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环境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思考

2021-08-15马秀娟代旭红乔娜

中国环保产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年收入营业山西省

马秀娟,代旭红,乔娜

(山西省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中心,太原 030002)

近年来,环保产业蓬勃发展,环境服务业迅速崛起,特别是生态环境保护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不断加强,进一步催生了环境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并成为环保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1~3]。2018 年以来,山西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环境服务业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环境服务业发展政策的不断推出,山西省不少实力强大、资金雄厚的国有控股环保企业、上市环保企业均完成了服务领域和业务范围的延伸以及规模的扩大。

本文通过统计调查获取环境服务从业企业、行政、事业法人单位主要财务数据,以此了解山西省环境服务业发展状况,为各级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数据。

1 山西省环境服务业发展状况

1.1 整体发展状况

1.1.1 从业单位、从业人员及年收入组成

2018 年,山西省统计范围内环境服务业从业法人单位294 家,比2017 年增长53.13%;期末从业人数10 473 人,比2017 年增加25.16%,行业规模有扩大趋势;年收入约48.85 亿元,比2017 年增长88.39%,收入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见表1、图1)。

图1 2017~2018 年山西省环境服务业发展简况

表1 2017~2018 年山西省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调查结果

1.1.2 行业企业规模构成

2018 年,山西省环境服务业从业企业151 家,各类规模企业数量基本情况见表2。

表2 2018 年山西省环境服务业各类规模企业主要情况

从统计结果看,2018 年,大型企业1 家,占从业企业总数的0.66%;中型企业20 家,占从业企业总数的13.25%;小型企业49 家,占从业企业总数的32.45%;微型企业81 家,占从业企业总数的53.64%(见图2)。可看出,2018 年山西省环境服务业仍以小微型规模经济单位为主体。

图2 2018 年山西省环境服务业各类规模企业占比情况

1.1.3 企业营业利润情况

2018 年山西省环境服务业从业企业(以执行的会计制度划分)共计151 家,比2017 年增长49.50%;营业收入为31.99 亿元,比2017 年增长53.28%;营业成本为23.67 亿元,比2017 年增长67.87%;营业利润2.37 亿元,比2017 年增长49.06%;营业利润率为7.41%,较2017 年降低了约0.21 个百分点(见图3)。企业业绩上升明显,营业利润水平上扬,行业营业利润率小幅下降。

图3 2017~2018 年山西省环境服务业从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数据比较

2017~2018 年,山西省环境服务业从业企业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数据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2017~2018 年环境服务业从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数据

1.2 行业领域分布

1.2.1 三大领域从业单位情况

2017~2018 年山西省环境服务业三大领域从业单位基本情况见表4。

表4 2017~2018 年山西省环境服务业各领域情况

如图4 所示,2018 年,环境与生态监测检测领域的从业单位数量、从业人员数量及营业收入最多,分别占比50.34%、48.10%和53.06%;其次是环境治理业领域,分别占比35.71%、30.69%和27.49%;自然生态保护领域占比最少,分别占比13.95%、21.22%和19.45%。

图4 2018 年山西省环境服务业各领域从业单位数量、人员数量及营业收入占比

如图5 所示,与2017 年相比,2018 年环境与生态监测检测领域的从业单位数量增长了21.31%,从业人员数量下降了2.00%;环境治理业领域的从业单位数量增长了110%,从业人员数量增长了77.18%;自然生态保护领域从业单位数量增长了105%,从业人员数量增长了57.14%。

图5 2017~2018 年山西省环境服务业各领域从业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数量比较

研究发现,三大行业领域中,尽管环境与生态监测检测领域从业单位数量占比最多,但年增幅仅略大于20%;环境治理业领域年增幅达到了100%以上,表现出越来越受青睐的现象。

如图6 所示,从从业单位年营业收入看,环境与生态监测检测领域最高,2018 年营业收入达25.92 亿元,超过环境服务业收入总额的1/2,比2017 年增长57.76%;其次是环境治理业领域,2018 年营业收入为13.43 亿元,比上一年增长94.64%;自然生态保护领域营业收入最低,为9.50 亿元,比2017 年增长265.77%。

图6 2017~2018 年山西省环境服务业各领域从业单位营业收入比较

1.2.2 行业细分领域中企业营业收入情况

2018 年,环境保护监测、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治理及危险废物治理等五大细分领域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营业利润情况见表5、图7。

表5 2018 年环境服务业企业各细分领域收入情况

图7 2018 年环境服务业细分领域企业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情况

从营业收入情况看,环境保护监测在细分领域中营业收入最高,达20.63 亿元,占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64.49%;其次是水污染治理,营业收入为5.19 亿元,占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16.22%;大气污染治理营业收入最低,为0.74 亿元,仅占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2.31%。

从营业成本情况看,环境保护监测在细分领域中营业成本最高,达15.39 亿元,占企业营业成本总额的65.02%;其次是水污染治理,营业成本为3.99 亿元,占企业营业成本总额的16.86%;大气污染治理营业成本最低,为0.60 亿元,仅占企业营业成本总额的2.53%。

