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男若渴”岂能“降格以求”
2021-08-16曹灿辉
曹灿辉
近日,有網友反映湖南某市高新区在教师招聘时对同一岗位分性别录取。在这种情况下,有的男性应聘者仅考取4分就进入了复审。5月26日,该地教育行政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对同一岗位男女分开招聘是因为目前小学教育中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而部分学生不够阳刚,阴柔之气过重,提升男性教师比例有助于改善这一情况。(5月27日 《中国小康网》)
的确,在小学教师群体中,男少女多、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现象很普遍。不过,提升男教师比例就一定能提升学生的阳刚之气吗?我看未必。不否认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与男教师有关联,但不能说有了男教师就等同于学生就能阳刚起来。学生是否阳刚,涉及社会、家庭及其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一话题需另外探讨。
当前,参加教师招聘的人员女性占多数,男性确实很少。很多时候,女性在教师招聘的笔试、面试方面,相对男性来说具备一些优势,结果是被录取的男教师更少。这么看来,新闻中提到的某市高新区教师招聘,让男性仅考取4分就进入复审的做法,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无奈之举,其维护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出发点是好的。
可是,出发点是好的并不代表这样做没有问题。让男性仅考取4分就进入复审,这种过分降低招聘门槛的做法不可取。同样的岗位,同一张试卷,将男女考生区别对待,显然涉嫌性别歧视,有违公平竞争原则,是对招考规则的破坏。有关部门早有明文规定,除了国家法定(行业规定)的特殊职业外,其他职业招聘都不得差异化提高某类性别的录用标准,违者将依法查处。
况且,该招聘中的男性应聘者仅考了4分,如此知识水平实在让人大跌眼镜。这样的应聘者如果真的当了教师,能否胜任教师工作真是一个问题,让人不得不提出“误人子弟”的质疑,显然不能让家长和社会放心。
教师招聘“求男若渴”不能“降格以求”。破解教师队伍尤其是小学教师队伍男女教师比例失调问题,还需多管齐下,找准发力点。一方面,要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例如加大师范教育力度,打破“男生要闯,别当教师”的刻板观念,相应提高免费师范生的男性招生比例,鼓励更多男生报读师范专业。另一方面,还得从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方面着手,在社会地位、工资待遇等方面赋予男教师更多的底气,以此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男性从事教育工作。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