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马诺维奇的新著《文化分析学》
2021-08-16孙锡莲
孙锡莲
2021年3月8日的《洛杉矶书评》网站上,刊载了戴夫·曼德尔针对列夫·马诺维奇2020年的新著《文化分析学》的书评,题为《为人文学者服务的数据挖掘》。
过去二十年间,诸多因素的结合,使得对于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成为可能;网速的提升和存储成本的暴跌,使得数据收集更为方便;且新的“大数据”——特殊的技术和算法,使得我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对海量信息进行消化和过滤。与此同时,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线上行为——购物、聊天、观看视频、分享文化产品——日益增多,由此產生的数据和语境性“元数据”也成为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重要素材。马洛维奇的新书《文化分析学》所针对的,正是大数据的这一积极面向,它尤其关注新的技艺和技术如何可以被用来增进我们对当下文化的理解。在马洛维奇看来,海量信息(比如社交媒体上每天都会出现上亿张图片)的出现,使得原有的那种针对某一文本或图片进行解读的研究方法不再适用,也因此,《文化分析》一书试图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面对突然涌现在我们面前的海量文化数据,描述出可对其进行收集、组织、分类和标识的方法;第二是探讨内嵌于旧有文化观看方式之中的偏见和缺陷,以完善文化数据的收集、组织、分类和标识进程。
曼德尔的疑虑在于,即使对于某些信息的收集可以促进人文认知,我们是否就可以因此忽视其可能对我们造成的连带伤害?比如,我们该如何看待大数据时代的“隐私”问题?众所周知,当下最为重要的大数据收集者,就是企业和公司,它们构成了如今“监控资本主义”的主力军;还有,即使当下的数据收集都是出于好意,谁又能保证二十年后情况依然如此?马洛维奇认为,对于人们行为和互动的系统观察、捕捉及分析并非新事,因为民族志、人类学、城市研究、体育、医药等领域早就已经如此行事。但曼德尔指出,19世纪的人类学家,与21世纪的谷歌、亚马逊之间,恐怕有着天壤之别;即使诸如“点赞”按钮之类的设定是出于提升用户体验的考虑,但事与愿违之处还是到处存在,比如,本来应该被用来保护我们的执法记录仪,如今正被用来进行面部识别。
因此在曼德尔看来,如果说该书意在成为大数据时代“文化分析”的教科书,那么它是成功的;但对于可能由此造成的数字全景敞视主义的前景,该书又似乎太过乐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