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
2021-08-16陈文秀
[摘 要]文章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要义,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市场营销类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成功实施教学的关键在于正确审视教学信息技术、重塑课程结构、丰富考核体系、理性看待教学效果差异等,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构主义;翻转课堂;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21)02-0081-04
一、相关概念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Jean Piaget提出。他认为,知识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学习知识的两个途径是同化和顺应。同化指的是讲外界新知融入自己的原有认知体系,使其更加充实。顺应指的是外界信息超出原有认知范畴,通过理解、内化、重组、改造,将原有知识结构进行升级扩充,从而实现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吸收者,而是意义建构的主导者,教师拟定一个情境任务,学生自行组队、沟通讨论、通力合作,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合作研学的辅助者、答疑解惑的引导者;任务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在完成情景任务的实践过程中收获知识和成长。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将知识传授过程前置,学生课前通过观看视频学习理论知识;课堂上,教师针对知识重点、难点深入讲解,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协作探讨实现知识内化。翻转课堂旨在重塑课堂教学的真实意义,让师生回归思维碰撞和问题探讨,激发学生持续投入,实现深度学习。翻转课堂转变传统单向讲授的模式,个性化安排课前理论学习,探索新型教学服务供给方式。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市场营销类课程的教学中,探索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对翻转课堂的实践应用进行教学反思,旨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设计翻转课堂内容时,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翻转课堂的动力,让学生乐于投入其中,参与思考、讨论、求解的学习过程,是翻转课堂成功实践的突破口。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依托“学习通”智慧教学管理平台。“学习通”智慧教学系统是以“学习通”云平台为基础,搭载课程主页面、课程资料库、配套测验及考试等,支持网页端、移动端、教室端,通过“一平三端”满足现场教学场景、网络授课场景、移动学习场景等多重需求,涵盖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全周期管理平台。
(一)课前阶段:问题式学习,自主研学理论知识
问题式学习是基于巧妙的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在理论学习前,教师会抛出一个来源消费场景的问答题作为锚点,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再开启基础理论的自主学习。学生的回答情况作为老师了解学生认知基础的一个重要参照。理论知识部分和前述问答题息息相关,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同步拓展对问题的思辨维度和深度。得益于在线教育的发展和普及,教师能够依托数字化教学平台,广泛收集教学素材,获取多元的课程资源,如国家级精品课程,亦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录制微课程。学生完成既定的课程任务后,还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资源进行知识拓展和深度学习,以此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自主学习后进入在线题库,其中非主观题由系统自动批改并测算正确率,为教师课上讲解难点问题提供便利。
(二)课中阶段:任务式学习、成果展示与讨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不会通过直接灌输而获得,应该通过对问题的自主探索和发现掌握知识。根据课前学生问的答题情况,教师了解学生的思考方法后,对课前问题进行深度探讨和引申,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在探讨和思维碰撞过程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合作”和“会话”。教师根据课前的问题和核心知识点,扩展出相应模块的实践任务。任务式学习是以学生团队分组讨论、群策群力、完成任务、提供解决方案为核心。学生小组研究任务、拆解任务,成员认领子任务,围绕任务拓展研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撰写研究报告并在后续课程中讲演展示。其他组同学可以就任务成果进行提问,团队成员予以解答和进一步阐述。任务式学习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再次应用、解决相关问题。任务发布以后,老师作为引导者只负责答疑,不干涉和介入学生讨论和意义建构过程,让学生回归课堂的中心,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
(三)课后阶段:反思式学习,成果优化与学习评价
课后,学生的团队成果展示完毕,在接受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反馈后,继续以团队为单位优化解决方案,最终完成课程研讨报告。研讨报告要明列各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和个人贡献。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前自主研学阶段,通过线上教学平台的数据统计功能,获取学习者的学习进度等量化数据,教师能够掌握每位同学观看视频的情况;利用在线评测功能导入题库,设置章节测试,考察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进而开展精准教学服务。课中和课后评价,除了常规的考勤、课堂表现,主要考核学生在学习任务实施过程中的个人参与度、贡献度及学习能力,并结合最终的课程研讨报告,综合判断学生对所学营销主题知识的意义建构完成度。
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市场营销课程的应用实践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市场营销课程的适用性
市场营销类课程需要情境创建。市场营销的核心课程包括消费者行為学、品牌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营销策划等。该专业的学生应具备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意识。当今社会,企业所面临的营销环境不断变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偏好也在更新迭代,只有通过真实的或创设的行业情境,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营销管理者”的角色,灵活运用知识点,进行迁移与“意义建构”。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市场营销课程的应用
课前阶段:以客户关系管理课程第二章“客户的选择”为例,在课前设置思考题,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见闻,在线回答问题。通过学习通教学平台的“为什么要选择客户?”“选择客户的指导思想”两节微课程的知识讲授,学生学习了从企业角度如何看待客户。通过思考题的预设,加深学生对“客户”的认识,理解企业对客户的理性选择,增进学生原有知识体系的完善。
