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
2021-08-16贺雅丽
贺雅丽
[摘 要]近年来制造业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制造业要健康發展,全面预算管理很关键,只有增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通过设置专门预算管理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控制制度,构建网络化信息系统,从而提升制造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文章对制造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思想认识上的问题、组织机构的问题、制度建设的问题、信息化系统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方法,希望能促进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在实际经营中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网络化系统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1.057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制造企业不断地成熟和发展起来,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对制造企业经营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很多制造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全面预算控制考核制度,没有全面的预算管理支撑系统,因此制造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逐步地完善,才能让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1 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1.1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全面预算管理就是企业对未来某一期间内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预测和筹划,它是一个内部控制的管理工具,通过科学的方法合理配置企业各项资源,对企业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控制,对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和反馈,从而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1.2 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1.2.1 全方位
全面预算管理涵盖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业务管理、资金管理、人事管理等各个方面,全部经济管理活动均纳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1.2.2 全过程
全面预算管理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环节中,对各项环节的事前、事中、事后均要纳入预算管理过程。
1.2.3 全员参与
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各岗位、各级人员,需要所有人员共同参与完成预算编制和实施。
1.3 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1.3.1 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
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首先要有目标,根据目标制订计划,根据计划进行生产经营,这样就能很好地避免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及时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做好防范措施,降低企业日常经营风险。
1.3.2 促进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与配置
制造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使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项资源得到协调匹配,从而避免重局部、轻整体,或是重短期利益、忽略长期经济效益的情况发生。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相关的资源支持。企业资源配置过多,则意味着效率的浪费;而资源配置过少,又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动力。全面预算管理能使企业清晰认识到其整体资源的长处与短板,从而在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与执行环节中更好地进行资源的整合与匹配,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价值。
1.3.3 有利于企业建立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
预算是以数量化的方式来体现,其本身就具有可考核性,因而有利于根据预算标准来评定工作成效。企业对全面预算进行层层细分,使人人身上有目标、人人身上有考核,让每个员工都明确公司的战略导向,了解自己在企业的定位和承担的目标,进而形成一种绩效考评机制,激发每位员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促使企业目标的完成。
2 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制造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制造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度不够,主要是因为全面预算管理创造的是一种隐形利润,无法直接呈现,还有全面预算专业化的财务语言让很多人产生片面认识。
2.1.1 思想认识不够
目前,很多制造企业从上到下只重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都不太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了解和认识很欠缺,普遍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无法为企业创造眼前利润,还会增加企业管理成本,思想上有这种想法的企业工作人员就会对全面预算管理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和运行。
2.1.2 语言沟通不畅
预算最终是以财务报表的形式体现出来,非财务部门人员对表中的财务语言看不懂,自认为这些就都是财务的事,自己随便应付应付就行了,这种心理也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运行产生影响。
2.2 全面预算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2.2.1 预算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
目前,很多制造企业只是在预算编制初期设立一个预算管理委员会,当预算编制完成后,预算管理委员会自动解散,对后续预算的执行控制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形不成计划、执行、监控全过程闭环管理,起不到全面预算的监督控制作用,使全面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2.2.2 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全面预算管理人员不仅要懂财务,还要懂业务,但制造企业的现状是全面预算管理没有专门的预算机构,一般由财务人员兼任,财务人员对企业的整体业务了解得不太全面,导致编制全面预算过程中存在片面性。
2.3 缺乏全面预算控制监督报告制度
预算是预测出来的数据,与实际必然会产生差异,如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超预算或者预算外的特殊事项,如果没有一套严格的审批报告制度,会造成预算控制力度的减弱。
2.4 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备
目前大多数制造企业没有建设预算管理所必需的会计核算体系,预算系统与企业内部的其他信息系统集成度不高,信息无法共享,造成信息的滞后性,从而不能及时反馈经营过程中的问题,不利于企业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