至合适位置,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管理工作,防控经营风险,落实精细化管理。第三,提升企业的经营质量,民营企业通过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促进企业快速适应市场环境变化,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优质的内部控制体系覆盖企业所有的经营环节,从生产制造直至销售环节,各部门都需相互配合协作,增强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加快信息传递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质量。

2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缺乏良好的基础条件

部分民营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基础条件,导致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程缓慢,内部控制的作用难以全面发挥。首先,部分民营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往往根据经验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不全面,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管理人员未能深入理解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推进作用,从而导致其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不足,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受到较大的阻碍。其次,缺少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人才,民营企业在建设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内部现有的管理人才对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理解不到位,且自身能力不足以满足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需求,而且民营企业相较于国企和外企,人才引进难度稍高,内控人才短缺,阻碍企业建设内部控制体系[2]。再次,民营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不足,导致信息传递不畅通,部门协同作用无法发挥,影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最后,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控方式存在一定缺陷,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匹配,无法有效指导和约束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影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从而不利于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

2.2 对风险管理的重视不足

民营企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和经济实力与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相比,仍处于劣势,企业为了加快实现经营目标,在实际工作中的管理流程设置相对简单,导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承受的风险增加。部分民营企业重视实现经营目标,忽视风险管理,导致企业整体发展情况不理想,反而得不偿失。

2.3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不完善

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关键内容,通常情况下,针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一般分为自主评价和外部评价,自主评价由企业审计部门完成,外部评价主要依托外部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缺失,部分企业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但是内部审计工作职责不清晰,并且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支持不足,导致内部控制自主评价工作难以完成,内部控制缺少自主评价,内部控制体系在建设过程中也缺少严格的监督和考核,内部控制体系的整体建设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3 民营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措施

3.1 针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优化基础工作

民营企业在建设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基础工作,确保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良好的基础环境。首先,民营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应提高对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视,全面认识内部控制管理,加大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其次,培养并引进专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人才,高素质人才是保证内部控制体系顺利建设的关键之一,企业针对内部现有的内控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全面提升人才质量,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也应当面向市场吸引人才,为企业储备人才资源。再次,民营企业需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更新和完善,结合现阶段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市场经济环境变化,充实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加强制度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约束和管控。最后,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在建设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民营企业需提升内部控制信息化程度,在现有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其功能,对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而且民营企业也可利用ERP等信息系统优化内部控制管理流程,各部门可借助信息系统实现信息沟通和共享。企业根据人员岗位匹配系统权限,规范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有效提升内部控制质量。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体系民营企业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