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念好“山字经”唱好“林果戏”

2021-08-16肖雄

绿色中国·B 2021年5期
关键词:贞丰县李子茶叶

肖雄

立夏后,走进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处处生机勃勃,绿树青山间,是错落有致的民居,一幅幅如世外桃源般的新农村美景尽收眼底。

近年来,贞丰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着力念好“山字经”,唱好“林果戏”,让群众从中受益,实现生态兴林、生态富民。数据显示,贞丰县国土总面积226.8万亩,全县森林面积达124.9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6年的42.87%提升到了2020年的55.09%。

时下,走进贞丰县白层镇平袍村,挂满枝头的四月李像一颗颗“绿宝石”缀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今年,由于气候等原因,这里的四月李较往年早了15天上市,当地村民抢抓时节采摘供应市场。

“我们这气候比较好,李子成熟比较早,今天外地老板来收购是4块钱一斤,我今天摘得600多斤,卖得2000多块钱,我觉得种李子这个收入比较可观的。”种植大户向忠乾从2015年开始承包荒山栽李子,到现在已经有6年时间,四月李的发展不仅让荒山变绿了,还为他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贞丰县的四月李上市早,果鲜味好的特点在省内外水果市场小有名气,来自四川的客商付开军到贞丰收购四月李已经有6年时间。今年他也不例外,早早来到了平袍村。

“我来贞丰收李子有五六年了,从来没有发现这个比其他地方早15天左右的李子,白层这个地方今年第一年来,通过梁支书微信、电话联系,然后我们来到这个地方,这个李子主要的特点骨肉分离、新鲜、上市早,深受沿海一带、北上广一些消费者喜爱。”付开军说。

据贞丰县白层镇平袍村支书梁启松介绍,近年来,平袍村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把荒山变金山,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四月李种植,四月李已成为平袍村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我们村从2014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因地制宜大规模种植四月李,把荒山种上李子,目前,全村种植面积3000多亩,挂果1500多亩,年产量300多万斤,按市场均价两元一斤计算,年产值可达600多万。”梁启松说。

而平袍村仅是贞丰县发展李子产业的一个缩影。

贞丰县四月李种植面积已超过23万亩,可挂果面积达到10万亩,覆盖贞丰县白层镇、珉谷街道、沙坪镇、连环乡、鲁贡镇等乡镇(街道),全县生态和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据介绍,发展“经果林产业”是贞丰社会、经济、生态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四月李,就是贞丰县对全县的经果林种质资源深入进行调查,筛选出的本地特色品种,一步步发展壮大的。

貞丰县着重林果产业文化建设,强化林业产业建设基础,实现林业产业发展健康化。每逢3月李花开放季节,贞丰县“李花雪海”成了一大景观,在2015-2018年间,贞丰县在永丰长安、白层暗定、平街顶岸成功举办了“李花节”“李子节”,周边县市都组团参加,使“四月李”产业及文化得到迅速传播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四月李的产业文化。

与此同时,贞丰县在产业园区建立了“四月李”冷链、交易平台和电商平台,打通了李子产业的销售渠道,使“四月李”产业逐步走向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

“我家种的茶叶有9亩地,采春茶可以卖到2万多块钱,把春茶采了之后又来修剪,又来采夏茶和秋茶,一年采茶的总收入应该有4万多块钱。”贞丰县小屯镇木桑村村民刘朝凤是本地的种茶大户,她说,茶树是村里人的“摇钱树”。

在贞丰县小屯镇木桑村,茶树布满山坡,风吹过,茶叶随风摇曳,映绿了整个山头。每到春茶采收之际,茶山处处可见采茶人。

近年来,小屯镇围绕产业发展“八要素”,依托茶叶发展作为全镇主导农业产业,致力于在扩大种植规模、加强茶园管理、提高茶叶品质、培育龙头企业、打造茶叶品牌上下功夫。

“小屯镇国土面积87.3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52%,近年来,小屯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因地制宜发展茶叶种植,种植面积达4.5万亩,可采摘产生效益3.2万亩,茶品种有龙井43号、大白茶、乌牛早、金观英、福鼎白茶等,茶叶种植已覆盖小屯镇11个村(社区)。”贞丰县小屯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卢府说,今年,小屯镇茶山荣获“贵州十佳最美茶山”荣誉称号,“产业强镇”目标进一步凸显。