课中阶段:教师在课上对问题进行深度挖掘,提高思考深度。如“好客户和坏客户的界定标准是什么?是否因为角度的不同、立场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进而对知识重难点进行梳理和讲解,探讨“没有选择客户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后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组建团队(4~6人为宜)完成实践任务,即在教师预设的备选行业中选择一家企业作为调研对象。精心设置的主题模块具体包括客户关系的建立、客户关系的维系以及客户关系的挽留三大模块,各模块具体的实践任务和与课本关联的理论知识点如表1所示。学生深入企业了解实际营销情景,直面实际营销问题,通过实地走访、市场调研、企业访谈等方式了解企业所秉持的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和客户关系实施方法。基于真实情境的企业实践任务,需要学生通过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和内化,让学生升级原有的知识结构,实现在真实营销情境中的“意义建构”,并通过小组共创共建最终形成可行性较强的客户关系管理优化方案。在课程进展到相应的知识模块时,各组学生基于企业的实践调查结果和团队协作完成客户关系管理的实践项目汇报,在课堂进行PPT展示和演讲汇报。同时,针对企业在客户关系管理实践中的不足,提出小组研讨所得的改进建议。
课后阶段:客户关系管理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对营销理论的思辨和应用能力。因此,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考察主要融于课前阶段自主学习环节的在线题库,不再另设闭卷考试。考核方式和“翻转课堂”模式相对应。课前学习效果(20%)、课中学习表现(35%)、课后拓展效果(35%)、考勤(10%)。课前学习效果是通过“学习通”教学软件预置的在线题库自动生成章节测试,考察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课中学习表现包括课中问答、汇报表现和互动交流环节的表现。演讲汇报评分侧重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课后拓展效果是指学生完成课程实践任务后所撰写的课题研讨报告,报告内注明团队成员的个人贡献和实践总结。
四、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
从教学成果上来看,翻转课堂能够较好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在课上的研讨参与感强,对课程的满意度较高,同时也发现了翻转课堂模式与传统课堂的差异化,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建议从教学理念、课程结构、考核体系、教学效果等环节进行优化。
(一)理性审视教学理念,防止信息技术的异化现象
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和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缺乏信息化环境和信息技术手段,翻转课堂也就失去实现的前提。归根结底,信息技术有利于优化课堂效果和提升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面对面传授的不足,但过于夸大技术的智能化会让技术“反客为主”,容易模糊教育的本质。
(二)重新编排课程结构,提高翻转课堂适用性
相比传统的教学课堂,以微视频为重要学习方式的课前模块的教学时间较短,以15至20分钟为主,适合讲授结构简单、易于理解的知识点。但对于逻辑较为复杂、难懂的知识点,难以短时间单向讲授,需要结合情景模拟、互动讨论、分组辩论等方式深入讲解,这导致微视频播放的教学内容难以根据教材编排顺序依次进行。而应对课程框架进行重新编排,以知识点为核心拆解课程内容,凝练成简明、清晰的逻辑线条,确保学生能够自行完成线上理论知识学习。在课堂中再重点讲解学生的困惑点和知识难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构建多维全方位的学习效果考核体系
翻转课堂弱化单一知识点的考察,更看重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实践能力。因此,要转变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构建多层次的学习效果考核体系。教师可以运用“积分制”“荣誉勋章”等客户关系管理工具进行课堂管理,让枯燥的“教与学”变成学生“闯关、升级”的体验过程。一是在教学中建立积分激励制度。教师可以将学生平日的考勤、回答问题、小组讨论都设置相应的积分。学生的积分越高,平时成绩就越高,提高课堂互动参与感。二是设定“荣誉徽章”机制。教师根据学生表现情况设计不同的勋章作为虚拟身份的象征。例如,“聪明才智勋章”颁发给在课堂上发言积极、思辨能力强的学生,“专心致志勋章”颁发给坐前排认真听课的学生,“天天向上勋章”颁发给考勤全优、无迟到无请假的学生,学生获得勋章即可享受对应的权益。例如,“聪明才智勋章”的获得者可以在组建团队时优先选择团队成员。勋章的名称和内容也可以由学生讨论和投票来确定,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内驱力。
(四)客观看待翻转课堂模式的效果差异性
翻转课堂借助信息技术跨越时空局限为学生传递多元网络资源,与此同时,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控力有更高的要求。学生不再受限于物理空间,而是通过虚拟空间,经由平板、手机就能实现课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学习内驱力强的学生能够更自由地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能。但是,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能开启多个终端,将课程视频自行播放,知识测验靠网上检索,从而影响实际的学习效果。
五、总结
在市场营销专业课中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翻转课堂模式,加强了线上和线下、课上和课下的联系,在虚拟与现实中形成互联畅通的教学空间,激发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的创造性。要使翻转课堂得到切实可行的效果,作为教师应及时调整课程结构,丰富学习效果的考核体系,客观看待翻转课堂模式的效果差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非一成不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促学生真正地建构知识,实现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毛齐明,王利娟,代薇.高校翻转课堂的实践反思与超越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9(12):75-80.
[2]陈巍,陈国军,郁汉琪.建构主义理论的项目式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2):183-187.
[3]乔纳森·伯格曼,亚伦·萨姆斯.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互联网+时代,教育变革的最佳解决方案[M].韩成财,译.北京:北京青年出版社,2018:46.
[4]齐军.翻转课堂对教学空间的新建构:问题及应对[J].现代教育技术,2020(2):36-41.
[5]陳涛,巩阅瑄,蒲岳.探寻社会化意义:大学生在线教学交互及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基于334所高校在线教学的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2020(6):72-81.
[作者简介]陈文秀,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讲师,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在读博士,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现代物业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