从营业利润情况看,环境保护监测在细分领域中营业利润最高,达1.91 亿元,占企业营业利润总额的80.52%;其次是固体废物治理,营业利润为0.50 亿元,占企业营业利润总额的21.27%;水污染治理营业利润最低,为0.004 7 亿元,仅占企业营业利润总额的0.20%。

1.3 区域分布状况

2017~2018 年山西省各地环境服务业从业单位数量分布及年收入情况见表6、图8。

表6 2017~2018 年山西省各地环境服务业从业单位情况

图8 2018 年山西省各地环境服务业从业单位数量情况

从从业单位数量上看,2018 年环境服务业从业单位太原市最多,为76 家,稳居首位,占比25.85%;位列二至四位的分别是晋中市、晋城市、运城市,上述三市从业单位数量合计为90 家,占比30.61%。从从业单位年收入情况看,太原市最高,达33.39 亿元,占比68.35%;位列二至四位的分别是大同市、阳泉市、长治市,上述三市从业单位年收入合计为8.16 亿元,占比16.70%。

从环境服务业年收入情况看,2018 年太原市、大同市位列前二,贡献了山西省环境服务业年收入的75.15%。太原市、大同市得益于其地缘优势、合理的产业结构、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强的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等,进一步拉大了与其他地市的收入差距。

如图9 所示,与2017 年相比,2018 年山西省各地环境服务业从业单位无论是单位数量还是年收入情况,都有增长趋势。从各地从业单位数量上看,相较2017 年,2018 年临汾市从业单位数量有所减少(下降了40%),忻州市从业单位数量无变化,除此之外,其他9 个市从业单位数量都有所增长,其中运城市从业单位数量增长最多,增长了237.50%。

图9 2017~2018 年山西省各地环境服务业从业单位数量比较

如图10 所示,从各地从业单位年收入情况看,相较2017 年,2018 年除忻州市、朔州市、临汾市从业单位年收入有所下降(分别下降了36.36%、10.13%、8.00%),其他8 市从业单位年收入都有所增长,其中运城市从业单位年收入增长最多,增长了442.86%。

图10 2017~2018 年山西省各地环境服务业年收入比较

2 山西省环境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从事环境服务业企业规模集中度偏低

2018 年,山西省环境服务业企业从业单位以小微型规模经济企业为主,大、中型规模企业只占从业单位总数的13.91%,尤其是大型规模企业,仅占从业单位总数的0.66%,比重不足1%,缺乏真正的龙头企业。企业过度分散制约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2.2 自然生态保护领域发展相对滞后

2018 年,山西省自然生态保护领域的从业单位数量、从业人员数量、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13.95%、21.22%和19.45%,均低于环境与生态监测检测和环境治理业领域,发展相对滞后。

2.3 区域发展差距过大,影响环境服务业整体发展进程

2018 年,山西省太原市环境服务业从业单位的年收入占全省环境服务业年收入的68.35%,其他地区如吕梁市、忻州市等环境服务业收入相对薄弱,还没有形成规模。太原市作为省会城市,得益于其地缘优势、合理的产业结构、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强的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等,进一步拉大了与其他地市的差距。

2.4 经营成本高,对增量资金吸引力不足

2018 年,山西省环境服务业从业企业的年营业成本高达23.67 亿元,远远高于营业利润(2.37 亿元),晋中市、运城市、忻州市的从业单位企业营业利润甚至出现负值。企业经营成本高,难以吸引增量资金注入,无法保障环境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推动山西省环境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3.1 加强政府导向作用,实现发展提速

把握环境服务业发展走势,重视政策传导,凝聚政府引导与统筹力量,强化各部门推动行业发展的责任[4]。通过建立、完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提升引导效力,创新管理模式等,积极推动环境服务业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服务作用,促成环境服务业快速发展。

3.2 正视区域发展特点,精准实施政策

合理设置环境服务业扶持和优惠政策的延续时间,精准实施定向调控,把握平衡点,落实政策承诺,确保环境服务业发展迟缓地区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并可依靠政策的倾斜,增强内生动力,催化当地环境服务业领域潜在市场向现实市场过渡,挖掘经济欠发达地区环境服务业发展的后发优势[5]。

3.3 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科技创新

充分利用地方扶持优惠政策,加速环境服务业从业单位优势资源整合,鼓励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高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提高山西省环境服务业标准化水平,积极打造山西省环境服务业龙头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环境服务业市场化升级[6]。

3.4 解决资金来源,注重投资效益

有效利用财政补贴、低息贷款、技术创新等奖励制度,加大经济杠杆对环境服务业发展的调节力度,刺激、引导和鼓励社会各方面扩大对环境服务业的资金、技术投入,吸引不同类型的单位成为环境服务业的利益相关方,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有机融合,实现投资综合效益递增,提高环境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7]。

猜你喜欢

年收入营业山西省
“太空旅馆”营业中
No.3 海底捞预计2021年最高亏损45亿元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年收入3000万美元的玩具网红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最难成为1%人群的美国州
陕西省属国企营业收入位列全国前三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