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机制视角下异地搬迁农户生计资本研究

2021-08-16徐涵郭奕瑄白金秋吴明杰

中国市场 2021年19期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收入市场机制

徐涵 郭奕瑄 白金秋 吴明杰

[摘 要]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五个一批”中的重要手段——易地扶贫搬迁,在重塑农户生计资本、增加农户收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贵州省兴仁市“在水一方”安置点为研究对象,以市场机制角度为切入点,引入市场类型作为农户生计资本与收入之间的中间变量,剖析搬迁背景下,市场类型的变化(市场有和无的问题,市场完善不完善的问题)对配置农户生计资本的作用,最终基于市场机制角度提出解决办法,弥补兴仁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下存在的部分市场损失,以及市场优化等现实问题。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市场机制;生计资本;收入;农户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9.019

1 引言

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十三五”期间对162.5093万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这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搬迁群众的生存环境,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加快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兴仁市作为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的典型县级市,又以“在水一方”安置点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但其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仍存有困境。

“能否利用市场机制将农户现有的优势生计资本转变为可供农户长久生存的收入”“如何防止搬迁农户脱贫后再次返贫”等值得探讨。故文章以“在水一方”安置点为例,从市场机制视角探讨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资本优化配置。

2 文献综述

三峡库区的移民搬迁,是我国早期的异地搬迁工程。而现如今,移民搬迁已不再是简单的地理位置转移,更强调的是为了缓解贫困而实施的移民,即“易地扶贫搬迁”。这不仅是人口密集向城市聚集的人口流动,更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建构问题[1],它被置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体系框架中,对扶贫搬迁政策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等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搬迁政策发生重大变革:一是由政府引导到政府主导;二是搬迁机制转变为精准搬迁;三是培育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体系[2]。叶青、苏海[3]提出,解决异地扶贫搬迁的重点在于加强政策精准度,提高政府与移民的互动性,加强社会各界的交往与融合。汪磊、汪霞[4]则通过定量检验,提出生计资本对收入的促进作用。陈胜东[5]在其博士论文中分析赣南原中央苏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情况时,采用了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SLA)的农户家庭生计资本评价方式。

有学者对易地扶贫搬迁后农户的生活状况进行了研究。首先,搬迁农户的文化融合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搬迁农户与原住居民的交流和融合会影响安置区主流文化的形成[6],尤其少数民族迁入非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民族文化被逐渐同化甚至消失[7],同时,社会关系网络发生变化,在短期内家庭社会关系难以重构,这将导致与当地居民的矛盾[8]。同时搬迁农户对当前生活的排斥和失望,也会影响其个人满意度、适应度,对未来缺乏信心。搬迁后还会产生诸如后续产业发展滞后、资金不足、移民缺乏有效技能的负面效应[9],于是曹国庆、郑瑞强[10]提出了应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加强移民技能培训的观点。

有学者对易地扶贫搬迁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刘敬朝[11]认为,对于原居住地生存条件恶劣的偏远深山区,扶贫搬迁和小城镇建设是一条相辅相成的减贫之路。刘伟[12]把搬迁农户划分为三种类型,认为搬迁工作应有针对性。也有学者从易地扶贫搬迁的模式进行了研究。黄特军[13]提出了三个典型的搬迁模式,不同的模式要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目前我国搬迁工作以集中安置模式为主,不能满足农户的差异化意愿[14]。

关于农户的生计资本研究。有学者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角度提到,将农户的个人条件与国家制度安排共同归纳于一个体系,对于搬迁农户存在较大风险[15]。马赞甫、王永平[16]通过调研贵州十地移民安置点,指出搬迁促进移民生计资本存量和结构的改变。实际上,如果对搬迁农户进行征地,其搬迁前的自然资本显著大于搬迁后,而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则明显小于征地后的程度[17]。

根据当前国内外对易地扶贫搬迁的研究来看,尚未发现有从市场机制这一视角对易地扶贫搬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大部分相关研究都是以一个省或一个地级片区为对象,像文章这样从县域空间的角度展开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生计资本优化配置方面的研究还十分少见。基于上述分析,文章在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资本背景下,试图通过分析生计资本与农户收入之间的作用机理,引入市场这个中间变量,剖析发挥不同生计资本(自然、物质、人力、金融、社会)价值所需的市场类型,帮助农户从原有以土地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向以市场为主的可持续生计。

3 “在水一方”安置点基本情况及生计资本现状

“在水一方”安置点是兴仁县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该点地处东湖街道洛渭村,占地面积350亩,75栋安置楼,6个标段,155个单元。本次研究共发放150份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38份,有效收回率92%,生计资本不足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最重要的生计资本。然而,移民的人力资本状况并不理想,劳动力外出打工所得收入只够家庭成员的日常开销,资金原始累积较少。由于农户自身的个人能力有限和安置点周边工业园开发不足,农户在搬迁后无法在安置点周边获得稳定可观收入,在安置点房屋价值难以全面弥补农村宅基地损失的情况下,出现了规模性的返村潮。

3.2 社会资本

由于貴州各地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各有差异,移民在搬迁后的社会资本也会发生变化。搬迁后原来的社交结构被打破,人际交往的圈子也随之改变,与外村村民来往的机会也较少,关系也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而没有深入的交往,导致对安置地的认同感不强。

3.3 自然资本

自然资本水平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究其原因,搬迁移民受安置方式的影响较大。即无土安置移民的所有自然资本将收归国家或集体所有,而有土安置的移民因距离、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也会将部分自然资本提前归还国家或集体,从而导致搬迁移民的自然资本下降。

猜你喜欢

易地扶贫搬迁收入市场机制
以市场机制推动自愿减排 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信息化技术在扶贫工作中的应用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识别:多维贫困测度及分解
播州区易地扶贫搬迁“七个一”新模式的实践与启示
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本质
城镇化进程与农民收入、消费
计量经济模型下的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消费定量研究
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问题研究
嵌入分部相关性的内部资本市场机制设计
河北省涞源县易地扶贫搬迁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