据介绍,为使小屯茶从量到质的转变,进一步提升茶叶质量,2018年,小屯镇引进茶叶龙头企业贵州省盘江红茶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由公司牵头,从茶叶种植、管护、采摘及加工等对茶农进行全面培训,从源头提升小屯茶叶产业质量;2019年,在宁波东西部协作的资金支持下,在仁朝村关兴公路旁新建1800平方米配套全自动红茶生产线、直条茶生产线及高端色选机等设施设备的厂房,并打造小屯“盘江红”茶叶品牌,结束了小屯没有茶叶品牌的历史。

而在贞丰县长田镇,茶产业也是该镇主要产业之一。

具有悠久茶叶种植历史的长田镇,建有七三茶场、普子茶场、黑石茶场。近年来,长田镇因地制宜再次加大力度发展茶叶产业,通过不断实践探索,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进茶叶产业发展,全力构建以茶叶产业为引领的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已发展茶叶面积2.3万亩,可采摘茶地13000亩,茶农4000余户。

同时,长田镇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建成黔西南州首个贸易与服务为一体的“甬黔茶叶交易市场”,搭建茶叶交易平台,整合贞丰县周边乡镇、县市茶叶资源,拓宽了当地百姓的销售渠道。

“目前长田镇以茶叶为主体,通过市场的建立让我们的茶叶小户变大户,让茶叶大户变加工户,让加工户变成茶叶经纪人,推动全镇茶叶又好又快发展。”长田镇人大主席王登灿说,茶产业的发展不仅让长田的生态变得更好,茶叶也成为了当地茶农的致富“宝”。

据了解,截至目前,贞丰县茶叶种植规模达到8.7万亩,茶产业已成为贞丰县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我家大概有10多亩板栗,价格在3元一斤左右,栽板栗不仅保护了水土环境,还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连环乡巧岩村孔绕组村民余东迷说,连环乡板栗因口感较好,一直都受到消费者青睐,成为群众增收致富又一特色产业,同时板栗林的绿化效果也日益突显。

而在连环乡,不仅仅只有“板栗”一棵树。近年来,连环乡结合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地特征,和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发展绿色产业助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目前我们种植砂仁1.6万多亩、种植李子2万亩、板栗1.2万亩、种植生姜有1万亩、枇杷3000亩、粽子叶3000亩的规模,长短结合,突破产业单一的限制,实现山山有林、村村有产、季季丰收、户户小康的这样一个连环模式。”据连环乡党委书记黄刚介绍,该乡当前森林覆盖率达到68.78%,真正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赢。

不管是四月李、茶叶还是花椒等,贞丰县林业始终以生态林业、民生林業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壮大第一产业,着力打造和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抢抓党中央大力实施生态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结合贞丰独特的地理、海拔、气候等条件,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群众”方式,引进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发展产业。

贞丰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秀伦介绍,依据贞丰县自然气候条件以及新一轮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国家及省州重点扶持项目指南,重点抓好花椒、四月李、无患子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规模化种植,结合各项生态建设工程,着力打造全县花椒、四月李、无患子产业基地。

贞丰县坚持“长中短结合,以中短养长”,大力推广林菌、林药、林禽、林花等林下经济,充分开发林下资源,抢抓林地占补平衡契机,贞丰县向上争取资金100万元,在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鲁容乡开展盘活“三块地”(宅基地、承包地、山林地)试点示范,实施林地占补平衡面积500亩,采取第三方进行造林的方式,后期由公司统一管护,农户参与分红,盘活土地、解决就业、增加收入。

“近年来,贞丰县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大力发展花椒、特色精品水果等林业产业,群众通过林果收益、土地流转和劳务等多渠道持续增收,实现生态保护与生态富民双推进、双丰收。”杨秀伦说,“绿色”,始终是贞丰的发展底色。

猜你喜欢

贞丰县李子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一次难忘的生日
秋天
李子有多少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奔跑吧!李子柒
贞丰县花椒产业发展的优势、困难及其对策探究
香喷喷的茶叶
贞丰县举行2015年“祖国好·家乡美”主题系列活动启动大会
贞丰县组织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