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浪地球》:1秒钟的灵感怎样变长到2个小时?

2021-08-16小酷哥哥

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流浪地球木星太阳系

小酷哥哥

《流浪地球》讲述的是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面对绝境,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

如果“流浪地球”计划很成功,很顺利,那这部电影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一部电影也好,一部小说也罢,要想打动人,首先是故事,而故事离不开“麻烦”。

刚开始,《流浪地球》电影里的“麻烦”是:地球经过木星,由于木星引力影响,三分之一的地球发动机关闭,这使得地球的飞行航道发生了偏移。如果不重新启动发动机,地球很可能就会与木星发生碰撞,那时候,整个地球都将毁灭。王磊队长带领的队伍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麻烦”。他们的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将火石运往杭州发动机站。结果,这个目标并没有实现。就在大家灰心丧气的时候,第二个目标出现了——将火石送往赤道附近的苏拉威西发动机站,可是中途,苏拉威西发动机站已经重新启动。

这时候,电影的时间才过了一半,没有了目标,那故事该怎么往下发展?不用急!故事的本质是“麻烦”,一个小“麻烦”解决了,那就制造一个大“麻烦”;一个大“麻烦”解决了,那就制造一个更大的“麻烦”。

大家以为可以安心地返回家中时,本部电影里最大的“麻烦”出现了——发动机已经全部启动,但由于木星的引力作用增强,地球和木星即将相撞。观众的心情再次紧张起来,体内荷尔蒙飙(biāo)升——难道地球人就这样坐以待毙?

就在这关键时刻,扭转整个故事的一句话从天而降——“木星中的大气氢含量高达90%”,这句话来自于电影开篇时,刘启[绰(chuò)号:户口]他爹刘培强与他的一段对话。

别小看这句话哟,电影在开篇埋下的伏笔,极大可能会在后面的故事情节中发挥作用。没错,这句话成了电影后半段的导火索。

既然木星有氢气,那地球的氧气跟氢气一互撞,再加一把火,木星就会被点燃。木星一旦被点燃,就会出现冲击波。冲击波足以将地球推出木星的引力!

点燃木星,成了整个故事后半段的目标!看来地球还有救,完全不用担心,观众们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下来。

注意:故事要讲究一波三折!

点燃木星是目标,但实现这个目标,可不能一帆风顺。不然,观众们的情绪高潮点不能被点燃!看电影(或者读故事),其实就是在让自己的情绪被点燃,被疏导!即紧张—舒适—再次紧张—再次舒适—最后一次紧张—最后一次舒适。

喏(nuò),地球发动机改为火焰发射口,一团炽热的火焰嗖地射向木星,观众们在心里默默地倒数:8000公里,7000公里,6000公里……木星要被点燃啦!可是,抱歉!还差5000公里——这项计划失败!

观众的心情再一次紧张起来:难道地球真的要毁灭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地球即将彻底完蛋的时候,刘培强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驾驶太空船驶向木星。太空船里携带了30万吨燃料,一旦发生爆炸,正好可以填补最后的5000公里。

这样,就可以实现“流浪地球”计划最后一个大的目标:点燃木星。这个大目标是在“逃离太阳系”的总目标之下的,实现了“点燃木星”这个目标,其实也就是实现了“逃离太阳系”的目标。

故事的最后,木星被点燃,地球被拯救——“麻烦”解决,目标实现。一波平了,一波起;一波又平了,一波又起;直到最后,所有的風浪都被平息。

学以致用小课堂

我们可以跟家长或同学口述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先不论故事逻辑顺不顺,只要能给他们“紧张—舒适—再紧张—再舒适”的情绪,就说明你掌握了一波三折的写作技巧。之后,我们再考虑如何让故事逻辑通顺,语言干净明快。

猜你喜欢

流浪地球木星太阳系
飞向木星
五彩斑斓的木星
在太阳系游山玩水
太阳系的今天
勇闯太阳系
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银幕
刘慈欣《流浪地球》让外媒期待
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首发概念短片
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