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六月,带你玩转写作手法之“欲扬先抑”
2021-08-16文矫明
文 矫明
又到了“百般红紫斗芳菲”的六月,转眼间也要迎来期末考试了。可一提起期末考试要临场写作,同学们便开始紧张不已。不用忐忑,也莫要慌张,今天矫老师就来“江湖救急”,给大家分享一种常用而又简单的写作手法——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中的“扬”是抬高,褒扬;“抑”是按下,贬低。具体来说,就是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这种写作手法的好处就是可以避免平铺直叙带来的无趣与乏味,从而使文章形成波澜起伏之势,情节曲折动人,但是要注意“抑”的目的在于“扬”,“抑”下去是为了“扬”得更高,所以“抑”在文章中所占比例要小于“扬”,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虽然有些人相貌长得很普通甚至还有些丑陋,但是内在却很美,具有高尚的品质,高贵的灵魂,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啦!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那个既聋又哑的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就是典型的代表。
同样,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中也运用了此种写作手法,主要是赞扬鲁迅先生的这位无民族偏见,正直、无私,治学严谨,热情诚恳,生活俭朴的老师。但是文中起初对这位可敬的老师却是這样描述的:“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这段略带“否定与嘲讽”的描写,难道真的是为批评藤野先生穿着邋遢(lā tɑ)吗?其实不然,这样来写实际上是为了下文突出他身上可贵的精神做铺垫,就是一个看起来如此不拘小节而又普通的人,身上却有无限光芒,汇聚着一般人所没有的高尚品格。
《白杨礼赞》中有一段精彩描写正是该手法的体现。“它没有婆娑(suō)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qiú)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作者想要赞美白杨树,没有开门见山直抒胸臆(yì),而是采用了这种迂回的方式,反而更让读者记忆深刻。
这个常用而又简单的写作手法你学会了吗?如果已经心领神会,那就赶快用起来吧!如果在这个芳菲的六月,每一位同学都能不再惧怕写作,并将矫老师所讲过的写作技巧全都玩转起来,面对期末考试的挑战,大家定能“一遇风云便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